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udSAN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基于宏杉科技對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將現有的先進、成熟的技術融合在一起推出的存儲平臺。
宏杉科技總裁李治一顆忐忑的心終于可以放下了。一年了,CloudSAN于3月30日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宏杉科技寄予厚望的里程碑式的產品CloudSAN會帶來意外之喜嗎?
“在公司的歷史上,從來沒有一款新產品在發布之前會做如此長時間的鋪墊?!崩钪胃嬖V記者,“一年前,我們就發布了‘存儲互聯’架構,那其實就是在為CloudSAN的發布打前站?!焙晟伎萍寂P薪嘗膽一年,并不是對CloudSAN技術沒有把握,而是希望在這一年中盡可能多地發掘CloudSAN的適用場景。
100種應用,101種存儲需求
100種應用,101種存儲需求,這就是企業級用戶要解決的存儲問題。因為應用的多樣化、復雜性,企業級用戶不可能完全照搬互聯網公司的存儲思路和解決方案。
企業級用戶基本都在使用傳統SAN存儲,因為SAN存儲具有高性能、高可靠和高可用性。就像它的長處非常明顯一樣,SAN存儲的短板也一目了然,就是不具備橫向擴展能力?;ヂ摼W公司推崇的,也是一些企業級用戶急于想嘗試的分布式存儲,具有適合云應用的特點,可以輕松實現橫向擴展,低成本,且易于部署和管理等。
企業云化,這是必由之路。但就因為這個原因,企業級用戶就必須放棄傳統SAN存儲,轉而采用分布式存儲嗎?企業級用戶的存儲要云化,但是對高性能、高可靠性、高可用性的追求并沒有變,分布式存儲能夠100%滿足嗎?如果用分布式存儲取代傳統SAN存儲,那么用戶原來的數據、應用可以平滑遷移嗎?事實是,企業級用戶不會將原有的IT基礎設施推翻重建,而是會選擇循序漸進的方式,由邊緣到核心地慢慢改造、替換。
既然完全取代不合適,那么能不能考慮融合?這就是CloudSAN的思路。
宏杉科技唱了一出“借東風”
李治很坦白:“CloudSAN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基于我們對用戶需求的深入洞察,將現有的先進、成熟的技術融合在一起推出的存儲平臺?!?
按李治的話說,CloudSAN的構建非常簡單,只需要三步。
第一步:在SAN存儲節點后端,使用高性能低延遲40G/100G RDMA網絡技術,構建存儲的第二張網,宏杉科技稱之為存儲交換域網XAN(eXchange Area Network,存儲交換域網)。
第二步:建立SAN全局資源表,同步到每個存儲節點。采用全局地址共享、全局資源訪問機制,任何服務器通過任何存儲節點和XAN,均能夠訪問到任意節點上的存儲資源。
第三步:根據每個節點的容量、性能、可靠性服務級別,CloudSAN可實時監控應用需求變化,并通過多副本、節點數據分層技術,為不同應用提供不同級別的數據訪問服務,稱之為存儲QoS。
如果沒有云計算,那么企業級客戶可能還會繼續安逸地使用著他們的SAN存儲。但是因為云計算的出現,企業級用戶在云化的過程中又要面臨魚或熊掌的兩難抉擇:是保留高性能、高可靠、高可用的SAN存儲,還是選擇易擴展、低成本、更靈活的分布式存儲呢?現在,企業級用戶不用再糾結了,因為CloudSAN將SAN存儲與分布式的存儲優勢融合在了一起。
基于低延遲的10/40/100GE,并配合RDMA、ISER技術,CloudSAN在各存儲節點間構建起高速內部數據傳輸與通信網絡,傳輸速度可媲美PCIe3.0、InfiniBand?!熬W絡有多大,存儲就有多大?!崩钪慰偨Y說。
基于全局地址表,所有應用可以同時“看到”CloudSAN所有存儲節點上的LUN,任意服務器可以通過任一存儲控制器訪問任一存儲LUN,多條路徑之間可實現負載均衡訪問。SAN的存儲孤島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統一的全局資源池,比存儲虛擬化又提升了一個層次。
李治特別強調了CloudSAN的智能QoS――根據業務的不同要求,對數據位置和訪問路徑進行動態調整,實現透明數據遷移;對訪問頻繁的存儲節點,智能地進行數據遷移,實現全局負載均衡;對讀取訪問頻繁數據,智能增加多副本,大幅提升并發讀性能。智能QoS充分滿足了企業級用戶的需求。
CloudSAN的存儲節點間可以支持橫向擴展(最大支持512節點),單節點內支持縱向擴展(可支持上千塊硬盤),這是SAN存儲與分布式存儲完美結合的又一例證。必須說明的是,CloudSAN是一個開放的架構,它可以支持其他第三方的存儲設備。企業現有的設備都可以作為一個節點,融入CloudSAN之中。
李治謙虛地說,CloudSAN是“借了高性能、低延遲網絡,以及SSD等現有技術的東風”。
軟件定義這個時髦要不要追
一位在美國硅谷工作的存儲同行曾經問李治:“現在都流行軟件定義存儲了,你們為什么還在做存儲陣列?”李治反問:“軟件定義存儲的下一步是什么?”
“是存儲的融合和存儲資源的池化?!崩钪巫詥栕源?,“軟件定義只是一種手段,一個中間過程。存儲融合和存儲資源池化才能真正稱為存儲發展的里程碑?!?
記者曾經接觸過許多中國存儲廠商,它們當中有的一開始意氣風發,最終卻無奈地被湮沒在歷史長河中;有的默默耕耘,終于實現了上市的夢想;還有更多像宏杉科技這樣的中國存儲廠商,它們為了能夠長久地屹立于存儲市場而不斷奮斗。記者認為,凡是現在還在企業級存儲市場生存并堅守的中國存儲廠商都值得佩服,因為它們看重的不僅僅是商業利益,更多地是懷揣著一個“存儲中國夢”――希望有朝一日,中國存儲廠商能夠真正崛起,可以與國外存儲廠商正面抗衡。
在CloudSAN發布會上,記者聽了李治的一番話,深有同感:“中國的存儲廠商并不滿足于跟隨、模仿,或者再走引進、消化、再創新的老路,而是要從中國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真正實現自主創新。以前,我們可能滿足于知道How,現在我們迫切地想知道Why。在了解了驅動存儲發展的背后因素以后,再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思考和積累,并持之以恒,中國存儲廠商終將成為市場的領導者?!?
“存儲一向都是軟件定義的,關鍵是軟件能夠深入到哪個層次,是只能管理局部,還是能夠站在更高的層次?!崩钪握f,“現在一談軟件定義,很多人就走極端,似乎要完全拋棄硬件。軟件定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事,而是要在不犧牲硬件性能和功能的情況下實現軟件定義。CloudSAN最大的一個突破是,實現了全局資源的池化,這是軟件定義的功勞?!?
什么才是存儲市場的領導者?存儲市場的領導者,不僅要在市場占有率上領先,還有一項重要的衡量指標是,它必須具有前瞻性,能夠提出引領行業發展和未來技術趨勢的理念或綱領。一個廠商,如果只是追逐著市場熱點不斷推出新產品,那它只能是一個跟隨者和仰望者,而永遠站不到山之巔。
宏杉科技現在當然還不是那個可以在存儲市場上呼風喚雨的角色,但它現在流露出了成為領導者的潛質――不走尋常路。無論在哪個領域,對于那些不走尋常路的人、公司,人們一開始總會用“另類”來形容,因為它們敢于沖破傳統思路的禁錮,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如果這些“另類”能夠很好地將自己的想法變成現實,落地成產品,并能始終堅持下去,那么就很有機會成為市場的主流??纯船F在市場上的那些大咖,哪個當初不是舊市場上的“另類”,哪個不是從被忽視到成為新市場的領導者,成為競爭學習和模仿的主流。
宏杉科技也許一開始并沒有想用CloudSAN取代誰,但按李治的話說,CloudSAN將顛覆傳統的多控架構的高端存儲。借助XAN將單控、雙控、4控的存儲設備進行高速互聯,完全可以達到傳統多控高端存儲的性能、可用性。
CloudSAN會不會成為市場的主流?一個新的技術理念或一款新產品能否成為市場的主流取決于很多因素。至少,CloudSAN走出了一條新路――不是用分布式存儲替代傳統的SAN,而是最大程度地融合,充分發揮分布式存儲與SAN存儲各自的特長,既能滿足各種不同的企業應用需求,又可以保證用戶原有的投資。CloudSAN這種方式應該是那些受盡了“鏟車式”升級之苦的用戶們愿意接受的。
現在,擺在宏杉科技面前的最迫切的任務是,如何更好地適配多種不同的應用場景。最終,CloudSAN這條路能不能走通,能否成為市場的主流,還要用戶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