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作文個性化, 簡單地說就是學生自主地寫作, 寫真實的文章, 寫自己想寫的東西,選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寫出的文章有創意。 "自主""真實""創新"是作文個性化的基本內涵。 個性化作文不單指學生的個性化作品成果, 更是指學生經歷個性化作文的過程。 新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只有為學生提供廣闊的寫作空間,減少對寫作的束縛,才能實現寫作的個性化,使學生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老一輩語文教育家早就說過:"作文要寫誠實的,自己的話。 "可見,寫出個性,有創意,才是作文教學的關鍵所在。 那么,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表現出潛在的寫作靈感和文字天賦,寫出個性化的作文呢? 下面經過多年教學探索, 筆者淺談幾點中學生作文教學的個性化策略。
一、作文要根植于生活的沃土,注重生活積累
葉圣陶曾經說過:"作文這件事離不開生活,生活充實到什么程度,才會作出什么樣的文字,否則就會陷入不切實際的唯技巧論。 ""學生寫作的過程 ,是從客觀外界汲取必要的素材,經過頭腦中加工制作,再運用文字符號表達出來的過程。 "寫作其實是一種表達, 而表達是精神的外化。 好的表達, 源自 "燦爛之精神"(石濤語)。 刻意追求教師劃定的或者照搬平時抄寫在本子上的"好詞好句"是懶惰、淺薄的表現。
這樣的作文沒有生命力,更談不上吸引力,詞句再好也沒有靈魂。 任何時候都要認清,寫作是內心的需要而不是卷面的任務, 為了寫作而寫作,最多寫出匠性十足的"現代八股文",絕不會有生命靈動的感受流淌在作品中。
二、利用課堂作文教學,訓練學生的個性化表達能力
學生想說, 但就是不知道該用一種怎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 這不妨利用課堂教學優勢有效地訓練學生個性化寫作的基本能力。
語文課堂教學的資源其實非常豐富, 每個學生都有展示個性的空間, 都有機會提升寫作能力。 例如,定期舉辦一些比賽活動,可以促進學生厚積博采, 消除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窘。開展語言專項訓練。比如,仿寫訓練、句式變換、圖文轉換訓練等,都可以培養學生駕馭語言的能力。
還有一些近年來經研究實踐證明了的比較有效的學習工具, 也可以在學生寫作方面給予很大的幫助。 例如,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率地表達思維軌跡的思維工具,每張思維導圖只能有一個主題。 如果你想表達兩個以上的主題, 那你就需要畫兩張以上的思維導圖。 主題部分一般都是圖形,被放置在一張思維導圖的中央。 剩下的部分統統思維導圖的分支。 分支由關鍵詞和緊貼在關鍵詞下面的曲線組成。
那么, 思維導圖是如何幫助我們寫作的呢? 在文章立意中,思維導圖能夠清晰地反映出我們的思路。 直觀地讓我們看到自己思維的脈絡, 這個脈絡將繼續幫助我們在接下來的寫作中不至于脫離主題。 幫助我們挑選出我們最拿手的一種體裁。 終于使我們解除了在寫作中對短暫記憶過于依賴的風險, 分析出多個立意后, 我們就可以選擇其中一個掌握素材最多、最典型,感受最深刻的立意來寫作。 "立意思維導圖",還可以繼續擴展,將自己想到的典型素材,放在對應的立意后面。 當完成之后, 該選擇哪個立意, 是該寫成記敘文,還是議論文,就一目了然了……
三、教師要鼓勵學生閱讀,重視細節描寫
人大附中王君老師的博客宣言: 以課堂的質量抵抗輕飄易逝的生命, 憑借課堂的高度走向生命的高度。 她在《起碼和生活打了個平手》一文中寫道---這個學期,我是鐵了心了:無論如何,我們起碼得真正地活一次吧!我們暫時不投身做題大業可不可以? 我們發瘋地、亡命地讀書可不可以? 我們把每一堂課都當作藝術的啟蒙、思想的啟蒙、情懷的熏陶可不可以? 除了讀書筆記和自由練筆,我們暫時不做其他作業可不可以? ……寫作永遠離不開閱讀教學。 學生對作文細節的把握和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是密切相關的。 比如,教學八年級上冊"有詳有略、詳略得當"的作文專題后,為鞏固效果,我讓學生以"我喜歡夏季"為題,寫一篇記敘文,檢查詳略得當的落實情況。 很顯然,本次習作需要詳細地描寫夏季讓我喜歡的某一個或幾個 "細枝末節",否則,"喜歡"就很蒼白、單薄,沒有說服力; 只有細致地描寫出某個或幾個夏季在我看來的特別之處,才能讓別人明白:我喜歡夏季的什么,我為什么喜歡。 當然,夏季里可寫的對象很多,無論寫夏季的人、事,還是寫夏季的景或物, 都可以通過細節來反映夏季的季節特征,抒發自己的感受,表現對夏季的喜愛之情……一時間 "千樹萬樹梨花開",師生暢所欲言, 個性化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創新評價方式,作文評價要尊重學生的個性
葉圣陶先生說:"學生今天作某作文,其實就是綜合的表現他今天以前的知識、思想、語言等方面的積累。 "也就是說,通過學生的作文,我們不僅可以了解學生的寫作水平,還可以洞察學生的思想, 甚至是學生的困惑。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 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學生的健康發展。
因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應該努力營造個性作文的評價機會,創新評價方式。 在對學生作文進行評價時,不僅要合理,要針對學生在作文中留露出來的思想或困惑, 給予積極地鼓勵,這樣才會極大地發展學生寫作的興趣,深挖學生寫作的潛能。 此外,還可以采取學生自評、 互評等方式, 學生之間互相指出不足之處,在小組中互相批改作文,對于每一位學生來說,都是一次進步。
總之,通過課堂上的探究與改革,通過改變學生的視角,擴大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來改變搜腸刮肚還是覺得無話可寫的現狀; 通過改變學生的思維方式, 有效使用思維導圖等工具,讓學生集中思想,改變在作文中想說但不知如何寫起的困擾; 通過有效的閱讀訓練和海量的閱讀積累來改變學生表達水準; 通過改變教師的引領來改變學生對作文的態度,改變教師的評價方式來改變初中生作文 "現代八股文"的現狀。 把學生從懶作文、爛作文的泥塘中拯救出來。
參考文獻:
[1]徐蓓春.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理論思考和實踐意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2)。
[2]楊建義,素質教育中的學生個性發展[J].福建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
[3]王德鳳.以生為本、展示真我、創新出彩---淺談個性化作文教學[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10(10)[4]李德萍語文課程標準與個性化作文教學[J].現代語文:理論研究版,2005(3)。
[5]文志杰,袁東莉.對個性化作文教學的思考[J].河南教育,20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