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教學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整個語文教學的起步階段。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大量抽象的歸類識字內容對于剛進入小學的一年級學生來說是學習重點和難點。識字教學的質量關系小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發展。
關鍵詞:識字;教學;小學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目標是使學生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意向。興趣是學習的動力,只有學生喜歡漢字,才會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同時,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最關鍵部分。語文教學是學生接受教育的首要條件 , 而識字教學則是前提。
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教學生識字 , 這對學生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有著很大影響。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特點教給學生科學有效的識字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提早閱讀,獲取更多的知識打下堅實基礎。那么,教師應該采用什么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呢 ?
一、依據漢字的構字規律識字
1. 以實物、直觀教具輔助學生識字
直觀教具能把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形象地表現漢字的音形義,便于學生理解。例如,教學“大”和“小”時,教師可以出示實物引導學生觀察:一個籃球與一個乒乓球。學生通過觀察實物感受這兩個物體屬于同一類,然后記住了籃球大,乒乓球小,“大”和“小”是一對意思相反的詞。
通過實物展示,學生腦海中出現了大小兩個字的具體形象,從而記住了大小兩個字的字形,理解了它們的字義。再如,學習“目”字時可與“日”字相比較,日表示太陽,天上只有一個太陽,所以“日”字里只有一橫。眼睛有兩只,所以“目”字里有兩橫。
2. 字形結構構字法
漢字結構變化多樣,每一個字都由基本筆畫和偏旁構成。識字和寫字相輔相成。教師在識字教學中要教會學生用偏旁部首認識生字,利用遷移策略加上或者減去某個偏旁,有效地認識新字的學法。例如,學習“鴨”字時用熟字“甲”+“鳥”等于“鴨”;學習“村”字時由熟字“木”+“寸”等于村;學習“青”字時由“清”-“氵”構成,即為青。
3. 編故事記字形
教師在語文識字教學中可以通過直觀教具、形象的故事語言將一個抽象的漢字演繹、轉化成一幅圖或一段小故事。例如,學習“會”字時,邊講故事邊寫筆畫:人在云上走--“會”.
4. 辨析比較輔助識字
小學生的記憶特點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往往學到后面忘了前面。為了鞏固和加深記憶,更好地區別字形,教師可以根據字的結構幫助學生歸類識字,使學生記得更牢。筆者幫助學生這樣記憶:“晚上照明用燈泡,打敗敵人用大炮,米飯讓人能吃飽,體育課上要賽跑,朋友相見去擁抱,古裝戲上穿長袍?!痹偃?,教學“打、拍、推”這三個字時,筆者先教學生做動作,再引導學生讀這些字。
二、注重創設識字環境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教師要為學生創造主動發展的寬松環境,當好向導和顧問,從旁協助學生發揮主體地位,抓住學生愛玩的天性并尊重他們的天性,使識字教學達到理想效果。
很多生字的認識渠道來源于生活,教師可以在帶領學生外出認字,如認識公交站站牌、廣告牌、飯店或商城名字等;可以引導學生互認學生證上的姓名、班別、家庭地址;可以帶領學生買東西認字,如店牌名、牌匾、商店超市的名稱、物品標價牌;可以利用電視節目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廣告詞,加強學生對日常生活中的字詞注意。
例如,認識“西”字時引導學生認識學校的名稱,很多同學說:“桂嶺鎮桂西小學?!币驗榇蠹蚁嗑墼谶@個學校一起讀書,對學校的名稱相對熟悉,所以每個同學都能叫上“桂西小學”的校名。教師再引導學生認識桂西小學的“西”,將“西”字印在學生的腦海里。
總之,小學階段的識字量非常大,教師要慢慢培養學生的學習識字興趣,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引導,使學生對識字感興趣,這樣才能使學生識字更多、更快。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將識字與聽說讀寫進行有機整合,可以結合各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趣味性,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溫儒敏,巢宗祺。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郭冬岐。新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