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在《我會怎樣教語文》中寫道:“如果我是語文老師,我會讓學生必做兩件事:閱讀和寫日記?!庇谑?,我每天讓學生上交一篇日記。偶然讀到幾篇佳作,必做范文讀給學生聽。此時往往會有學生小聲在下面嘀咕:“抄的!”以后再碰到稍有文采的日記,馬上自己就猶豫:是不是又是抄的?要是再想作為范文讀,就會事先找到該生,問清楚是自己寫的后才讀。
想起小時候,我有一本袖珍作文選,巴掌大小,我視它為珍寶,或者叫“救命草”。每當老師布置讓寫日記,我便拿出我的這件寶貝奮筆疾書,大抄特抄。事畢后珍藏起來,心滿意足,快哉快哉!
難道現在的學生和我當初一樣?
曾聽說“21 世紀人的一個重要技能便是寫作!”我犯難了:我們的學生為什么不喜歡寫作呢?
我思索,原因可能如下:
1、游泳教練不會游泳
老師自己不會寫作。這一條看似好笑,看上去似乎無理,細想來其實又是普遍現象。有一次作文課,我正就一篇作文侃侃而談,這時一個成績優異的學生突然發問:“老師,你不能寫一篇范文讀給我們聽聽嗎?”我心里立馬“咯噔”一下,因為我已經太長時間沒寫過文章了,亦或者說“我不會寫了”!那我平時是怎么指導學生的?曾聽說有些游泳教練自己不會游泳,當時特別詫異:
“自己不會游泳怎么能教別人游的呢?”
對呀,我現在得問問自己:“自己不會寫作文怎么教學生寫作的呢?”我反思:自己不寫作就很難吃透寫作的技巧,也很難理解學生寫作時遇到的困難,對學生進行的寫作指導只能是隔靴搔癢!
2、只閱讀,不會閱讀
與其說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毋寧說會閱讀是寫作的基礎。以前的農村學生不具備條件,現在條件具備了,還是不習慣閱讀。這有家長素質較低,沒有認識到閱讀的必要性的原因。很多老師缺少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指導,缺乏指導表現在:很少指導學生應該讀什么樣的書,讀書時應欣賞什么,怎樣圈點勾畫和怎樣做筆記,如何寫讀后感。
3、可憐的學習機器
古人曰“聞雞起舞”,意指勤奮。但從現代科學的角度來看,它是不利于青春期學生身體發展的,也無益于學習效率的提高?,F代學生學習生活緊迫、無趣,無時間玩樂,就算對生活有了觀察,也無閑去體悟,更別提筆錄下來了。
“鑿壁偷光”、“囊螢映雪”也曾深深震撼我那年輕的心靈,但那是一種主動性的學習,和我們現在看到的一群稚嫩的學習機器是有本質不同的。我該怎樣讓我們的學生會寫作,喜歡上寫作呢?我們又有什么對策呢?
1、“似我者死”不是說初學者
吳昌碩曾對學生潘天壽說:“化我者生,破我者近,似我者死”,無非是想告誡弟子創造的重要性,但我認為那絕不是對初學者所說,因模仿是創新的必由之路。我們常常遇到這種情況:布置了一個作文題目后,就會有部分學生翻看作文選,這些動作往往是偷偷的,避著老師的。我想:沒有人反對登山者使用拐杖,為什么學生在作文時要做些借鑒反而偷偷摸摸的?難道提倡作文創意就要反對模仿?人們常常忽視一點,那就是作文是一種技能。葉圣陶先生說過:“寫作和閱讀比較起來,尤其偏于技術方面。凡是技術,沒有不需要反復歷練的?!眳问逑嫦壬鷮@一點說得更為形象:“使用語文是一種技能,跟游泳、打乒乓球等技能沒有什么本質的不同……任何技能都必須具備兩個特點:
一是正確,二是熟練。要正確必須善于模仿,要熟練必須反復實踐?!边@些話,應該成為作文教學的座右銘。話說回來,如果吳昌碩先生真的認為初學者也是“似我者死”的話,也不會收徒了。
2、再談“化我者生,破我者近”
我認為吳老先生不僅是畫家,更是一個卓有見地的教育大家,一句“化我者生,破我者近”便說盡了師學之道,言簡意賅的概括了創造之對于學習者的重要性。如果說模仿是形體的話,創新就絕對是靈魂了?!敖逃摇焙汀敖虝场钡膮^別就在于前者注重在教育中尋求突破,并著力于培養能夠突破、能夠創新的學生。當然,創新這個時髦的詞,并不是嘴上用來說說,為自己的論文增光添彩以迎合大眾和教育趨勢的。它應該是一件實實在在的工作,需要有人為它進行深入的研究,尋求達到目標的具體方法。它向老師提出了兩點要求:如何在教育中尋求自我突破,即自我創新;如何在教育中教導學生進行自我突破,即創新。這又是一項偉大且艱辛的工程,在此處不再贅述。
3、多看名家
名家文章或大氣、渾然天成,或清秀、玲瓏剔透,或質樸似隨手拈來,是最可供把玩和品味吟詠的。建議家長和老師從小引導孩子多讀名家名篇,從中吸收古今中外飽學之士之精華,以養自身,為寫作奠定扎實的內在根基。作文選只能作為范文,還不能作為學生寫作這座大廈的基石和大梁!有些老師讓學生背作文的行為是有些近乎讓人覺得可笑,甚至于可惡了!
4、變“過去完成時”為“現在進行時”
一直我都困惑于為什么學生寫作文都像是在寫別人,缺乏感情色彩,缺少現場感?后來我明白了:我們的學生不會生動再現當時情景。于是我針對這一現象布置了一些題訓練學生,如讓學生以第一人稱想象當時情景,再現情景:
①我“騰”的一下從床上蹦下來,“晚了,晚了!”來不及吃飯,蹬上自行車一路狂奔向學校,一個拐彎處,“砰”的一聲,“好疼啊”……②夜深了,一個人影從墻邊掠過……③“怎么解呢?”我悄悄的轉頭看了看周圍,考場里寂靜無聲,同學們都在全力以赴……④“哇!好冷!誰掀我的被子?”,“下雪了,快起床,我們去堆雪人!”我“騰”的一下從床上竄起……5、課前五分鐘作文接力賽。老師想好一個主題,作文形式不限,也可以是上面的情景作文,由老師起頭,學生七嘴八舌往下“編”,可培養學生作文興趣,訓練思維能力!話又說回來,我小時抄日記應付老師,現在我教的學生又抄日記應付我,這是模仿嗎?非也!“抄”不是“模仿”!那這樣又給我們老師提了一個新的課題:怎樣教學生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