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素質教育到新課程改革到大力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教改用不同的理念和方式影響著我們,每每接觸到新的理念,都會給教師提供了重新學習,深入思考的機會,給我們的課堂教學實踐帶來了多維度的思索和多角度的探究.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所謂"高效課堂"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開展"高效課堂"研討,其指導思想歸納起來就是兩個減輕兩個提高: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教學效益,提高學生學習效益.最終達到提高學校整體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這也是建設和諧校園,建設快樂校園的根本要義所在.
建設高效課堂的關鍵在于轉變教學方式.教師要在遵循教學規律的前提下,吸引傳統教學中好的經驗,學習其他先進的教育教學思想,借鑒其他學校好的做法,不斷轉變教育教學觀念,牢固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真正建立起能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思維活起來,學習方法新起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科學的學習方法為創造高效課堂提供了重要保障.下面我對就如何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效率和大家進行交流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嘗試和體驗.
一、學習歸納法
學習歸納法即在"學習實踐"的基礎上,及時對所學的內容及學習過程,方法進行歸納,形成一定模式,以便對日后的學習有所指導.①在復習課中運用:課堂小結是教學的基本環節之一,如果處理得當,則是"畫龍點睛".課堂小結,應促進學生學會歸納和反思,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自我反思的意識.應對全課內容作概括總結,要求做到提綱挈領,全面準確,簡明扼要.②學習歸納法也可以在學生進行學習新課之前:
先回顧有關的規律性方法,加深印象,然后再進入學習實踐.教師在課堂上,可通過提問、思考、討論、交流等形式有針對性地引領學生歸納、反思.歸納法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易于被學生接受.
二、概念重構法
"教有法而無定法"是教師的"日常教學生活概念",教學方法的選擇受制于教學價值觀、學習內容和學習材料的結構體系,應該建立在把握學習方法、學習內容分類和學生學習的規律基礎之上.反思"教有法而無定法",構建"學有規律,教有優法"的教學方法觀是重建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因而,在教學之初,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般情況下學習某種文體的文章的教學模式,進而讓學生分組討論,針對所學的具體篇目內容,結合其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量身定做出一種更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三、一根主干開花散葉法
在上課前,將本篇課文主要需解決的問題出來,如某種情感,某個主體.在課堂教教學設計中,抓住這一主干,延伸拓展,從多角度\\(如字詞賞析、背景分析等\\)對這一主干進行多方位的分析.
四、同類文章一起學法
在學生具有了一定的閱讀量之后,教者可以有意識地對有共同點的文章進行整合,進行專題教學,如:同主題的文章,同體裁的文章,同風格的文章,同作者的文章.指導學生從同類文章中明文體特征,學寫作手法,賞語言風格,進而行成個人寫作特色.
五、開渠引水法
在課堂學習的最后,教師在總結全文主旨思想時,可因地制宜地運用媒介手段創設一種情感的升華.如運用背景音樂營造一種氛圍:將《我想有個家》作為《我的叔叔于勒》的背景音樂,創設情境讓學生充分體驗于勒對家的強烈渴望,渴望家的溫暖.又如在《望天樹》一課中,加入《好大一棵樹》的背景音樂,以激發學生對望天樹執著精神的贊美.
六、留白啟智法
"留白"講究觀眾的想象空間,營造畫外畫的藝術效果,閱讀教學中教師合理適時的"無聲"勝有聲.對于學生的回答,絕不草率的一刀切,不妨暫且擱置留白,針對學生的不同觀點,在引導學生領會文章主題的前提下,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留白啟智法特別適用于詩歌的教學中,教師對詩歌詮釋的完滿與解讀的精細常常會影響學生審美的趨向,也會影響他們對這一首詩的終生體驗,所以在詩歌教學中講究留白將會有效彌補這一缺憾,并激發學生不斷品咂與不斷追求詩意的興趣.
七、項目教學法
教師提供一個或幾個任務設想,和同學討論,最終確定各小組的目標和任務,再由學生制定工作計劃,確定工作步驟和程序,學生小組分工及成員合作,按計劃開始工作.
八、創設生活情景法
將文章中的場景及情感與自身的生活實踐及體驗結合起來,引發情感的共鳴,換位思考及體驗.例如,在教學王維的《山居秋暝》這首詩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語:
告別了都市的高樓大廈、喧囂與繁華,今天我們將一同去感受美好的田園生活.緊接著,我用多媒體展示了一幅寧靜、閑適的鄉村風景圖,圖上雅致、清新的田園生活,一下子深深吸引了學生.靜觀片刻,我讓學生們閉上眼睛在沉浸在音樂中,把詩歌的情感內化為自我的審美需求和情感.
九、懸念教學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在,巧妙而適時地安插幾個懸念,成為貫穿整個教學的線索.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探究問題,提高教學效率.這對教學活動的開展,對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有積極作用.
十、創設糾錯情景法
此方法借鑒于數學教學中.針對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在課堂教學中,巧妙地創設一種錯誤的場景,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滿足學生的成就感.
"錯誤是正確的先導".學生在解題時,由于基礎知識不扎實或思維上的偏差,常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對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常犯的一些隱晦的錯誤,創設糾錯情境,引導學生分析錯因,尋找治"錯"的良藥,在知錯中改,改錯中防,以彌補學生在知識上的缺陷和思維上的缺陷,提高解題能力.
當然,提高課堂有效教學的方法和策路還有其它的,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去探索.但不管怎樣,我們圍繞課堂有效教學這一主題,應該去思考如何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教學?也即是課堂有效教學最終應使得學生能夠在原有的基礎上盡可能地獲得全面充分的發展.而要做到這些,既要求我們要以科學完整的教學觀作指導,確立全面的教學目標,同時又要求我們要有高超的教學藝術,掌握一定的方法策略.我相信只要我們朝著這些方向肯付出努力,我們定能離課堂有效教學更接近!
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