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眴栴}則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鑰匙。問題的提出能夠有效的打開智慧窗口的重要措施,對于幫助學生進行思考具有重要的幫助。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教育的主要目標就是不斷地培養學生提出問題,思考問題的意識,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讓學生能夠自主的進行學習。由于傳統教育的長期影響,初中學生缺乏問題意識已經成為了我國學生的普遍存在的問題。
1初中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主要原因
1.1傳統教學模式對于學生的束縛
在我國的傳統教學中,教師則是課堂教學的主導,學生在課堂中只是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的無法有效地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對于學生思維的培養有很大的阻礙。學生完全被淪為了學習機器,被動接受知識,傳統的教學方法則導致學生無法形成問題意識,而且也調動學生提出問題的興趣。
1.2應試教育對于學生的約束
在進行應試教育的過程中所要達到的目標就是根據考試要求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教學的主要目標就是讓學生沒有問題,這就使得教師認為學生已經將所有的知識都接受了,不存在任何的問題。在應試教育中升學的主要標準就是考試成績。傳統教學觀念對于教師和學生都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學生對知識進行死記硬背,無法有效地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
1.3教師的權威影響學生
傳統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是有很高的權威,對于課堂具有完全的控制權,對于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限制,教師在教學中就是權威,沒有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置疑。在教師眼中聽話的學生就是好學生,學生完全是接收教師所講的知識。教師所具有的權威使得學生不敢提出任何問題。
2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策略
2.1發散思維的合理利用
所謂的發散思維主要是指學生能夠在不同的層面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對問題進行思考從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體現出學生的能力,而且這種方法對于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的幫助,發散思維能夠通過訓練逐漸的培養起來的。在對《我有一個夢想》進行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通過不同的角度去考慮文中所闡述的夢想主要有哪些?這些夢想怎樣才能夠實現?在《雷雨》的講解時,學生能夠在臺詞中感受到劇情的變化。通過對周樸園和魯侍萍兩人之間愛情進行探究,從而加大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這一問題做為教學的重點讓學生去探討:周樸園與魯侍萍兩者之間存不存在愛?又如何去證明愛的存在,以及如果說明不存在愛?根據這一故事談談個人的感悟?談談自己對愛情的認識?這些都是比較“敏感”的方面,這也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讓學生去認真的思考問題。如今的高中生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允許他們去觸及之一方面的問題并進行思考,因此調動他們的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中合理的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問題意識。
2.2不同的教學方法與措施的合理利用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讓學生學會知識,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去學習,幫助學生掌握合理的方法去學習。應試教育則注重學生不提出問題就是對知識完全掌握,使得學生無法有效地掌握知識,提出問題。然而新的課程標準則摒棄了傳統教學單向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對不同教學方法的合理利用來激發學生發現問題并提出問題,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質疑,批判的進行學習,讓學生能夠摒棄權威,大膽的去發現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在新的課程標準中比較注重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進行教學時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自主思考,從而能夠使學生能夠運用獲取的知識進行積極的探索,對所學知識進行全新的認識,從而能夠不斷地發現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問題,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參與到課堂中來,進行積極的思考并發現問題尋求方法解決問題,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總而言之,在進行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全面的了解,需找學生缺乏問題意識的主要原因,并且尋求有效的解決方法,同時對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分析,從而得到有效地應對方法,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去自主的學習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王源源。試論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4,12.22.
[2]郭睿。如何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J]. 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14,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