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市給排水設計與城鎮洪澇災害
每到汛期,暴雨往往使一座又一座城市陷入內澇之困,道路積水、管線斷裂、交通阻滯、房屋受損、人員傷亡,外表光鮮的城市在暴雨的沖擊下,脆弱得不堪一擊。
近年來,城鎮遭受洪澇災害的報道經常見諸媒體,2012年北京特大暴雨的電視新聞畫面至今歷歷在目。據媒體報道,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時左右,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遭遇建國以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這 次 暴 雨 造 成79人 死 亡,房 屋 倒 塌10660間,160.2萬人受災,經濟損失116.4億元。暴雨導致北京市內城區發生內澇災害,公路、鐵路、民航等交通方式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暴雨導致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超過500個航班取消,超過8萬名旅客滯留。京港澳高速公路多處嚴重積水,車輛被淹,最深處積水處深達6米,且至少三人遇難。內澇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必須改變重地上輕地下的城市發展觀念,必須糾正重建設輕維護的市政管理模式,必須走上一條人與自然相和諧的科學發展之路。
二、城市給排水設計與施工的經典案
例2011年07月19日, 《中國青年報》《青島為什么是“中國最不怕淹的城市”》一文詳細報道了青島市的城市給排水狀況。 “青島的丘陵地形以及三面沿海的位置決定了降雨時積得快,排得也快,與位于平原地區的城市相比,有很大優勢。 ”青島固然占據地利優勢,但100多年前德國工程技術人員建造的德式排水系統的優秀排水能力也絕對不可忽視。 1897年,德國開始在青島建設海軍基地,當時屬于德國太平洋的最重要的海軍基地。
建設過程中,鋪設下水管道所用的水泥、鋼筋均來自德國,下水管道尺寸之大甚至被人們稱為“怪物”,據說德國排水系統主干道甚至寬闊得“可以跑解放牌汽車”。當時青島是中國唯一一個雨污分流的城市。隨著城市的發展建設,盡管如今德國工程技術人員修建的城市排水系統管道長度不足該城市排水管道總長度的1/3,但是德國工程技術的示范作用不可小覷。
三、城市給排水設計施工中存在的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實現了連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與此相伴的房地產開發建設也呈現出如火如荼的喜人局面。祖國的城鎮建設日新月異,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打開Google衛星地圖,盡情瀏覽祖國城鎮建設鳥瞰圖畫,簡直令人目不暇接。
以發展相對較快的北京為例,三環路從1958年大躍進開始修建,東、南、北三環早于1958年建成通車,西南三環1981年年底建成通車,玉泉營環島直到1999年國慶前才改造成立交橋,從此三環路作為全立交的城市快速路全線建成。三環路從開始修建到形成城市快速路經歷了41年。四環路2001年6月9日全線開通,從三環路開通到四環路建成相隔僅僅2年。 2003年10月31日,全長98.58公里、設計時速100公里的北京五環路開通;2009年9月12日,北京六環路建成通車。北京三環路全長32.7公里,從開工建設到全線貫通經歷41年,四、五、六環路一環比一環長,最長的北京六環路全長187.6公里,自1998年開工建設到2009年9月通車僅僅用了11年時間。
(一)城市給排水工程跟不上城市的快速發展
與城鎮飛速發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城鎮建設中給排水工程相對滯后,缺乏超前意識,沒有做好總體規劃。在城鎮建設過程中重視地上建筑、輕視地下建筑,重視高樓大廈、輕視排水工程,城鎮建設地上規劃頭頭是道,堤下排水稀里糊涂,隱蔽工程從規劃到施工普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這是造成許多城鎮一下大雨就泡湯、一到汛期就緊張的根本原因。這種狀況不改變,在未來城鎮化進程中諸多城鎮必將還要吞下排水不暢的苦果。
(二)部門之間缺乏配合,城鎮給排水工程效率低下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與百年前相比,目前城鎮給排水工程發生了很大變化。100年前的青島樓房少,磚瓦房多,城市給排水一般情況下只有兩條道,一條給水管道一條排水管道,像青島這樣的城市也只是多了一條雨污分流系統而已。如今,在北方地區至少要增加供熱系統,加上電話、互聯網系統、有線電視系統、燃氣供應系統和供電系統,這些系統許多都要通過地下形成網絡,城鎮中如果建有工廠,工廠還有自己一套甚至幾套管線。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自來水、排污、電信、電力、供熱這幾個部門基本上是各自設計,各自施工,各自走各自的地下網絡,各自為戰,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導致建設標準不統一、網絡走向不一致。
(三)污水治理存在的問題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環境污染問題也越來越突出。困擾首都北京的霧霾、橫掃大半個中國的沙塵暴,還有我們國家的水污染問題也尤為突出。登陸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網站,查詢水污染地圖,全國重點監控企業達8311個,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共和國的版圖上。 2012年,全國廢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見表1。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總量2423.7萬噸,與上年相比下降3.05%;氨氮排放總量為253.6萬噸,與上年相比下降2.62%?!颈?】
瀏覽公眾環境研究中心網站,《滬郊部分水體污染事件:系違規銷售、運輸和裝卸危險品釀成的泄漏污染事件》、《壽光候鎮化工園日排巨量污水入渤海 環保局成保護局》、《常州:做環保的公司污染了南運河》、《污水直排:空氣飄惡臭,池塘現死魚》、《河南新鄉造紙廠廢水灌溉農田 農民種糧只賣不吃》、《煤灰水灌入湘江,“泡沫連綿幾公里”》、《山西天脊煤化工苯胺泄漏或影響下游用水》等新聞看后令人氣憤不已,一件件生動的環境污染案例令人痛心疾首,義憤填膺。中國水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觸目驚心,若不采取果斷措施,必將貽害無窮,殃及子孫。
四、做好城鎮給排水設計與施工的對策
城鎮給排水設計與施工工作是一項事關城鎮防洪和環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工作,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因此,必須從大局出發,牢固樹立前瞻意識,從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從安全第一的角度去規劃,以長遠的眼光做好統籌協調,在設計施工過程中力求精益求精,切實把這項工作做好。
(一)城市給排水設計要超前具備前瞻意識是相當重要的。
設計超前就是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用大發展、快發展的思維去思考問題。如今社會已進步到人類登月球的年代,要敢想、敢干、敢于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要有膽量、有勇氣,要標新立異。城鎮給排水設計要超前,就是要擺脫現有設計思路,大膽創新。實踐表明,沒有創新就沒有新生事物的誕生。循規蹈矩、固步自封的思想要不得;閉門造車、異想天開的行為不可取。城鎮給排水設計專業人員要實事求是,解放思想,順應當今社會主流方向大膽超前。
(二)城市給排水施工要精益求精城市給排水工程隱蔽工程多,露天工程少,地下工程多,地上工程少。尤其是排水工程,大多都在地下,工程問題一般情況下不容易被發現。因此,個別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發現問題不及時,解決問題不徹底。更有甚者,包工頭給點兒好處就馬放南山、刀槍入庫,對工程監管不夠嚴格,造成下水道堵塞等問題比比皆是,尤其是一些房地產開發項目,排水施工中的問題相當普遍。這就要求城市給排水現場監理、管理人員認真負起監管責任,加強監督檢查,嚴肅認真做好每一項工作,切實做到“百年大計,質量第一”。
(三)加強城市污水處理,確保河道水質城市居民生活垃圾污染和工業生產排放污水是造成河流水庫甚至海洋污染的源頭,要從源頭治理,要下大力氣,舍得投入,讓祖國的天更藍、水更美、環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