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大師葉圣陶先生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弊龊谜n前預習是提高語文課堂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途徑。當學生步入高年級,即五、六年開始學習時,學習能力和各個方面也要有相應提高,為之后的初中乃至高中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課前預習是學生運用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知識儲備學習理解教材和知識點的過程,是學生吃透教材,學為己用的前奏。因為,學會如何課前預習,掌握良好的課前預習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一、課前預習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教是為了不教?!奔赐ㄟ^教師的教學,使學生學會基本的學習方法,懂得以后如何去學,怎樣才能學得更好,而不是知識全盤接受,囫圇吞棗,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至關重要。事實上,學生在新知識學習中,教師更多的只是起到引導和啟發作用。教師主要負責基礎知識的講授,而對知識的掌握、鞏固、深化、擴展和應用,關鍵是學生的學習和探索,而預習在這當中有重要的作用,也正是過渡到這一步不可或缺的一步。
(二)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
高的學習效率,對新知識的掌握,關鍵是要了解掌握新知識的真正含義和所包含的重點。在現實中,教師面對幾十個甚至更多的學生,每個學生的知識盲點,理解能力,知識儲備都是不一樣的,通過課堂要每個學生掌握領會每個新知識點是很難做到的。因此,學生通過課前預習的方法,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前知曉學習內容,確定其不明白的重點、難點和難以理解的知識點,并做好記錄。在課堂上及時咨詢教師,做課前準備充分,在課堂中有的放矢,聽課的效率會有顯著提高。
(三)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重要作用
相比于現代教學,傳統教學中教師掌握著絕對的主動權,學生只能被動機械地學習,毫無靈活性可言,這也導致學生學習效率的低下,缺乏學習的動力。新課標的教學模式就是要改變這一局面,充分尊重學生的書體地位,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而課前預習就是新課標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通過預習使學習提前進入學習的角色,對將學習的知識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全面的了解,提前解決知識的盲點和確定學習的重點,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進而提高其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因此,預習正是過渡到自學的必要步驟。
二、課前有效預習的策略
(一)注重預習方法的引領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授人以魚只救一時之急,授人以漁則可解一生之需?!本唧w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引導:1.朗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字典、依靠工具書理解個別字詞的意思,不懂的句子作好記號,在課堂上向教師發問。2.劃分段落,概括歸納段意。3.學會找中心詞,關鍵句;4.加強積累,摘抄,背誦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二)設計形式多樣的預習形式
課堂預習形式的多樣化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法,要努力避免機械單一的課前預習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以課外的資料來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氛圍。比如在教授《小英雄雨來》《狼牙山五壯士》等課文之前,可以要求學生到書店、網上搜集相關的資料,也可以向爺爺奶奶了解抗日戰爭發生的一些感人的事情,了解在抗日戰爭中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奮斗,明白我們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學生在搜集抗抗日戰爭相關資料的過程中,還了解到了一些感人的有趣的事情,可以在課堂上跟大家分享,活躍課堂氛圍,同時也拓寬了同學的視野。
2.以表格的形式讓學生看到知識重點。例如,《足球史話》這一課文學習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設計表格,讓學生在課前自主探究,填寫表格,這樣就可以很好的掌握課文重點,理清文章脈絡,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課堂不在顯得枯燥單一。
3.廣泛閱讀,拓寬視野?!靶腥f里路,讀萬卷書”,廣泛的閱讀是增強學習知識積累,拓寬視野的重要方法。經過閱讀,可以達到三個目的:首先,讓學生發現課文主題中所蘊涵的豐富內容,從而產生聯想。其次,讓學生進一步懂得按照課文所提供的信息去搜索、涉獵更廣泛的知識,從而產生閱讀的新的廣度和深度。最后,讓學生經過廣泛閱讀,得到一種學習方法的強化訓練,有助于開闊他們的學習視野和學習能力。
(三)巧妙設計預習任務和要求
布置了一些預習要求和任務,使預習效果事半功倍,這就需要教師在這之前精心的設計,讓學生將預習效果更好地體現出來。預習任務的要求需要簡單明了,同時又能抓住預習的各項要求,為上課打下良好的基礎,需要教師根據自身的經驗,合理利用好相關教學資源,因材施教,引領學生主動自主學習課文,提升語文教學的效率。
例如,《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課,可以這樣設計:
1.查找資料: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整理總結。
2.讀課文:①一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把生字、多音字詞圈出來,找出課文中出現的生詞和四字詞語、成語;②再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將難讀的句子或者自己有興趣的句子多讀幾遍;③三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幾件事,有什么聯系,有疑問的地方做上標記。
3.用自己的話概括文章的主要思想。
4.自學字、詞、句:理解課文中的生字詞,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分享給周邊的同學,說說喜歡的原因。
預習是語文教學課堂中的重要環節,對于提高課堂質量,促進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提高學習效率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學必須重視課堂預習,同時應拋棄傳統的不科學的課前預習方法,以《新課標》為指導,運用科學使用的預習方法,提高課堂效率。
參考文獻:
[1]王忠,羅文熙.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策略———課前預習[J].教育革新,2011\\(2\\).
[2]蔣紅平.小學高年級語文課前有效預習方法探微[J].教育藝術,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