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先生是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在其教育生涯中提出了許多先進的教育思想,例如“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習,教、學、做合一”以及在《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中提出的“六大解放”等先進思想與我國新課改的教育創新理念完全一致,對我國小學語文教育創新具有重要影響。
一、解放學生傳統思想束縛,培養自主意識
陶行知先生在《小學教師與民主運動》中提出的“六大解放”即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雙手、解放學生的眼睛、解放學生的嘴、解放學生的空間六大解放,其核心思想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作為引導者,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對小學語文教育創新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例如,在學習《月亮灣》章節時,要備好配圖插圖,不要局限于課本原有的插圖。配圖要美麗,可以是紙質也可以是媒體圖片。上課時可以先不要打開課本,而是以看圖為主。教師參照課本中的內容,按一定的順序引導學生看圖。首先看“河”,讓學生想象河在什么位置,像什么,河面上有什么,河里有什么,河岸上有什么,逐一引導學生進入圖中的情景,猶如身置其中,過程中學生無論說什么,都不要以自身的理性思維去約束他們的想象和見解。
然后,對圖進行延伸,讓學生想象圖中沒有的景物,如晚上天空會有月亮嗎?天空會飛過什么樣的鳥兒?最后,讓學生給圖起個名,起名不要局限于圖像的屬性,還可以把它當作是一處美麗的風景。之后打開課本再學習課本內容,讓學生看看書中是怎么描繪的。但要注意課本內容并非是學生想象的標準,不要以課本內容為標準評價學生的想象力和思想成果。
在沒有課本內容的限制下,解放學生的頭腦、雙手、眼睛和嘴,讓學生進行自主的看、說、學,從而激發學生的觀察力、思維能力和想象力。
二、生活與課堂相互結合,擴大想象空間
小學語文教育創新要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習,教、學、做合一”思想為指導思想,教育教學過程注重理論知識和生活的聯系,讓學生不僅在學校學習,更能在社會活動和生活中學習,讓“教、學、做合一”思想能夠真正落實到小學語文教育中來。
例如在學習古詩兩首《春雨》《春曉》時,首先讓學生回憶春天來的時候孩子們是否知道?春天的是什么樣子的?春天有什么?在春天來的時候自己和父母有去玩嗎?讓大家踴躍發言,說說自己和春天的故事。從生活入手,將學生引入學習氛圍中。再朗誦古詩,引導學生解析古詩內容,結合生活感悟古詩所表達的內容,將生活和課堂有效地聯系起來,讓學生將對春天的日常語言表達的方法轉變到古詩的表達方式,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
三、善于發掘學生潛力,激發其創造力,培養創新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創造宣言》中指出:“創造無時不在,并且每個人都是創造的主體?!睆闹锌梢钥闯?,陶行知先生認為,每個人都具備創造力。如何培養、發掘學生的創造力是小學語文教育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教師首先要深刻了解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為指導,認可每個人都是創造的主體,都具備創造能力,教師的教學任務就是去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力,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陶行知先生在《創造的兒童教育》中說:“我們發現了兒童有創造力,認識了兒童有創造力,就須進一步把兒童的創造力解放出來?!币ぐl學生的創造力,首先要發現學生的創造潛力。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模式和教學模式,不僅要發現、認識、肯定學生的創造力,更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例如,在引導學生學習《烏鴉喝水》時,首先讓學生學習課本內容,然后設置問題一:除了課本里烏鴉使用的方法外,還有什么辦法可以讓烏鴉喝到水?讓學生展開想象,自主思考解決辦法。設置問題二:課堂上帶透明的玻璃瓶同時在里面裝一半的水,要求學生思考如何讓水溢出來 (此問題設置需注意不要設置不加水的條件,不要局限于課本內容中的環境限制,保證學生有足夠廣的思考空間)。
并在下次課前組織學生進行實踐,引導學生使用自己想到的所有辦法讓水溢出來。通過設置可行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思考解決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動手解決問題,挖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力,并對學生的方法進行評價,提高學生創造的積極性。
陶行知先生在近代提出的教育思想對于今天的教育依然保持先進性。我們的教學要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相結合,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