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教學仍然存在著一些不足,比如:教學條件提高緩慢,從事計算機教學的師資隊伍較弱,教學方法單調,教學內容單一,教學手段不足等。
針對這樣的狀況,筆者提出了幾種提升計算機教學效果的對策。
一、轉變觀念,重視計算機教育
當今社會是一個信息化、科技化社會,因此學校領導和教育者,必須重視計算機教育,幫助學生建立計算機應用意識。就我國現今的教育形勢而言,計算機教學工作應該將理論知識的傳授和思維模式的啟發相結合,以融合的模式開展教學工作。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應利用聯想提問的模式,加深學生的學習效果,如在授課時,老師可以就教材的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適當的問題,讓學生沿著問題思路進行思考,或者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問題所在,進而加深對計算機問題的研究,最終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
當然,在此過程中,教師的輔導是必需的,老師可為學生提供相關的教學設施條件,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同時,將書本授課與實踐操作相結合也是一種良好有效的教學方法。機房授課,可及時地將理論知識通過計算機的操作進行轉化,進而加強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讓學生能夠更加熟練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當中。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與傳統課程相比,計算機課程具有知識更新快、對教師素質要求高等特點。因此,良好的教師隊伍建設是有效提高計算機教學水平的重要基礎。教育機構不僅應該重視師資隊伍的數量,還要注重師資隊伍的素質和師資隊伍的合理結構。教師要與時俱進,跟上技術發展的步伐,提升自身素養。同時,在當前很多的教學機構中,師資隊伍逐漸向低齡化轉變,越來越多的年輕老師加入了教育這個行業中,然而,擁有資深教育經驗的老師數量卻很少,高職稱和高學歷的老師也很少。同時,大多數計算機教師不僅擔負著教學任務還擔負著一定的科研任務,導致教師的負擔重、壓力大,沒有時間和精力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
因此,教育機構需要重視教師的教學精力問題,適當減少他們的科研任務。
三、合理進行教材改革,調整課程體系
教材對于學生的學習極為重要,好的教材可以加強學生對綜合知識的理解,可以提升學生個人知識能力的發展,教材的設定需要以學生為中心,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甚至可以將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設定的參考。當然,對于那些邏輯思考能力強的學生,可進行深層次的理論指導,不僅是對現有的教材進行學習,還可適當引用外國原版教材,豐富學生的計算機知識。教育部門或其他教育機構在進行計算機教材編寫時,需要分析和探討學生現在的計算機整體水平,并圍繞學生的實際學習特點和興趣愛好進行編寫,而不是盲目地與國外高校進行比較。所編寫的教材應同時具備理論性、基礎性、系統性和概念性幾個特點,并對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進行闡述,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計算機科學,更好地學習計算機知識。同時,差異教材編寫也是十分必要的,因為不同的學生其學習狀況不同,興趣愛好也不同,因此就需要進行合理的內容搭配,提高教材的針對性,提高教學實效。
四、注重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
老師講、學生聽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已經過時,它僅只對學生的記憶能力提高有促進作用,但是對思維理解能力并未進行更深層次的發掘。因此,傳統應試教育模式必須向素質教育方向轉變,這也是我國計算機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學過程中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計算機使用能力。同時,在考試方面可采取上機考試的模式,摒棄傳統紙質試卷的模式,避免考試弊端,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教育機構還可以將老師教學、學生資料查詢、學生答疑等問題進行網絡化,通過這個網絡平臺,老師既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也可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講解,而學生也可以通過此網絡平臺閱讀老師的課件,進行預習、復習。在計算機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任務驅動進行教學,此法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加強學生獨立分析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可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
五、結語
總之,計算機技術的到來與創新極大地推動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人類社會已經無法離開計算機的使用,它已經融入了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因此必須充分重視計算機的教育,解決教育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升計算機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