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裝備管理作為裝備建設中帶有全局性、基礎性和經常性的工作,是促進部隊戰斗力生成、鞏固和提高的重要保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推動了以裝備管理信息化為主線的裝備管理轉型。深入研究和準確把握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的規律特點,深化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對于切實提高部隊裝備管理的科學化水平,推動裝備管理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由粗放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轉變,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對部隊裝備管理的新要求
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將是未來信息化戰爭的基本形態,為我軍裝備管理建設指明了方向。
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是指以信息系統為支撐,利用信息技術的滲透性和聯通性,把各種作戰要素、作戰單元、作戰系統融合集成的整體作戰能力。它是信息化條件下戰斗力的基本形態,是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核心軍事能力的時代體現。
其基本內涵是:信息主導、系統兼顧、體系增能、精確作戰,最終提高體系的整體作戰能力。隨著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深入開展,其對部隊裝備管理提出了以下要求。
1\\)“一體化”管理,實現由分散管向集約管的轉變。信息化條件下的裝備管理必須在優化系統結構,加強體系建設,提高整體效能上下功夫。以綜合信息系統為核心,依據信息系統運行模式,結合編制裝備及管理實際,建立裝備信息管理中心,將部隊不同管理層次、不同管理機構連接起來,把裝備戰備、訓練、維修、彈藥器材供應及日常管理等業務信息有效整合,實現部隊裝備管理各層級、各專業的一體化。
2\\)“精細化”管理,實現由粗放管向精確管的轉變。信息化條件下的裝備管理強調不斷改進和完善管理流程,使精細化管理體現在管理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針對裝備日常管理重復性、周期性、綜合性等特點,注重對日常維護保養信息的采集、動態動用使用信息的積累和實時傳遞、存儲,為實現保障信息的精確掌控、保障需求的精確預計、保障指揮的科學決策、保障物資的精確配送提供依據。
3\\)“智能化”管理,實現由常規管向科技管的轉變。裝備管理的“智能化”改造,能夠有效促進作戰效能的提升。應用裝備智能檢測設備,平時對裝備狀態進行精確監測,戰時為裝備快速搶修提供數據支持。通過安裝裝備工況記錄儀,實現主戰裝備技術狀況的實時監測、故障的智能分析和自動報警;采取不解體檢測、裝備故障快速修復等新手段,探索裝備定時維修與視情維修、現場維修與遠程技術支援相結合的裝備維修保障模式,適應信息化條件下“智能化”管理的要求。
4\\)“實時化”管理,實現由階段管向全程管的轉變?;谛畔⑾到y的體系作戰,作戰模式體現為快速、高效,對裝備管理的高效性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依托軍隊綜合信息網,鏈接各類裝備管理要素,形成部隊不同層次縱向一體、裝備庫室場站橫向一體、裝備保障平戰一體的網狀管理格局。
對各個庫室場所、各類武器裝備、各項管理活動進行實時遠程監控,對裝備動用使用、器材彈藥供應能實施網上申請、網上審批、網上調撥,對裝備維護保養、難點故障診斷組織網上專家會診、遠程技術支援。信息技術為實施裝備管理一體化、精細化、智能化、實時化提供了基礎和可能,因此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信息化條件下部隊裝備管理的核心內容,也是實現以上4個轉變的根本條件。
2、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的概念和內涵
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是部隊裝備管理領域的信息化,是指在部隊各級相關領導機構的統一組織和規劃下,以信息化戰爭需求為牽引,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依托軍隊信息網絡平臺,深入開發、利用裝備建設過程中的信息資源,在構建以政策、法規、人才、技術、標準、安全、經費等為保障的綜合體系基礎上,對管理目標進行實時動態控制,實現裝備管理的科學化、現代化的過程。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就是促進或加速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的各項工作,涵蓋部隊軍、師\\(旅\\)、團各個層次和各類專業,涉及管、供、修、訓、戰等各項業務,是一項系統工程。其建設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部隊裝備管理主體的信息化。部隊裝備管理人員是裝備管理的主體,是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決策者和執行者。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一切活動都必須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與之相結合才能進行。因此,裝備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是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關鍵,沒有裝備管理人員的信息化,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將無從談起。
2\\)部隊裝備管理客體的信息化。部隊裝備管理的客體,也就是部隊裝備管理的對象,既包括武器裝備,也包括管理人員、使用人員、管理設施設備等管理資源。裝備管理客體的信息化,主要是指利用智能識別、工況采集、智能檢測等信息技術將裝備管理客體的各種有用信息轉變為能為裝備管理信息系統所識別的數字信息,以實現裝備管理的動態可視。
3\\)部隊裝備管理手段的信息化。裝備管理手段是實現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措施和途徑。裝備管理手段信息化主要是指通過加強裝備管理信息化軟、硬件建設,積極開發各種智能化設備和信息系統,實現裝備管理的精確性和高效性。
4\\)部隊裝備管理業務的信息化。根據裝備調配供應、儲存保管、動用使用、維修保障等業務工作的需要,開發管理信息系統,運用網絡等傳輸技術手段,達到信息傳輸實時性、通信及時性和工作協同性,實現業務的一體化管理,提高業務處理能力。
5\\)部隊裝備管理決策的信息化。綜合運用現代管理理論和先進技術手段,以裝備信息末端采集手段為基礎,以裝備數據庫為支撐,通過網絡或交互式管理系統,為裝備管理決策者提供決策所需的信息,使管理決策更加科學。
6\\)部隊裝備管理環境的信息化。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信息化的發展環境。通過營造良好的政策法規環境、安全管理環境和建設管理環境,推動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又好又快發展。
3、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現狀與問題分析
我軍武器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了探索,總部機關、各軍兵種部門、各部隊單位根據業務需要,開發了各自的業務信息管理系統和數據庫,為我軍的武器裝備科學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特別是近年來,我軍信息化建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各級裝備管理機構已配備相應的網絡化管理信息系統,庫室場所已具備完備的安全設施,信息自動處理和輔助決策技術已廣泛應用,為我軍裝備建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撐。但還應看到,當前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現狀還不容樂觀,存在著系統分散開發、功能單一、數據標準格式不統一、編碼不規范、兼容性差等問題。
主要體現在:
1\\)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力度不大,系統配套還不夠完善?,F有信息管理網絡并沒有延伸到各個裝備場所,相關配套設備還不夠完善。主要原因是論證不夠、經費不足,后續的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沒有經費支持,難以為繼。
2\\)軟件系統不兼容,功能單一,利用率低。當前,部隊配發使用的各種管理信息系統種類繁雜,軟件系統兼容性差,難以實現互聯、互通、互操作。有的系統功能單一,通用性不強;有的設計初衷欲求綜合全面,但卻忽視了實用性。主要原因是現行裝備管理體制所造成的多頭領導、分散管理,頂層設計和一體化建設不足,以及建設、使用、管理的不統一。
3\\)運行機制不健全,系統運行使用不經常、不規范。在信息化管理中,缺少相應的信息化管理規范、制度來為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提供基本支撐,在數據采集、處理、傳輸、存儲、使用、安全等各個環節,缺乏制度規定和強制約束,造成責任不明,效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對相關的建設制度、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缺乏及時、深入的研究,致使配套的法規、條例未能及時確立并發揮作用。
4\\)信息化管理、使用、維護人才匱乏,人員整體素質難以滿足管理需要。當前,裝備系統士兵主要以高中、中專學歷為主,大專以上學歷較少,信息化能力素質普遍不高。大量的信息化設施設備缺少懂技術、會管理、善維護的技術人才來操作,不會用、用不好、管不好的情況時有發生。其原因是部隊裝備人才先天儲備不足,加之部隊裝備人才流動性強和個別領導對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不夠重視,致使人才流失嚴重,培養補充力度不夠,難以滿足信息化管理對人才的需要。
4、加快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對策研究
推進部隊裝備信息化建設發展,必須緊貼其能力需求,著眼建設全局,更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創新發展模式,打牢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裝備保障能力的基礎。
4.1加強統籌規劃,搞好頂層設計
一是標準規范和技術體制的統一。把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納入部隊全面建設和裝備建設的大系統中去,按照統一規劃、統一論證、統一標準、統一設施、統一組織、統一驗收的要求,科學制定建設規劃,合理確立建設標準,建立健全建設機制。二是做好信息資源的科學規劃和管理。在建設論證階段,應將資源規劃與建設規劃緊密結合起來,做好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全系統全過程全壽命規劃,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三是組織好需求論證。由總部機關牽頭,各個層次、各個專業的裝備管理人員和使用人員參與,以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需求為基礎,確定建什么、怎么建,保證建設的正確方向,確保需求具體而準確。
4.2夯實信息基礎,完善運行機制
一是做好裝備基礎信息建設。切實把單裝基礎信息、單裝質量狀況、配套狀況、服役履歷、修理履歷、使用管理情況搞清楚,切實把裝備管理中所有軟件、硬件情況搞清楚,并從中找出對當前條件下部隊裝備管理規律的階段性認識,分析當前部隊裝備管理的突出問題,加強標準制度建設,為提高裝備戰斗力和保障力提供基本依據。二是加強部隊裝備規范化管理。結合信息化管理模式,修改完善現行的裝備管理法規、制度、標準、規范,提出裝備庫室場站等基礎設施、管理手段、規章制度的配套標準。針對檢查考評重過程、輕質量,定性多、定量少等問題,依托信息系統,通過量化考評指標,制定裝備管理綜合考評實施細則,提高部隊裝備管理考評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三是健全裝備信息化管理機制。著眼部隊裝備管理轉型需要,建立一套適應信息化管理模式的運行機制。規范部隊裝備管理各項工作、各個環節和具體的業務流程,規范信息采集、處理、維護等方式方法,確保信息的實時共享和高效利用。
4.3加速人才培養,提高信息素質
一要加速信息化管理能力培養。采取制度學習和在外培訓等多種形式,培養部隊官兵的學習能力和信息素養,強化信息主導觀念,提高官兵運用現代管理思想、方法和技術,解決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實際問題的能力。二是要加強教育引導。要結合日常學習教育,加強對自身及所屬人員信息化建設基本常識的教育學習,掌握信息化建設的特點和規律,消除在信息化建設上存在的認識誤區,打牢立足現有條件、現有裝備搞好武器裝備信息化建設的思想根基。三是要優化知識結構。把信息化知識學習作為自身基礎理論學習的必修課,增加知識儲備,改善知識結構,使知識更新緊跟科技發展步伐,突出對數字技術、網絡技術、裝備管理操作流程、配套軟硬件等知識的學習,適應裝備管理信息化需要。四是要勇于實踐創新。在裝備管理實踐中強調信息化手段的普及應用,提高駕馭信息化裝備的能力,善于在管理活動中接受新的理念和方法,積極創新裝備管理機制、方法、手段,通過學習實踐提高能力素質,滿足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5、結束語
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也是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內容。隨著我軍信息化建設的深化發展,對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也會提出新的需求。緊密跟蹤部隊裝備管理實踐,加強對部隊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動態掌控,并持續開展問題分析和對策研究,將有利于進一步提高我軍裝備管理信息化建設水平,推動裝備建設向深層次發展,更好地滿足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需要。
參考文獻:
[1]李興柱,李富榮,張暉.基于信息系統的體系作戰能力100問[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1:1-20.
[2]凌永順,萬曉援.武器裝備的信息化[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04:99-103.
[3]于春風,張煒,趙乾.聯合作戰裝備精確保障問題研究[J].裝備學院學報,2013,24\\(2\\):27-30.
[4]張航江.部隊裝備管理概論[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10:27-51.
[5]蘇冀東,于洪敏.淺論裝備管理信息化[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05,19\\(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