"金鵝扇掩吐玉珠,文杏梁高當簌簌。"從詩經到唐詩、宋詞、元曲,中國的文學創作無一不是在音樂的融合下愈發彰顯出其獨特的魅力。"口耳相傳的文學流傳形式使我們的文字在傳情達意之際,更具有珠玉在側的韻律美。"然而,在基礎教育過程中,過分注重讀寫能力的培養使漢語這一重要特質逐漸消逝。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同時也指出中小學階段"口語交際"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具有日??谡Z交際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由此可見,口語交際教學仍然離不開聽說能力的訓練,但單純割裂聽說也并不是明智之舉,聽說之間的綜合教學、聽說教學與孕情煉字等綜合能力培養之間的訓練在口語交際教學中尤為重要。
一、聽文以孕情
在常規教學中,對"聽"的單項訓練往往關注的是一些實用技能的掌握,如辨別以不同語調、語速表達的語句含義,聆聽句子或短文后,掌握其主要內容等。事實上,言由心生,文字所傳遞的是人的感情,我在對學生進行聽的訓練時,利用班級教室環境布置上的實用性與個性化,在形式上盡量做到因人而宜,因課而宜,因內容而宜,靈活多變,通過架設一定的氛圍情境,促使學生聽出意蘊,積累情感。
在老教材中,《夏感》曾是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自讀課文,文章因景而感,因感而贊。預習時,我要求學生以"夏"為主題用文字裝飾教室,學生找來了庾信的"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秦觀的"芳菲歇去何須恨,夏木陰陰正可人"等詩句,甚至有學生別出心裁,根據課文內容,單用一個黃色的"夏"字貼于黑板上,以契合文本中"夏是金黃色的"這樣的語句。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已經累積了對于"夏"的一些情感體驗,營造了夏日"熱烈"的氣氛,而我在教授課文時,進行了有感情的范讀,指導學生閉目而聽,并要求聽出作者的感情色彩,這樣學生很快就把握到了梁衡在字里行間展現出的情感梯度,品味出作者筆下"收獲之已有而希望還未盡"的贊美之情。
"對于學生來說,在自我創設學習氣氛后,通過"聽"與作者產生這樣的共鳴,使文本學習不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接受過程,而變成了一個體驗過程。"聽文以孕情,讓靈魂變得愈加豐滿。
二、說文以煉字
完整復述文章或故事的內容是最常見的"說"的訓練,但是在教學實踐中,這樣的單項訓練往往由于脫離現實的應用情景,并不是最理想的教學方法,但無論怎樣改變教學模式,對待復述環節,大多數學生依然進行的是記憶的強化訓練。我在思考實踐后發現,小組合作模式理論上是非常合適學生"說"的訓練的,當其運用在與學生實際生活密不可分的作文教學上,對語句的通順及文章的煉字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通字順是對作文語言最基本的要求,然而學生作文中病句不斷,更不用說煉字鍛句了。在七年級上冊的每次作文課上,我都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文題,說片段。小組成員通力合作,說通順,說生動,說形象,說悅耳,進行組與組之間的競賽。在一次說"春景"的過程中,學生充分調動了自己的詞語儲備,對"楊柳枝上長出了綠芽"進行了反復錘煉,先后使用了"溢""畫""鉆""頂""爆"等詞,最后小組共同敲定為"楊柳枝上爆出了綠芽"以表現春天帶來的勃勃生機。而在另一次說"夜"的作文課上,學生又一次通過"說"激發了描繪"月亮"的靈感,用"一抹殘月"勾畫出一絲略帶傷感的夜韻圖。
通過這樣的訓練,病句、語言重復等現象有了大大的好轉,每個學生在作文時,都能夠自覺地關注語言的通順。同時,說文以煉字,學生作文語言也愈發靈動,這是一個更大的驚喜。
三、聽說綜合,注重規范
"綜合教學法訓練,因其正符合現實中的說話情形,更受人們重視,也一直是較受師生歡迎的教學法。"聽的對象包括教師的講解、朗讀,媒體的錄音和錄像資料以及同學的說話和報告等。在聆聽之前,教師要交代聽的目的和要求,學生在聆聽后則按要求進行說的活動。這樣,學生就可以繼續在聆聽同學的報告或表演中訓練"真正"的聆聽能力,又接著做出口頭的評述。這種循環不息的訓練方法,是十分值得采納的。
在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中,楊絳《老王》這篇小說中蘊含了"我"對老王極其復雜的情感,同情、感激、愧疚……這些感情的融合,讓我們懂得:辛勞、蒼涼的人生也可以泛起溫情的波瀾。課堂上,我先提出要求,請一位同學聽讀課文后說說老王是個怎樣的人,其他同學就其回答提出自己新的問題并指定同學作答,然后飽含深情地朗讀這篇美文。提出"老王的善良表現在哪里?""老王之所以會這樣善待'我',是因為'我'也是一個--?""作者一家人的善良表現在哪里?"這一系列問題,抽絲剝繭,對這篇文章的主題做了透徹的理解。最后,仍未發言的同學對大家的回答進行點評,這樣幾乎每個學生都得到了同等的鍛煉機會,對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在綜合訓練中,一定要關注學生訓練的規范性:聽,一定要清楚知道聽的要求;說,一定要明確答題語言的完整性。否則,整個訓練就失去了意義。"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在授課的過程中,有意無意的口語交際訓練使文字間流淌的律動,能夠被我們聽到和說出,相信我們的課堂亦將因此生發出另一番珠玉光澤。
參考文獻:
[1]袁娟。學海弄潮誰甘后,口語交際顯風采--初中口語交際教學實施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3)。
[2]張雷。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口語交際教學[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新,2011(1)。
[3]姜小川??谡Z交際,讓每個生命都鮮活起來--關于口語交際教學的幾點思考[J].學生之友:初中版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