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社會是一個交融的社會, 每天都需要和很多人進行各種各樣的交流, 交際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特別是口頭交際,培養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也是教師一項重要的任務。但實際上, 口才交際能力在教學中并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這個問題作了一些思考和探索, 在此供同行們作參考。
一、初中階段開展口才訓練的必要性與迫切性
人從一歲左右就張口說出了第一個詞,但人類的理解能力在這之前就已經開始發展了, 甚至在母親的子宮里就已經理解了外界的動態。 而隨后的語言發展主要是和外界特別是和家庭成員的互動中發展起來的。 因此,口才能力的發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而在中學階段, 學生的口才交際主要是在和同學之間的交往中得來的, 而這一階段的訓練對于學生以后的發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初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其他三項可以說差不多都得到了實現, 唯獨說這一項可以說是靠學生自己揣摩、自己訓練的。 所以要想讓這一目標得到實現, 在語文教學過中讓它得到實現,有一席之地,才能讓學生的口才交際能力得到應有的發展和提高。當今社會發展到今天,早已不同于以往。
現代社會是一個大融合、大協作的時代,人際間的橫向、縱向聯系大大加強,在學習,工作、生活中,需要交流、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宣傳等情況的出現幾率是越來越多, 學生長大以后走向社會,不論從事什么工作,都需要具備一定的社會交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目前,根據接觸到的學生情況來看,大多數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都不盡人意, 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 學生每天做的課上是忙于聽、記筆記、又是分析答案、記答案、又是做試卷,課下又要埋頭于練習卷、復習題,而這些是不需要張口說話的。 當問及有無登臺亮相當眾發言的經歷時, 很多學生機會都是持否定的答案。 這樣長期以來形成不良循環:越不會說登臺亮相的機會越少,機會越少越不會說。
從以上情況可以看出, 口才訓練在中學階段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非常迫切的, 因為這關系到學生未來是否能夠很好地融入社會、很好地適應社會, 良好的口頭交際能力是社會對跨世紀人才的要求, 也是學生自身發展的需要, 而這一目標更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環。
二、初中階段開展口才訓練中的主要問題與關鍵環節
(一)加強語音、語調訓練
口語溝通能否順利完成, 一方面在于聽者是否注意聽,能否接收到信號,另一反面也是關鍵的一面在于信號的發出者能否傳達出正確的信號指令。 一個人想要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意思,首先是要把自己的意思表達清楚。
一個人演講, 眾人在聽, 作者想表達的能否100%地傳達出去 ,關鍵看作者的傳達善是否讓大家都能理解到,發音是否準確、語調是否適當這都將直接關系到聽眾的理解是否正確。 在一些莊重嚴肅的場合,發音是否準確,更是會影響到很多方面。 由此看來,在口才訓練中加強語音、 語調的辨正與訓練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強心理素質訓練
說話,也就是口語表達的是否清楚,一方面是表達者的思維是否清楚, 一個人的思維清晰與否這直接決定了口才的水平。 一個思維清晰的人能夠把復雜的事情條理清晰的表達出來, 而一個思維混亂的人卻能夠把簡單的事情說的對方無法理解。 另一方面是心理因素,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否良好,決定了他的口才能否在需要的時候得到合適地顯現。心理素質不好的,會因為緊張、害怕等無法把自己想要表達的表達清楚,或表達的不到位。
所以, 初中語文教師在訓練學生的口才表達能力時, 提高學生心理素質是極其重要的一環。 因為相對于書面考試與比賽來說,在口語考試與比賽中, 學生的心理素質發揮的作用更為重要。 通常我們見到最多的因為緊張等情緒讓一個準備非常充分的演講者無法把演講正常進行下去, 而很少看到筆試會受心理素質這么的影響。 所以,提高一個人的心理素質,對提高他的口語表達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那么怎么樣才能達到提高心理素質呢? 一般來說,當眾說話越怕就越要鍛煉說,只有多練才能克服這種害怕,才能喚起自信和勇氣,才能從“不敢講”到“不怕講”. 教師要抓住每一次機會鍛煉學生,讓他們試著親自“下水”,才能慢慢變得“不怕水”,而這時教師需要做的就是鼓勵, 這樣才能使學生慢慢克服害怕當眾說話的心理。
(三)加強思維訓練
口語訓練能夠發展良好, 縝密的邏輯思維是其基礎。 第一次說不好可能會給學生帶來不好的開頭, 慢慢地會讓學生覺得自己的口語就是不好這樣的念頭。 所以,教師一定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其實培養學生的口才從某種程度上就是訓練學生的邏輯思維。 我們知道,相對于書面表述來說,對思維的要求更高是口語表達,特別是即興說話,對邏輯思維的要求就更高。 因為書面表達作者可以好好思考,可以修改,而口語表達則是邊想邊說,很多話說出來了就不能更改了,所以就需要說話者在說前面時就得想著后面的,這樣就要求表述者有極敏捷、 極清晰的邏輯思維。 語文課上,教師對學生進行口才訓練的過程,其實就是讓學生學會思考如何表述,也就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所以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創造機會讓學生的口才得到鍛煉, 只有鍛煉了, 思維才能更加符合邏輯,才能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才能出口成章。
在教學過程中, 很多教師可能會讓學生把需要說的話先寫出來, 這種方式可能在最開始的時候比較有效, 但是也有其很大的弊端,會讓學生變得依賴稿子,離開稿子說不了話。 所以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在思維訓練時在開始時就要求學生脫稿說話。 這種方式在剛開始效果可能不是很明顯, 但慢慢地會讓學生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讓學生一開始就在潛意識中訓練思維,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學生就能克服對稿子的依賴性。 其次,教師還要重視即興說話,即興說話,是口才訓練中的難度較高的一項訓練項目, 因為即興說話要求說話者具有縝密的邏輯思維。 因此,即興說話訓練也是培養思維能力、 促進思維發展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擁有流利的口才是一個人一生的財富,口才訓練的方式很多, 教師一定要抓住每一次機會鍛煉學生, 爭取讓每一個學生的口才都得到良好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