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加快,工業生產、農業發展及人們的日常生活都日益增加著對水資源的需求,同時工業廢水、農業廢水、生活污水等排污量也不斷增加,不斷加劇著我國水資源的污染,破壞了我國整個水系統的生態平衡。
當前,我國水污染現狀不容樂觀,表現為污染面積廣、污染影響大、污染時間長等特點,雖然近年來黨和國家不斷提升對水污染的重視和改善水質的舉措,為水污染防治工作帶來了一定幫助,但是整體水污染形式仍然嚴峻。
首先,我國河湖水質較差。根據公開出版的相關調查數據,截至2013 年底,我國主要河流、湖泊等自然水體均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水質差甚至水污染嚴重等問題。V 類及劣 V 類水體的比重在整體自然水體中占到 20% 的比重,這說明我國治理河流湖泊水污染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其次,飲用水狀況不佳。水是人類日常生活的須臾不可缺少的必要物質,飲用水的水質直接關系到人們的身體健康。當前我國不符合飲用水國家衛生標準的飲用水占到了 70% 的比重。特別是作為主要飲用水來源的地下水近年來由于地表沉降、土壤污染等問題越來越呈現出令人堪憂的現狀。在我國公開的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中,超過 40%的地下水水質監測點水質較差。
2 水污染的主要危害
2.1 嚴重危害人體健康
水質安全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是直接且顯著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相關調查,在人類所患的所有疾病中,有約 80% 的疾病與水污染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其中值得注意的有,長期飲用被污染水體的個體在癌癥發病率上超過飲用清潔水的個體 61.5%;全世界超過 50% 的兒童死亡病例與飲用污染水有關;霍亂、痢疾等由水質量差或水污染造成的疾病每年約造成 500 萬人死亡。我國最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對于飲用水的安全需求非常突出,然而在我國的飲用水中卻被檢測到包含了超過 2000 種有害物質,其中由 100 多種有害物質可能通過飲用水給人體帶來癌癥、畸形、突變等嚴重危害。因此,水污染對于人類社會的首要危害便是對人體健康所產生的嚴重影響。
2.2 嚴重危害工農業生產
無論是工業生產還是農業生產均需要大量的清潔水,特別是在我國當前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中,農業是我國第一產業,工業是我國第二產業,因此,工農業的生產直接關系國計民生。水資源的污染造成水質低劣,給農業生產出的食物帶來質量隱患,給工業生產的食品、醫藥等產品帶來毀滅性的影響。此外,水污染會加劇水硬化,造成有毒污染物的增加,破壞工業生產設備特別是鍋爐、管道等設備,給工業生產帶來嚴重損失。在農業生產中需要大量清潔水進行農田灌溉,而一旦水中 PH 值過高就可能給土壤帶來板結等問題,影響農作物生長,給農業生產帶來極大影響。
2.3 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與生態建設的和諧統一,生態文明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題中之義。然而由于水污染造成的水體富營養化,由此帶來水中藻類大量生長,造成水體缺氧,嚴重危害水生物生長環境,甚至會打破原有的平衡生態鏈。此外,大量污水排入江河湖海等自然水體中還會加劇水質退化、衰老等問題,給自然水體帶來毀滅性打擊。近年來包括河北白洋淀、江蘇無錫太湖、云南昆明滇池等在內的著名水體均出現了大面積的水質污染問題,給附近居民的飲用水及當地的工農業生產用水帶來非常嚴重的影響。這些都為我國水污染防治敲響了警鐘,不斷提醒著人們水污染對生態環境的巨大危害。
3 水污染防治辦法
3.1 提高全民水資源環保意識
水污染影響人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防治水污染首先就要從提升全民的水資源環保意識入手,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提升每一名公民的水資源環保意識。充分認識到每個人都是水污染的原因之一,同時每個人都在承受著水污染的危害,因此,每個人都承擔著水污染防治的職責。通過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廣大人民群眾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增強公民水污染防治的意識和知識,讓每一名公民都能夠認識到水污染的危害性與防治水污染的困難性,從而真正提升其水資源環保意識,促進公民環保意識的提升。
3.2 完善水污染監管制度
長期以來我國水污染問題愈演愈烈的原因之一便是片面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效益的發展模式,因此必須要完善水污染監管制度,真正從法律高度保障水資源,加大對污染水資源行為的懲罰力度。我國 2008 年修訂了《水污染防治法》,對水污染防治的具體問題做出了相關規定,在執行中需要政府部門不斷加強監管力度,各地方政府結合自身特點制定相應的法規政策,從而保障水資源的安全清潔。針對那些耗水量大、水污染嚴重、治污代價高的企業要依據相關法規關閉、停產、兼并、轉讓等,提高工業生產中的排污費,從而保障工業生產過程中水體清潔。
3.3 加強水污染技術處理
結合當前的新技術優勢,及時對社會生產生活中產生的廢水進行高效的無污染處理。這種水污染處理技術的應用要充分考慮到城市生活污水、農村生產污水、工業廢水等不同水質類型的處理方式,通過統籌兼顧、改進工藝等方法逐漸減少工業廢水、生活污水的排放。在工業生產中改變原有的生產原料,通過政策引導鼓勵清潔生產,同時不斷改進水污染處理技術,提升工業用水的循環利用效率,將工業廢水進行凈化后重復利用,甚至形成不排放廢水的良好格局,從而為我國水污染的防治提供堅強的支持。
參考文獻:
[1] 朱 軍 平 , 魏 營 , 周 塘 沂 . 水 污 染 的 危 害 及 防 治 [J]. 科 技 視界,2008,10(10):102-103.
[2]李好樣。水污染的危害與防治措施[J].應用化工,2014,04(04):729-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