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語言都是需要一個不斷累積、潛移默化的過程,學習語文知識也是如此。背誦對于學生存儲一定的基本語言知識、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感、提高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能力,并且逐漸的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等都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有些學生之所以語文成績不理想,其中重要的原因也是他們平時不注意背誦和積累導致的。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背誦依然學習是語文知識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因此,教學時,需要教師重視背誦這一模塊,切實為提高語文整體的教學效果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主要結合以下幾點開展,具體分析見下:
一、教師的示范激勵法
一些基本功底較厚的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背誦課文之前,自己也會先在學生面前熟練而又有表情地將此篇文章背誦一遍。這樣做的目的對于提高學生的背誦信心和效率都是有很大的激勵作用的。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學生們的記憶力存在著差異性,所以,在學生開始背誦時,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指導他們進行背誦,另一方面還能及時的發現背誦課文的“千里馬”,還可以讓這些“千里馬”在全班學生面前作示范背誦。
這樣做,有利于加強其他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背誦信心,具有很實際的意義。
二、以興趣促背誦
興趣和背誦的關系是十分密切的。學生們往往也會對有興趣的事物記憶牢固,在大腦中儲存的時間也比較的長久。話轉過來說,他們對不感興趣的東西不但不容易記住,就算是暫時的記住,很快也就會忘掉的??鬃佑性唬骸爸卟蝗绾弥?,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也說明了學生一旦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很容易將一些知識記得牢、記得久。例如,在教學《愛蓮說》這篇文章,這篇文章雖然篇幅比較短小,但是卻不易背誦。教學時,可以先激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們都對“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蓮花的美好形象產生一定的好感,然后在深入的了解作者鐘愛蓮花的思想情感,當堂指揮學生進行背誦,只要注意將學生引入到文章的特定意境之中,就能夠激起他們的興趣,加速他們對課文的記誦。這樣,學生也就不會再把背誦當成是一種負擔了。
三、順語意,抓關鍵詞
在背誦的過程中,如果能夠抓住文章的關鍵詞,然后在理順文章的大意,再背誦起來就會容易的多。例如,在欣賞余光中先生的《鄉愁》這首詩,這首詩的語意簡單,學生也是很容易掌握的。在指導學生進行背誦的過程中,可以先引導他們順著詩歌的大意,再抓住關鍵詞:小時侯、郵票、母親--長大后、船票、新娘--后來啊、墳墓、母親--而現在、海峽、大陸。全詩主要采用的是托物寄情的寫作手法,也表達出詩人的四個人生階段的鄉愁,然后再將個人的故鄉之思上升為代表一群人的家國之思,通過對學生們的層層點撥,也能夠很快在學生們的大腦中形成一條有效的記憶鏈條,在這一順序的指導下,學生們也就能夠快速的將該詩背得滾瓜爛熟了。再如,在欣賞舒婷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啊》這首詩時,也可以讓學生們抓住幾個關鍵詞進行記憶:水車、礦燈、稻穗、路基、駁船、理想、胚芽等,通過讓學生們記憶這些關鍵詞,在大體上能夠掌握詩歌的框架,在背誦時,只需填寫各自的修飾詞就行了。這樣的背誦既能夠促使學生順利的完成詩歌的記憶,還能夠給愛好習作的學生留出一些想象和思考的空間。再如,在教學《岳陽樓記》這篇文章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們采用接力背誦的方法進行記憶:讓全班的學生每人都背誦一句,輪流接力背誦,對于那些背誦錯誤或者沒有接上來的學生,要在全班同學的提醒下將其背誦出來,并且還要做5個蹲起,這樣做也能夠很好地調節課堂的教學氛圍,讓全班學生在游戲中記住了本篇文章的內容。
四、采用靈活多樣的背誦形式
在語文教學中,背誦課文的方法不僅多種多樣,而且形式也是形式各異的。教師在組織學生背誦課文的時候,要結合背誦文章的題材類型、語言風格以及主題思想等靈活的安排多樣的背誦形式,提高學生們的背誦效率。例如:可以讓學生結合接龍游戲進行背誦。主要是以背誦材料中的句子為單位,學生每人都要背誦,如果背不出來的則由下一個學生接上,這位學生要把全部的背誦材料完整的背誦出來。這樣的教學方式既能夠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又能很好的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們也能夠在這種愉快的環境下更好的學習語文知識。
此外,還可以分角色進行背誦。對于文章中有大量對話的背誦片段,教師就可以把文章中的角色分配給對應的學生,然后再要求學生們用形象、生動的語言以及恰當的動作表情傳達出來。
這種教學形式宛如舞臺劇的表演,于無形中建立良好的語言氛圍,既能很好的鍛煉學生們的語言使用能力,又能培養學生之間良好的合作精神。
總而言之,背誦教學就是以“背誦法”為主要學習方式而進行的一種語文教學。因此,在語文背誦教學中,學生們的語感好的話,能促使學生更加輕松的理解語文文章中的一些內涵,而且還能夠促使學生更容易讀懂文章的深層意思,還能幫助學生體會文章的深層意境,因此,學生們在背誦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培養他們的語感,促進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有效理解。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正視背誦教學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吳燕。 語文學習中的內隱學習[J]. 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素質教育研究)。 2008(01)。
[2]張群。 初中語文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開展途徑探析[J]. 文學界(理論版)。 2012(12)。
[3]謝娟萍,潘洪建。初中語文誦讀教學的行動研究[J].江蘇教育研究,2013,(22):76-79.
[4]趙振明,安秋菊。背誦的價值與策略研究[J].教改探索,2007(6)。
[5]任貞。 輕輕松松背課文--“填空式”背誦法初探[J]. 教育教學論壇2014年12期。
[6]盧楊。初中語文教科書的形象助讀系統--關于插圖功能及其利用探討[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