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論文目錄導航:
【題目】鄉村小學語文培育留守兒童積極人格
【引言】小學語文中留守兒童人格培養引言與文獻綜述
【第一章】小學語文教學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培養的關系
【第二章】小學語文教學能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養成
【第三章】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途徑
【第四章】小學語文教師人格在培養留守兒童積極人格中的作用
【結語/參考文獻】語文教學中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養成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引言與文獻綜述
一、選題的理由與價值
信息大爆炸環境下,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物質條件日漸寬裕,學生身體素質有所加強,然而留守兒童因為農村教育環境限制,教育資源短缺,家庭教育的束縛,致使他們的心理問題尤為嚴重。
我曾任教的安平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學校,生源主要來自周圍 3 個居委會和 14 個行政村。學生分為住校生和通校生,其中住校生每周回家一次。因地處湖南省省級貧困縣--安仁,這些地區農村經濟基礎差,勞動力大量外流,從而形成了為數眾多的農村留守兒童。由于成長中父母情感上營養補給不及時,一部分留守兒童心理發展沒有跟上身體發育的速度,以致出現了人格扭曲的現象。面對他們長期缺乏父愛母愛而略顯麻木的面孔,身為語文教師的我總想著如何幫助他們改善這種情形。
通過反復思考,擬定選題:小學語文教學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此項研究,旨在推動農村留守兒童精神面貌的改善,讓他們重新撿拾快樂的時光,積極享受學習和生活。況且積極人格一旦形成,必將對孩子們今后的人生產生深遠影響。此外,也為了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美國有調查顯示,決定孩子是否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能否培養一系列重要性格特質,如勇氣、毅力、好奇心、責任心、自信心以及自我控制等,這些將影響他們的一生。而在近幾年的碩士論文和期刊中,留守兒童積極人格選題方面的文章還不是很多,這些研究涉及小學學段語文教學的偏少。由此可見,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研究這一課題不僅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并且有足夠的研究空間,尤其是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研究更值得關注與重視。國內外相關研究都可以作為本研究的參考與依據,基于已有積極人格的研究,分析農村地區小學語文教學對留守兒童積極人格培養產生的影響,并希望從中發現留守兒童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以求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決措施,從而為推進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拓展思路,提供借鑒。
二、相關研究綜述
通過瀏覽捕捉法,我發現體育、音樂、美術等學科中都有關于人格教育的相關研究,足見學生人格教育在各科教學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語文學科在這方面的優秀作品更是層出不窮,語文教學中人格培養在我國經歷了"以倫理道德為主的古代語文人格教育、以功利性為主的近現代語文人格教育、人文主義回歸的新時期語文人格教育"的發展歷程。然而研究對象以中學生居多。至于小學生方面的研究,有的是針對"人格"、"健康人格"或"健全人格",范圍略顯寬泛。
也有的是寫"獨立人格",而將"語文教學"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結合的文章,相對較少。 因為留守兒童這一群體的"特殊性",國內外學者對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研究不多,大多停留在宏觀層面。
截至 2015 年 9 月底,在中國知網上查閱到的有關"小學語文教學與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文章有 42000 多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聊城大學陳靜的碩士論文《小學語文教學與社區活動中的兒童人格養成--以聊城市香江社區的小學節日活動為中心》和吳燕霞期刊文獻《淺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以留守兒童為例》。而有關于"小學語文教學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的文章有 90000 多篇,比較有代表性的有:貴州師范大學全曉星的碩士論文《語文情感教育在留守兒童教育中的實施策略--以安順市鎮寧民族寄宿制中學為例》。
在眾多碩博士論文中,我沒有直接查閱到命名為"小學語文教學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的文章,可見這方面的研究存在學術盲點,亟待更具體的操作步驟和方法指導,從而使得小學語文教學對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更有效、更高效。本選題將有效彌補當前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培養實證研究不足的現狀。
三、研究方法
文獻法:通過搜集有關積極人格培養及小學生語文教學與留守兒童培養的專著、學術論文和期刊,仔細閱讀并深入分析與整理,借鑒國內外相關研究的現狀與成果,作為本篇論文的研究基礎。
案例分析法:通過相關案例的剖析,深入挖掘培養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方法。
教學實踐研究法:只有通過親身的教學實踐研究獲取第一手資料,才能使得整個研究更加真實與生動。"小學語文教學與農村留守兒童積極人格的培養"這項課題研究的前期思考、中期論文研究和后期論文完成過程中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實踐與效果的調查研究,通過現場調查、走訪等多形式進行信息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