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高中語文教學是高中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古詩文的教學至關重要,古詩文中承載了中華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
二、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
古詩文中蘊含的富有哲理的知識以及正確的人生態度是先人不斷傳承下的精神寶藏,通過對古詩文中傳統文化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同時可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文明的思想,古詩文中蘊含的道理能夠幫助學生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中正確的看待事情,處理問題,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有著積極的教育意義; 此外,學生學習古詩文本身就是對傳統文化的一種傳承和發揚,我國傳統文化歷久彌新,其傳承和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古詩文是搭載傳統文化的載體,因此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現狀
( 一) 對古詩文教學的理解不正確
古詩文與當代文明生活相距甚遠,這就導致了許多學生和教師對古詩文教學的理解不正確,古詩文不是一門外語,作為華夏子孫,教師有責任將古詩詞教好,而學生有責任將古詩文學好,但當前許多教師和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存在偏差,許多學生甚至因為古詩文的晦澀難懂而產生厭煩感[1].
( 二) 側重點出現問題
在古詩文教學中,教師往往過于注注重對古詩文中字、詞、句的理解,將整個古詩文割裂開來,這種古詩文教學方式是不正確的,古詩文是一個整體,應當以理解其整體的內容和精神為基本目的,而不是片面注重某個詞的意思、某個語法的應用,有的教師在古詩文教學過程中甚至不聯系文中歷史背景,忽略了古詩文所承載的文化信息,這違背了古詩文教學的根本原則。
四、加強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教育的對策
( 一) 明確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
通過 《課標》要求,我們可以看出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①文章內容的理解: 語言是不斷進化的,在古詩文中所涉及到的詞句用法以及句式特點與我們現在所用的話語在形式上和內容上有所區別,因此應當加強學生對古詩文詞句以及語法句式的理解,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文章內容; ②培養獨立的閱讀能力: 學生在學習古詩文的過程中應當學會活學活用,高中學生在初中時期已經打下了一定的古詩文基礎,因此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讓其能夠自主的去學習古詩文、閱讀古詩文; ③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 古詩文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哲理與人生態度是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或是寄托了濃重的感情,或是講述了人生哲理,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是每一個人的責任,在高中語文教育中更應當注重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例如:在陶淵明的 《歸園田居》中的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久在樊籠里里,復得返自然?!本腕w現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追求自由的精神。
( 二) 營造課堂傳統文化氛圍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對提升學生學習古詩詞的積極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在合適的傳統文化氛圍中,學生能夠將自身投入到古詩詞中,能夠切身感受到古詩詞帶來的良好體驗,或莊嚴大氣、或古樸唯美,這對于高中學生理解古詩文有著重要的作用,在進行古詩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來營造課堂傳統文化氛圍: ①通過古詩詞古典韻味營造氛圍: 在高中古詩詞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古詩詞所表現出來的古典韻味來營造傳統文化氛圍,例如 《滕王閣序》一文中,教師不僅要講解文中詞句的意思和句式的用法,還應當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的內涵,知道王勃作 《滕王閣序》的典故,以文中的古典韻味來營造傳統文化的氛圍; ②利用語言來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在古詩文教學中,可以利用古詩文中或唯美、或磅礴的語言來營造傳統文化氛圍,例如李清照的詞大多都是語言凄婉唯美,教師可以將語言滲透到學生的思想中,通過學生對語言的理解來感受古詩詞帶來的傳統文化意境; ③通過誦讀營造文化氛圍: 誦讀古詩文的目的不僅僅是要求學生記住詩文,應付考試,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才誦讀的過程中準確把握和理解古詩文中的內容和精神,營造傳統的文化氛圍。
( 三) 豐富課堂傳統文化活動
首先在高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采用古今結合方式來進行教學,通過古今對比來了解傳統文化,例如: 《孔雀東南飛》一文中講述了封建家長對男女自由愛情的破壞和摧殘,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參照現實,觀察父母的婚姻,通過電視劇來了解當代的婚姻與古代婚姻的不同,這種古今結合的學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很好的了解傳統文化; 其次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可以組織多種多樣的主題活動,利用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古詩文中傳統文化的教育,例如教師可以鼓勵將古詩文改編成劇本,舉辦古詩文短劇表演比賽,這樣學生就會有興趣對古詩文中的情節、語言細細琢磨,對文中所講述的事情理解透徹,對人物的把握也會生動到位,這對于古詩文教學傳統文化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2].教師應當以學生為主體,以傳統文化的教育為核心豐富課堂傳統文化活動,應當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古詩文中的文字之美,感受到其中的古典韻味之美,讓學生明白古詩文傳統文化的意義,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學生學習古詩文的主動性,才能真正的去理解古詩文中所蘊含的傳統文化。
五、結論
綜上所述,加強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教育符合時代發展的需求,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至關重要,對于學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理解傳統文化教育的意義,針對當前出現的古詩文教學問題,采取有效對策來完善加強高中語文古詩文中的傳統文化教育。
參考文獻:
[1] 呂加林。 在古詩文教學中弘揚傳統文化 [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09: 136.
[2] 范勇。 在古詩文的教學中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J]. 安徽文學 ( 下半月) ,2008,11: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