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語文教學中,要貫徹聽、說、讀、寫并重的原則。而寫作是最讓學生傷腦筋的事情,因此,教師應該特別重視寫作教學,而寫作教學中的作文指導則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
從廣義上說,作文指導既包括作前的指導,也包括著平時的講讀教學,課外閱讀指導等。因此我們要充分重視這種經常性的廣義的指導,絕不可低估它的作用。這里我要說的是狹義的作文指導,即作文課上出示文題和提出要求后的指導性的談話,亦稱為作前指導。
一、作前指導的原則
作前指導的一個重要原則是啟發性。教師的談話旨在啟發學生獨立思考,開拓思路,激起他們的寫作欲望。作前指導的另一個重要原則是針對性。一是針對學生的心理要求,對不同年級、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提導;二要針對學生作文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作恰如其分的點撥、啟發。
二、作前指導的內容和方法
1.創設“憤悱”的情境,激起寫作熱情。作文是創造性極強的活動,一切作品都應當是從作者的心靈里唱出來的,如果學生對作文存在著輕視,或者畏懼乃至厭惡的情緒,那絕不能把文章寫好。因此,作前指導必須重視創設“憤悱”的情境,努力激發學生的作文熱情,使他們感到“如鯁在喉,不吐不快”。創設“憤悱”情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一是通過談話提示;二是通過觀察和組織學生親身實踐等活動,如聯系實際,對照范文和例文。
2.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的困難。學生作文常常會碰到種種困難:或難于審題立意、或思路不暢、或存在某技術性困難,教師作文前對這些情況必須有所估計,這樣才能指導到點子上。
下面具體談談如何幫助學生解決寫作中的一些困難問題。
(1)關于審題問題。審題是作文的關鍵性的第一步,文章的立意往往是在審題的過程中實現的。有些學生不善審題,他們往往把文章寫偏,寫散了;或是寫得單薄、膚淺、缺乏新意,或是堆砌材料,思想混亂,中心不明。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作文指導的時候要加強審題的指導。一要使學生明確審題的具體任務,明確立意,把握選材的重點、范圍、確定文章的體裁以及作者的立腳點等。二要教給審題的方法,主要是比較法和分析法。比較,就是把所要寫的題目與相似題目作比較,通過比較,把握題目特點。分析,就是弄清題目中各個詞語的含義及其相互間的關系,特別是準確把握題目的表意重心。題目的表意重心通常在如下位置:
①題目是偏正結構的,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②題目是并列結構的,其表意重心就在并列的幾個詞或詞組之間的內在聯系上;③題目是主謂結構或動賓結構的,其表意重心往往在謂語動詞上;④題目是獨詞的,其表意重心就在它所代表的事物的本質特點及其比喻意義,象征意義或引申意義上。
比如,《我童年時代的一件有趣的事》,我們可分析認定:是要寫一篇記事的記敘文;選材范圍是童年時代;選材數量是一件事;選材對象是寫自己;重點和中心在一個“趣”字上;用第一人稱寫。再比如,這樣幾個文題:《永遠難忘的一件事》《值得回憶的一件事》《發人深思的一件事》,通過審題分析比較,我們可以明確的是:這三個題目都是要求記一件事,三個題目各有側重——“永遠難忘”重在印象深刻,“值得回憶”重在意義和評價,“發人深省”重在給人以啟示。從范圍上說,都應該是自己親身經歷、親眼目睹的。第一題可以寫自己的事,第二個題可以寫自己也可以寫他人的事,第三個題則不宜寫自己的事。
(2)關于開拓思路問題。解決了審題之后,接著而來的是“寫些什么”和“怎么樣寫”的問題。這里關鍵是找到思源,打開思路。老師在這方面的指導要把功夫放在啟發上,切忌越俎代皰。一是我們應該教會學生思考問題的方法。主要是:首先,要懂得大中取小,以小見大。所謂大中取小,就是取材。一篇文章不可能也沒必要把生活中大大小小所有事物都兼收進去。我們只能從繁多的材料中選取最有代表性的、最能說明事物本質的材料。所謂以小見大,就是指開拓題材,提煉主題而言。我們要對截取的生活鏡頭作更進一步的深刻剖析,學會運用那些小而平凡的事物,去表現有較大社會意義的主題或揭示較深奧的哲理。其次,要善于借助想象和聯想,由此及彼。想象和聯想是開拓思路的重要手段。
有些學生往往感到文思枯竭,寫出的文章缺乏廣度和深度。
這跟他們不懂得運用想象和聯想有很大的關系。使學生們知道,相似、相關或相對的兩事物才可以構成聯想。這些聯想往往又用比喻、比較、或引申的方式溝通起來。二是應該教給學生尋找思源的方法。這里說的思源,指的是作文的思路的起點,能夠誘發作文思維活動的觸發點。我們在作文指導的時候應該注意幫助學生尋找到這個觸發點。一般地說,這個觸發點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尋求:閱讀示例;討論交談;捕捉靈感。
(3)關于起草,修改問題。學生作文,還有一些技術上的問題,諸如怎樣起草,如何修改等,在作文指導時也應給予重視。第一,我們應該向學生強調,起草時必須注意,當構思初步完成,主意一定,就要不顧一切地寫下去,力求一氣呵成,全文完成后才回過頭來修改,不能十步九回頭,這是作文的大忌。第二,我們也應該向學生傳授起草的方法。
常用的起草方法有:運用提綱起草;隨想隨記式起草;先講后寫式起草??梢愿鶕约旱膶嶋H情況采用恰當的起草方法。第三,我們還應該向學生強調文章修改的重要性,教給他們修改的方法。常用的修改方法有以下幾種:誦讀法,即高聲朗讀,通過讀,從而發現不達意的地方,加以修改。先放一放再改,這是課外作文修改的好辦法。與同學切磋修改。
俗語說:“一人識短,二人識長”,“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通過切磋,交談,對修改會大有好處。
3.“示之以曲”,使學生少走彎路。作文指導,正面告訴學生應該怎樣寫,這當然能給之以教益,但有時談一談曲折的教訓,特別是在教師指導作文之后,向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構思的。不成熟的構思是怎樣想起的,又是怎樣否定的,成熟的構思又是怎樣在曲折反復中成熟起來的。這樣,學生聽起來就會感到實在而又親切,他們就會在發現錯誤中加深對正確東西的認識,從而不斷提高寫作的水平。
以上是我在作文指導方法方面的一點探索,總而言之,作文指導的內容和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談的只是幾個方面,在作文中,根據具體的題目,特別是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作出恰當的啟發和指導,讓每個學生都能寫出使自己和老師都滿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