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高中語文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
(一)學生參與性不高,主體作業沒有真正發揮
將學生放到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教學思想,但是,當前的部分高中語文教師雖然在形式上采用的是新的教學方法,但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固守陳舊的教學模式,教師為主導的滿堂灌的教學方式仍然沒有得到真正的改變。語文課堂中,教師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師生之間缺乏應有的互動,即使是互動也是做一些表面文章,達不到真正的實質效果。這樣單向灌輸的語文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思維的拓展,不利于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較少,影響教學效率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已經成為一種常態,但是有的高中語文教師并不重視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將信息化的教學手段當成是花架子,只是在應付檢查的時候使用,即使使用也是沒有將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真正發揮出來,導致將其當做教學活動的裝飾品。此外,有的教師受自身條件的限制,對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根本就不了解,更談不上運用,仍然是靠一支粉筆、一張嘴來授課,這就嚴重影響了語文課堂教學的豐富性。
(三)學生學習方法單一,學習效率提升不快
在教育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法對于提高教學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學生掌握了較多的學習技巧,自然會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相反,如果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得要領,缺乏技巧,其學習的效率自然會大打折扣。許多高中學生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已經習慣于被動地接受知識,主動探究的意識不強,這就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四)情感教育缺失,學生缺乏學習的動力
在語文學習中,積極的情感狀態能夠激發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因此情感教育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而部分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情感教育的因素,不關心學生的內心感受,學生在學習中的情感動力不足。這就使學生缺乏語文學習的興趣,不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最終造成語文教學效率的低下。
二、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效率的策略和方法
針對當前語文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不利因素,廣大高中語文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問題的癥結所在,認真分析語文教學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并一一進行糾正,使高中語文教學真正走出困境,面向未來。
(一)轉變語文教學思想,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提高學生在語文教學過程中的參與主動性,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角,圍繞學生組織和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做到: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思考或者合作探究能夠解決的問題,教師要放開手腳,不能大包大攬,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進而活躍學生的思維。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教學的主導作用,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效果,適時適度地進行點撥和指導,幫助學生突破思維困局,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教師要給予學生廣闊的空間,比如在上復習課的時候,如果教師反復講解知識點,課堂氣氛就會單一枯燥,如果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來代替教師進行強調和講解,課堂氣氛就會活躍很多。
學生在學習中發現的問題、遇到的困惑以及不同的觀點,教學都要重視,引導學生向更深層次去挖掘、交流、辯論,進而總結正確的答案。這樣的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加深記憶??偠灾?,在教學中,教師要改變灌輸的教學模式,要尊重學生的參與愿望,發揮學生在活動中的主體作用,優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其中,體驗學習的樂趣,讓學生在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
(二)引入信息教學手段,豐富課堂教學形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學校條件的改善,現代科學技術成為了課堂教學的有力武器。教師要適時適度合理運用,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使其作用發揮至最大。教師要認識到它對課堂教學的促進作用,比如,運用多媒體能夠營造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有利于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為社會培養更多的創造性人才。
(三)給予學習技巧指點,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當前,部分高中生在學習技巧和能力方面比較匱乏。因此,教師要指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強化。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的預習活動,讓學生學會預習的方法,實現有效預習。其次,要指導學生的課堂學習技巧。最后,在提高鞏固和記憶技巧方面要予以指導,使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靈活運用,提高學習的有效性。
(四)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積極情感的培養。一方面,教師要努力挖掘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閃關點,并加以鼓勵和表揚,增強學生的成就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快樂,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樂于傾注更多的精力,付出更多的努力,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
另一方面,教師要善于和學生交流,讓學生打開心扉,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及時疏導學生的消極情感,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同時要鼓勵和開導學生,為他們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逐漸提高其語文成績。
總之,要想實現高效語文課堂,教師不能閉門造車,要加強新課程標準理念學習,樹立正確的教學觀,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同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自覺地參與到活動中,激活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的語言素養,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發展。我將在以后的教學中滿懷激情,積極投身于課程改革之中,努力學習,不斷實踐,勇于創新,不斷反思和完善,使語文課堂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樂園。
參考文獻:
[1]楊婭妮。淺析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課堂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0(36)。
[2]趙宏。淺析高中語文教學模式的幾點思考[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0(16)。
[3]王曉靜,周桂萍。淺議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教學[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20)。
[4]張帆。淺析新課程理念下高中語文有效教學的合理性構建[J].讀寫算:教師版,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