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第一章】 “微課”運用于語文學科的策略研究緒論
【第二章】 “微課”與高中語文新課程
【3.1】語文“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3.2.1】 “微課”在翻轉課堂上的應用
【3.2.2】 “微課”在問題輔導方面的應用
【3.2.3】 “微課”在知識拓展方面的應用
【第四章】高中語文“微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高中語文微課教學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三)“微課”在知識拓展方面的應用
這里所說的“微課”知識拓展模式主要是指通過媒體向學生提供有關教材,參考文獻以及課外趣讀的素材等。這些內容是源于課內學習的,也是課堂學習的拓展。下面具體說明一下。
這堂“微課”可以設置在高一學生在學完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的第三單元《赤壁賦》之后運用?!冻啾谫x》作為一篇經典美文不論在語言文字上,還是在思想文化上對后代散文都頗具影響力,很值得我們學習品味。課例更多地體現出“微課”在知識拓展方面的作用,因為這些內容是課堂上沒有時間講,統一講也不大容易取得理想的效果,“微課”在課堂之外的作用便凸顯出來。這節“微課”的解說詞非常豐富,也更具文學色彩,把蘇軾的經歷、書信、詞作結合起來,主要通過對比閱讀的方式展示出詞人精神世界的升華,主要目的是拓寬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素養。而這些是語文教學中比較深層次的目標,既然是深層目標,就要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以一刀切的模式去要求和限制,“微課”則最好地提供了這種“豐儉由人”的自助學習方式。而這種自助的學習方式也很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中的“感受形象,領悟作品的豐富內涵”的要求。以這樣的方法鑒賞作品能夠深入到作者豐富的情感世界,進而使學生形成積極的鑒賞態度,注重審美體驗,陶冶性情,涵養心靈,這一點正是新課程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另外強調一點,這里的“微課”視頻是一定要放在學生課后自主學習用的,如果把它搬到課堂上來,那就違背了這種應用形式的本質,也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
“微課”應用于知識的拓展,是對課堂所講知識的一種補充和豐富,是傳統課堂的一種有效給養。在這個領域中語文老師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設計學生感興趣的選題,通過個性化的講解,來取得完美的教學效果。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與語文課程同步發展。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引導者。教師應該“研究自己的教學對象,從本課程的目標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在教學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和其他有關資料,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
當今世界在培養人的問題上,許多國家的教育界經歷了由”知識性“向”智能型“,再向”個性和諧發展型“的轉變。反映到語文教育上,就是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養成”樂學“的態度,掌握”會學“的技巧,形成”自學“的能力。語文課堂既是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更是學生生命的成長過程。語文中蘊藏著人終身發展的豐富養料,認真科學地學習語文,就意味著人的和諧成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因材施教,又要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的巨大潛能。在充分發揮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主體作用,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