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視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一 )讓學生質疑問難 , 有利于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
教師和學生是構成教學的主要因素。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應處于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作用,教應為學服務。 然而在目前教學中,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自由, 沒有潛心領會語言文字的時間,只能被動地圍繞教師團團轉。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發揚全體學生主動精神,自主意識。教學要“以學生為主,以自學為主,以讀書為主”。授課前先讓學生讀書自學,提出疑難困惑。
教師根據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 結合學生的實際需要來組織教學, 教學的主觀性和盲目性就能減少,針對性,實效性增強。 在教師的調控下進行的教學, 就可以使教學動機和學習動機得以統一,確保學生在課堂學習的主體地位,使教真正有效地為學服務。
(二 )讓學生質疑問難 , 可引發深入學習的動機,發展思維,增強學習的興趣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任何思都是從疑開始的, 疑問是獲得知識的前提條件, 有了疑問,才有進一步深入學習的需要,也才可能獲得新知。
小疑則小進, 大疑則大進。 發現問題提出來,既是思維活動的表現形式,又是思維活動的結果。 思維的發展從問題開始。 問題愈多,好奇心愈強,興趣愈濃,注意力就愈集中,思維就愈活躍。在教師的調控引導下,學生進入“研究者、探索者”的角色之中,探討自己提出的問題,情緒高漲,其樂無窮。
(三 )讓學生質疑問難 , 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
良好的習慣讓人受益終身。 “邊讀邊想”是一種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是閱讀的一種好方法。要求和激勵學生質疑, 可促使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腦子轉起來,思維活起來。學而不思則罔,要發現問題,就必須一邊讀一邊想,一邊領會一邊揣摩。 否則讀了之后,腦子里只有一片空白,發現不了問題。只有做到了邊讀邊思,讀后才有獲。此外,讓學生質疑問難,還可培養學生咬文嚼字, 比較推敲的良好讀書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能促使學生自覺持久地進行閱讀實踐,并逐步內化成閱讀能力。
二、如何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
(一)提出要求,促使學生發現問題
1.有 意識地引導激發 ,變無疑為有疑.剛開始,學生常常讀后無疑,教師可在指導學生讀書過程中有選擇地讓學生的思維在某句上定格,發現問題。 如讀了“一只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一句后,問:看到這種現象有疑問嗎? 又如讀了“那只大雁直往上飛 ,拍了兩下翅膀 ,忽然從半空中直掉下來”后,讓學生針對這句提出問題。
2.授 課前讓學生先預習 , 并針對預習提出要求:邊讀邊想,嘗試讀懂課文,記下沒弄懂的問題,提出有困惑、有異議的和自己感興趣想知道的問題。 明確的要求避免了自讀的膚淺性, 促使學生把 “讀”和“思 ”結合起來,把讀引向深層 。
(二 )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 使學生敢問愛問
在和諧的師生關系、寬松的心理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才會異?;钴S。 教師應放下架子, 以朋友或服務生的身份出現,創造一種推心置腹交談交流的氣氛,學生才敢無拘無束地把自己對文章的各種感覺、懷疑帶到課堂上來。
對于提問題的學生,教師都應給予表揚。 不管所提的問題是有思維價值的,還是幼稚可笑的, 都應肯定學生動了腦,在思考,維護學生質疑的積極性。 對每一個有思維價值的疑問給予獎勵,對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學生封以美名,讓學生以能問、善問為榮,從而樂之愛之。
(三)多示范 ,多比較 ,使學生善問
1.學 生的思維能力 、 理解水平各不相同,所提問題質量也就高低不同,如學生在自學《綠色的辦公室》時,提出這些問題:
(1)辦公室為什么是綠色的 ?
(2)列寧為什么化裝成割草工人 ?
(3)列寧鍋里煮的是什么東西 ?
(4)列寧為什么要隱藏起來 ?
(5)為什么要蓋個人字形的草棚 ,而不蓋其他形狀的?
這些問題, 有的提得較好, 有研討的必要,有的很幼稚,無意義。 教師應引導學生比較哪些問題提出得好,為什么? 通過比較,使他們認識到提問要圍繞中心,提出有思考價值的問題。
2.培 養學生多思的品質 ,善問的能力 ,教師要多示范,教規律于學生。 如在《綠色的辦公室》一文中,我向學生示范質疑:
(1)“列寧化裝成割草工人 ”一句中 ,為什么用“化裝”,而不用“化妝”?
(2)“只容得下一個躺在里面 ” 一句中的“躺”能否換成“睡 ”字 ?
討論之后要予以小結: 可以對詞語的運用和選擇提出疑問。 閱讀時, 要留意文章的字、詞的運用,養成咬文嚼字,認真推敲詞句的好習慣。
(四)教給學生質疑的途徑
在培養質疑能力的過程中, 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方法,找出途徑。
1.對題目提出疑問。 如《勞動最有滋味》:為什么說勞動最有滋味? 《爬山虎的腳》:爬山虎是植物,它的“腳”是指什么呢?
2.對不懂的詞句提出疑問。 如“也把一個堅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里。 ”“堅定的信念”指什么? 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3. 對詞語的選擇運用提出疑問。 如上述對 “隱蔽”“化裝”“躺” 幾個詞的運用提出疑問。
總之, 質疑問難是開啟學生思維的金鑰匙,對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應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