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
【第一章】 “微課”運用于語文學科的策略研究緒論
【第二章】 “微課”與高中語文新課程
【3.1】語文“微課”的設計與制作
【3.2.1】 “微課”在翻轉課堂上的應用
【3.2.2】 “微課”在問題輔導方面的應用
【3.2.3】 “微課”在知識拓展方面的應用
【第四章】高中語文“微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結語/參考文獻】高中語文微課教學研究結語與參考文獻
(二)“微課”在問題輔導方面的應用
“微課”應用于學生的問題輔導,就是運用“微課”輔導學習者的學習,使其加深理解概念、知識點等內容,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
“微課”的選題來源就是學生學習時易生成的重點和難點以及學習時容易出現問題的知識點。一般情況下適合作為課后的一種輔導。當一個班級講解完一個較難的問題后,可以作為全班的復習指導。也可利用該種模式去輔導尖子生和學困生的語文學習。特別是針對那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由于學生學習程度的差異性,會使得部分學生在教師授課結束時無法順利完成課后任務,這部分學生就可以通過學習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微課,及時回顧相關知識或概念,以幫助學生完成后續環節。下面我們試舉一例,來進行分析。
這個“微課”適用于在講解完成語的常見錯誤類型后作為輔導用。本節“微課”既凸顯了“望文生義”成語的特點,又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所講內容短小精悍,直至要點,又不乏趣味性,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時運用。在這段八分多鐘的課例中,體現出了很多“微課”的特性。首先,有教學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像“望文生義”這樣的成語誤用類型在傳統的教學中是很難如此安排教學計劃的,一般情況下只有遇到此類實際問題時一語帶過,深挖細講又不免有形式大于內容的作秀之嫌,而“微課”以自己游擊戰的優勢輕易地解決了這個問題。其次,借助視覺和聽覺同步的傳媒方式,在相同的時間內,“微課”顯然承載了更大的信息量,不僅通過典型例子讓學生對此類問題有明確的認識,而且追本溯源,解釋清楚這些成語的來龍去脈,自然引出咬文嚼字追尋出處的學習方法,更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并非只是一張幻燈片呈現的文字,更是貫穿整個視頻的思路。另外,講練結合的方法雖在形式上和傳統教學并無區別,但考慮到學生通過“微課”進行自學,講練評三個環節的結合反倒比互動教學緊密得多,因為再成功的師生互動,也不可能比一個人的思維過程更協調更自然。所以這樣的課例既能夠很好地體現課程標準對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實踐性的要求,又很好的完成了課程標準中所指出的“顧及學生在原有基礎自我發展方向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的目標設定。這類“微課”的應用所遵循的正是新課程所要求的教師尊重學生人格,關注個體差異,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滿足不同學生學習需求的主旨。
不過這樣的“微課”學習模式最好與“學習單”結合來用,效果會更好,下面介紹一下“微課”學習單。學習單是教師依據學情,為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完成教學目標而設計的作業單?!拔⒄n”的學習單是學生學習“微課”的輔助工具?!拔⒄n學習單”,會給出學生學習任務,不僅幫組學生學習知識、內化知識,而且幫助學生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使自主學習成為高效學習。同時,“自主學習單”還具有監控、檢查、診斷、反饋學生學習情況的作用。因此,用好學習單對于改進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們針對以上的《成語使用中的望文生義現象》“微課”制定了一個學習單,以供參考,學習單如表 8 所示:
語文學習單的內容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微課”與“學習單”結合運用會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關注生活,提高學生在生活中應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綜合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只有根據教材的要求、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生活實際來優化學習單的設計,讓學習單真正成為學生內心的需要,而不是負擔,才能使教學效果更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