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妙提問,抓文本,促能力
(一)抓題眼提問,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比較重要的一項便是課堂導入,與其它項更有力的穩定小學生情緒,誘發小學生們的內心真正感知和情感。導課的方法及方式是多樣化的,但將問題更好地導入課堂會有利于激發小學生的求知愿望,有著獨一無二的作用。老師必須將可利用資源發揮到最大效力,巧妙地抓語文課文題眼并因地制宜地巧設相關問題。如在講課文《布衣元帥》的一開始,我同學生一樣質疑并提問:布衣的定義是什么?布衣和元帥聽起來是完全不相干的兩種人,那他們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呢?因問題源自學生,在課堂學習中他們的好奇心及內心的求知欲激發他們探索答案,最終解決困惑。
(二)抓關鍵詞句提問,引導學生主動參與。于永正老師是一名特級教師,他曾說:“語文教學的亮點在哪里?語文的味道在哪里?在關鍵的詞句里,在理解后的朗讀里?!痹~語就是整文里的基本單位,詞語學習非常重要,需要常抓不懈,尤其是對課文里較難理解的相關詞匯及關鍵詞,應不怕繁瑣地深入理解并體會。由此可見,課文閱讀時,需要我們大膽的去拓展文章里的關鍵詞句,從點滴做起,不僅從做事更要把好的習慣用到學習上,小學生們被教師正確引到課堂教學中,將小學生的活躍思維發揮的淋漓盡致,把詞句更好地進行分析,讓小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最終目的是讓小學生加深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抓主要線索提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新課改里倡導學生自主學習,作為學生的引導者,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我們需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及獨立性:“引導學生質疑、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敝祆湟苍f過:“自去理會,自去體察,自去涵養?!毙W生是教學整體過程中的主體對象,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正確引導小學生對課文自主感知、感受、感悟的三個過程?,F我們所使用的小學語文教材文本比較清晰明了,教學中教師很容易抓住課文的關鍵,更深入地正確引導小學生理解課文,得到雙倍的教學效果。
語文課教學需要把“練”放在第一位?,F代語文教學的教學關鍵在于將“讀”與“練”巧妙融合在一起,在教學中以讀為本,讀練相結合,這樣才可以讓小學生切實做到累積強化語言,靈活變通的遷移運用并感悟內化語言,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語文素養便可得到全面提升,我們的閱讀教學課堂才能更高效。
二、讀練結合,拓視野,在實踐中培養
(一)語言文字訓練要得到落實,對小學生而言,首先作為小學老師需正確引導小學生對詞語的推敲和品味,創設多樣靈活的語言培訓及練習。其次以說代寫,融口語訓練和思想品德為一體。
(二)朗讀也是愛好來源的有效途徑。小學生的抽象思維和創造能力有限,需創設環境幫他們激發,但他們的形象思維及模擬能力時很強的。在課文朗讀中,加強小學生閱讀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需與當下小學生心理相適應,可以規劃為2點學習:學習鍛煉和表演錄音。小學生在朗讀時聲情并茂的節奏感及和諧婉轉的韻律,非常完美的展現出作品的音韻美、神韻美,范讀的魅力足以誘發小學生們熱愛學習的心,與此同時激發小學生的趣,以此推動小學生的練,在提高的基礎上再進行個別指導,好的帶動差點的。
(三)用榜樣帶動,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每個班級都會有幾個愛讀書的同學,要想辦法把他們樹立成榜樣,來鼓動其他同學效仿,多創造如演講、朗誦、講故事、辦黑板報、交流讀書體會之類的活動,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
(四)提供必要的閱讀書籍。類型要廣泛 ,文學、科學、天文等,只要孩子們適宜。盡量讓每個孩子都能體會到閱讀的樂趣。
(五)加強課堂和課外的閱讀方法指導。要讓同學們會閱讀,注重閱讀方法的滲透。
三、情感的培養,養成習慣
培養閱讀情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培養和提高閱讀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對于剛開始社會化的小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對待語文學習要時刻充滿熱情,切實打好基礎,明確學習目的,將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把自己作為主體,慢慢地變被動為主動,只有自己當家做主負責的態度學習才可以獲得語文能力的真正推動力。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有的同學看小說會廢寢忘食,閱讀有趣的書時興趣盎然,都是因為“樂此”才 “不?!?學生可以從選擇自己所感興趣的書籍入手,逐步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這些習慣包括養成熟讀精思的習慣 、養成“不動筆墨不看書”的閱讀習慣、養成“博聞強記”,多背誦積累的習慣、養成讀書和寫作相伴的習慣。
四、利用情景教學,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必要條件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眾所周知這是孔子所言。很適用于小學生學習及閱讀能力的提升。小學生時期是一個全新萌芽時期,發展速度比較快,心理特征和生理特點每時每刻都在變化。他們喜怒哀樂隨時都寫在臉上,并且支配他們的行動。因地制宜根據每位學生的特征發現他們的特長,并在有能力的基礎上去創建好的環境,選擇恰當的方式,應通過各種途徑完成他們的學習,提高閱讀能力。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抓住上課伊始的有利時機,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以和諧的課堂氣氛保護學生的閱讀興趣。三是運用多媒體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激發閱讀興趣。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對提高小學生語文素質起到重要的作用。
因此,老師在真正教學時,必須耐心并且盡心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斷推進和深化語文教學改革,以促進學生語文素質的逐步提高。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
[2]《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
[3]戴永增《徐特立教育論語》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