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趣是學習的源動力。 在教與學的關系上,古人強調“教必有趣,以趣促學”;從現代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就是當學生對某門學科產生學習興趣時,他就會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采取積極主動的意志和行為,從而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 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活動的催化劑,是學習積極性和自覺性的起點。 學生有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會主動自覺地學習。 學習興趣對學習的作用既然如此之大,那么,應該怎么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呢?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具體做法。
一、融洽師生關系,培養學習興趣
古語云:親其師,信其道。 當一個學生喜歡某個老師, 就會逐漸喜歡這位老師所擔任的課程;同時,也可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討厭學習這門課程。因此,我們說師生之間保持親密的關系勝過許多教育。
1.要樹立個人形象。 具體來說,教師如果想要讓學生尊重自己、信服自己、欽佩自己,就必須用高尚的道德行為影響學生, 用淵博的知識征服學生,用自己的愛心感動學生;用生動風趣的教學語言和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在平時教學工作,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要堅持民主平等,能夠親近學生、關心學生,而不是橫眉怒對,凌駕于學生之上。
2.要堅持情感投入。 具體來說就是要關愛學生、親近學生、關心學生。 語文教師不僅要在課上關心每一名學生, 還要利用課間和其他休息時間,和學生聚在一起、漫談,詢問學生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了解他們在語文學科學習中有那些困難或疑問, 希望老師在哪些方面做一些改進。在了解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后,教師就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 給予積極和必要的幫助。學生感覺到來自教師的愛護,感情上就會接受教師,進而接受語文課程。
3.要堅持師生互動。 在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 同時也伴隨著心靈的接觸、情感的交流。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 在良好的教學氣氛中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預定的目的。 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與學生之間包括語言、行動、情感上的互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習興趣
現代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 為語文教學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 給語文教師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教師甚至可以以足不出戶就能獲取想要的幾乎一切教育教學資源?,F代信息教育技術的應用, 促使課堂教學發生了重大變革。 那如何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呢?
1.調動感官。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情境再現, 促使課文內容形象化,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在學習《春》一課時,就可以利用動畫的方式,給學生呈現一個美麗的初春美景。學生通過多媒體,看到了春的景象,聽到了春的聲音,感受到了春的美好,學習興趣異常熱烈。
2.營造氛圍。 中學生注意力的調動取決于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 很容易因為新異的刺激活動而興奮起來。針對這一特點,教師可以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氛圍,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授詩歌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創造原詩意境,激發生學習興趣,從而降低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
3.創設情境。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通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 可以利用多媒體計算機的視聽功能全部展現出來, 打破傳統媒體的限制,將語文知識以隨機性、靈活性、全方位、整體化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而自主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三、創設質疑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需要通過質疑激發實現。 那么,如何創設質疑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呢?
1.鼓勵質疑。 教師要努力創設一種平等、民主、寬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與學生坦誠交流,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 勇于思考、 敢于創新的質疑情境。 在設疑、答疑的過程中,教師要多用鼓勵的語言,以寬容心對待學生,給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合作的氛圍,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敢于與老師、同學進行探討。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當出現偏差時,教師要給予正面的引導,然后給予提示啟發,從而消除學生內心的心理負擔, 保護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
2.創設情境。 在引入新知時,設置問題情境,讓學生爭相提問,并讓其積極思考自己提出的問題,這樣,學生的始終思維處于最佳狀態,學起來就特別有興趣,學習的效率也會特別高。在知識的探究中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和解決問題。 問題意識越強烈,學生的學習情緒越高漲,有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創造能力。
3.鼓勵討論。 在設疑解疑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大膽參與討論, 培養學生多角度分析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探求獨特的見解和認識。 如學習《背影》一課時,學生提出:父親身體肥胖、行動不便,而“我”作為年輕人,買橘子一事應當由年輕力壯的“我”去,而不該讓年老多病的“父親”去。 由此,學生展開了激烈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深切地體會到了父愛的偉大。
四、加強學法指導,激發學習興趣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要樹立“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思想,要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個性得到張揚,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法指導,強調個性化的學法指導,要通過思維訓練,教會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因課而異,因人而異、充分張揚學生個性,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 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語文學習方法后,學習起來,難度降低了,學習興趣也就會被充分調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