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理念不斷深化的基礎下, 情境教學法在現代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越來越突出。
情境教學法通過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調動,為小學語文課堂創造了良好的情境氛圍,對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教學效率的提高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本文在對情境教學法的意義及作用分析的基礎上,探討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并指出在應用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情境教學法的意義及作用分析
(一)情境教學法的意義情境教學法中所謂的情境,指運用音樂、畫面、 語言等手段, 創設相對真實的環境氛圍,從而激發起學生積極的情感,對學生進行情操的陶冶和個性的培養, 最終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的目的,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并創造美的能力。 情境教學法經過多年的教育教學應用與實踐, 證實了其所蘊涵的現代教育思想觀點的先進性。
(二)情境教學法的主要作用
1.提 升學生欣賞能力 . 音樂作為一切藝術種類中審美特性表現最為充分的一種藝術,其借助于情感符號將現實生活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音樂的這一特點直接決定了其能在最大程度上觸發人的情感,能與人產生共鳴。 情境教學法通過音樂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建立起了超越性和情感性的審美態度,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堂變得生動活潑了起來。
2. 提升學生自主合作精神。 這里的合作精神不僅僅是簡單意義上的師生、 生生之間的合作, 更為重要的是學生自身大腦與身體之間、 時間特性與空間特性之間的協調合作和情感交流。 情景教學法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創設符合教學需要的游戲情境, 使學生通過學習、表演和創造的形式,將自身置身于游戲情境之中, 使其天真性和活潑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同時也增加了彼此間的合作與交流。
二、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 )設置相關教學情境 ,引導學生進行互動教師應注意的是, 情境教學法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時,應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互動的方法, 提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成效性。 比如,教師在講解《司馬光砸缸》這篇文章時,結合多媒體教學將小伙伴落入水缸中的情景進行再現,并組織學生進行情景扮演,同時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自己處在這樣的情境之中, 怎樣去處理。 由此一來,學生不僅能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性和魅力性, 更使其認識到了語文學習和生活的息息相關性,從而在歡快、愉悅的情境中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引導學生想象,體驗意境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會出現較多的圖畫,圖畫實質上是展開形象的主要手段, 教師可以通過引用這些圖片畫面并通過對課文的講解,將課文內容變得形象化和具體化,使小學生更加樂于接受, 并方便其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圖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情感,學生才更有可能由此深入到教材內容中的情境之中。
三、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注意事項
情境教學法作為一種直觀再現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將小學生情感和認知相結合,從而達到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最終目的。 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能夠從中獲得學習樂趣,同時增加其學習的主動性,提升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情境教學法雖然是一種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方法,也就是說其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中具有兩面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時,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一)注意創設情境的整體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 教師與學生是相互作用的。 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和引領下進行學習, 其學習過程不是個體行為。 另外,情境教學法中的情境創設需要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配合才能實現,在此過程中教師就更應該注重情境創設的整體性,應在面向整體學生的基礎上,使所有學生都能夠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 所以,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應注重對其整體性能的把握, 只有在兼顧到了整體學生的基礎上, 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效率才能達到提高, 運用情境教學法的教學目的才能得以實現。
(二)注重情境創設的情感性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 其所創設的情境應具有以情動人的特點, 能使學生在進行角色融入時,可以有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 所以,教師在進行課堂情境的創設和引入時,應適當加入一些自己的感受,深化其情感體驗。
作為小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引導者,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作用是潛移默化的, 其所有行為都會對學生的未來發展造成的一定的影響,因此教師在進行情境教學法的運用時, 應注意個人情感的投入, 使學生能夠有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
四、結語
作為一種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現代教育思想, 情境教學法不僅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加強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更能在更深層次上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過程中進行更為主動的學習。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 應積極地利用和創設各種條件,在語文教學中引入情境教學法,不斷地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