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是人們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語文能力是人們從事學習和生活的前提, 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本工具。 在小學現階段,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首要條件, 閱讀是寫字與寫作的橋梁,寫作是語文能力的綜合體現。 基于這種認識,以識字為基礎,以閱讀、積累為主線,以寫作為中心,以想象畫創作為拓展,對學生進行想象思維、習作訓練和創新精神培養,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一、以識字、寫字為基礎,培養學生語文能力
實踐證明, 學生識字量的多少一定程度上會影響閱讀能力。 閱讀是學生獲取信息、積累素材的重要途徑。 所以,在教學中我們積極創設有利于識字的條件和環境, 讓學生快識字、多積累。
1.興趣識字 。 要使學生成為學習的真正主人,必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識字心理創設教學情境, 調動學生識字積極性,通過各種不同的識字活動,使學生積極主動融入識字教學活動, 從而達到認識、理解、運用漢字的目的。
2.生活識字 。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自主識字,延伸識字空間,提高識字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旅游、購物、影視等校外生活實踐中識字, 也可以組織學生在校內文化活動中識字。 這樣,把認識事物與識字有機結合起來,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生活實踐活動來識字,識字效果會更好。
3.合作識字 。 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合作探究中識字,可以采取合作猜漢字謎語、合作找同偏旁部首的漢字朋友等形式引導學生認識新字新詞等。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和想象, 掌握識字方法,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加強寫字指導 。 寫字是一項重要的語文基本功,必須加強寫字教學,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首先要細心指導學生握筆、 寫字姿勢,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其次要耐心進行筆畫、筆順及結構指導,打下堅實的書寫基礎;最后還要精心進行習字方法指導, 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加強對學生的寫字指導,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書寫水平, 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以閱讀、積累為途徑,培養學生語文能力
閱讀是搜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 學生閱讀能力形成越早,理解、表達能力發展越快,自學能力也就會增強。
(一)激發興趣
一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讀書。 在低年級引導學生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兒歌、童謠、古詩等;中、高年級讓學生除了繼續閱讀以上的作品外, 還可以適當讀一些文學作品、 科技作品、 簡單的議論文和淺顯的文言文。二要適當拓展延伸學生的閱讀空間。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以學生為本,培養學生閱讀個性,讓學生在實踐中閱讀學習。 三要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 可以讓學生自由讀書;可以組織學生參觀校園傳美長廊, 讓學生品讀長廊中的優美詩篇; 可以在小組或班級里開展讀書筆記展示、讀書交流等有意義的活動。 在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二)教給方法
在低年級可以采取以讀促講的“四步”閱讀:一是讀準字詞,感知全文;二是讀通讀順,品味全文;三是讀出情感,了解全文;四是讀后質疑,領會全文。 中、高年級可以采取“四步”閱讀訓練。 即感知性閱讀、理解性閱讀、研究性精讀、欣賞性跳讀。 教學中不僅教給學生方法,還要注重學生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豐富積累
《語文課程標準 》指出 : 語文教學應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從整體上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我們知道,學生經歷的聽、說、讀、寫等語文學習活動中可以積累語言; 生活中的觀察體驗活動也可以積累語言。 語文學習重在語言積累, 只有學生語言材料積累的豐富了,學生才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以寫作、想象畫創作為落腳點,培養學生語文能力
寫作是語文能力的根本, 想象是寫作的拓展。 在教學中,教師注意寫作文與想象畫的“ 有意 、 有機 、 有序 ” 結合 , 以畫促寫 、 以寫促畫,使寫畫相互促進、緊密結合。 同時堅持“一課一畫”,鼓勵學生長期堅持寫日記,養成天天畫,天天寫的好習慣。
(一)給學生自由寫畫的空間
引導學生寫自己熟悉的生活, 寫畫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低中年段的學生對生活世界中的事物想象力豐富,許多在成年人看來沒有生命或無意義的事物,學生能通過自己幼稚的思維方式來觀察、解釋他們。 這樣,那些在成年人眼里沒有生命的事物,在學生的眼里大部分是有意識、有生命的。 因此,教師鼓勵低中年級學生多寫一些想象作文和創作想象畫。 在想象畫創作中, 有些畫是根據作文內容畫的, 有些畫可以不根據作文內容,鼓勵學生奇思妙想, 學生愿怎么畫就怎么畫。 寫作與想象畫的結合可以拓展學生自主表述的空間, 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寫作的興趣,提高寫作水平,更重要的是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二)結合實踐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習活動,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寫作。 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寫作時的主觀能動性, 寫作的時候,讓學生愛寫、要寫。 學生寫作中常見的問題,如,在立意、構思、修改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要有針對性,進行明確的引導,循序漸進,使學生逐步完成“不會”到“會”的提升。 在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相信自己的學生,大膽放手,讓學生親身體驗寫作的全部過程。 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 保證每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長足的進步。 只有這樣,學生的寫作能力才可以在實踐中得到全面的提高。
總之, 語文能力的培養是小學教學的重點。 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興趣為主線,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識字、自主閱讀,自主寫作,使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 使語文教學煥發出新的生命活力。 不僅如此,教師要更新觀念,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使學生能張揚個性,完善人格,使學生人人都得到發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