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及不容樂觀的教學效果,本文結合教學實踐經驗,總結了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及教學弊端,探討了一種基于互動的“教與學”模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
【關鍵詞】通信技術;專業英語;互動教與學
0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全球技術的合作日漸緊密,作為一個合格的IT行業技術人員,為更好地了解國內外電子通信類技術的前沿動態,很有必要閱讀英文科技文獻。而在閱讀過程中,涉及到眾多電子通信類專業詞匯及相關的英語表達[1],為此對通信類專業英語的教與學提出了嚴格的要求與重大挑戰。目前,國內較多高校針對通信專業開設了專業英語課程,但由于課程開設時間及特點、教材的選取、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傳統的授課方式等影響,收獲的教學效果往往不容樂觀。一方面,學生在課堂上表現出疲憊,課堂氣氛不活躍,所學與實際應用脫節,更不利于學生繼續深造;另一方面,難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抑制了教學效果的進一步提升。因此,在傳統教學方式下,需要探討一種更為有效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提高教與學質量。
本文根據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及教學弊端,基于教學實踐和信息化技術[2-3],探究了一種合理有效的教與學模式,以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上互動的氛圍,讓教師和學生共同進步。
1 通信類專業英語課程特點及教學弊端
不同的課程各具特點,對于通信類專業英語亦如此。它銜接了基礎英語和通信專業知識,既涉及到普通英語的語法表達,又將通信專業的基礎知識納入到英文表達中,是兩者相互結合的橋梁[4]。首先,是專業性,體現在其特殊專業內容和特殊詞匯上。對于基礎英語中的普通詞匯,在通信類專業英語中呈現出特殊的含義,如bus意為“公共汽車”,但在通信專業里意為“總線,母線”。第二,是靈活性,體現在其句子的結構和詞性的使用上,常使用長句子、定語從句、被動語句等,且同一詞在不同句子中表現出不同意義。第三,是實踐性,能夠將常用的通信技術引入專業英語教材中,并完善該技術的英文表達。
通信類專業英語雖然呈現出其獨特的特點,但由于內外界各種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呈現出不同程度的弊端[5]?;诮虒W實踐,所出現的弊端可總結如下:
1.1 教材內容選取的不合適
在較多高校陸續開設專業英語之時,其教學目標在整個培養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并未明確,選取的教材內容也大徑相同。教材里內容僅僅介紹固定的通信基本知識,沒有介紹專業詞匯學習、翻譯的技巧,沒有聯系當前的科技發展動態,也沒有通信技術的實踐環節[6],難以提升課堂的互動氛圍,學生的積極性難以提高。
1.2 教學方式的不合理
在教學過程中,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教學,但僅將教材內容做成PPT形式,然后將課文加以串講,將相關詞匯、句子加以翻譯,互動較少,課堂難免顯得枯燥無味,學生對內容的掌握不深刻,學習積極性也相應降低。
1.3 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
不同層次的高校均開設了該專業英語課,但其在整個培養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及教學目標仍較為模糊,如課程開設的學分制、師資力量的投入等,重視程度不夠。在師資方面,教師或是通信的前沿掌握不深,或是英語表達能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教學的互動效果。
2 通信類專業英語的“互動教與學”模式
結合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針對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弊端,本文探討了一種“互動教與學”模式[7]。該教學模式可以歸納如下幾個方面:
2.1 教學內容的更新
對于目前所用的教材,可以適當進行改編,一方面,反映常用通信技術的發展歷程,另一方面,選取IEEE或者Elsevier Science Direct數據庫中無線通信、智能安全、機器視覺、光纖通信等熱點科技文獻,亦或當前先進電子產品的說明書,學生閱讀、翻譯,同時教師可以提出某個問題,鼓勵學生用英文進行討論總結。如此,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了解通信技術,加以最新的通信前沿,既可以增強互動,激起學生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在新的應用中體驗如何用英文表達。
2.2 教學方式的改進
根據授課內容,創造合適的情景,將學生合理分組,發動學生課后查詢資料,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用英文發言;教師在傳統PPT講解基礎上,將課件插入圖片、聲音、動畫等,播放國外公開課(如TED、Coursera等)相關視頻,播放過程中教師提取專業詞匯,適當加以講解,學生邊聽邊復述、翻譯、總結,讓整個課堂聲情并茂。而對教材里的專業詞匯和應用文撰寫等方面,教師可充分采用目前熱門的微課形式,做成視頻共享給學生,讓學生課后學習,以提高學生自覺學習的能力。
2.3 注重因材施教和關注度的提高
目前,專業英語課程大多采用大班教學,且學生的英語基礎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注意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加以調整,特別是在節選視頻學習和情景討論的過程中,要鼓勵英語能力差的同學積極參與;另外,教師在增加專業技術能力的同時,爭取培訓機會、自我學習等形式提高英語表達能力,以更好地活躍整個課堂的互動氛圍。
3 總結
針對通信類專業英語的特點和教學弊端,探究了一種基于更新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式的“互動教與學”模式,一方面,提高了學生學習英文的積極性,深刻掌握專業詞匯和技術的英文表達,熟知當前的科技發展動態;另一方面,提高教師在專業知識、教學技巧上的水平,鍛煉其英語能力,達到教與學共進。
【參考文獻】
[1]韓凌云,高菲菲.通信專業英語教學方法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8(2):192-193.
[2]段俊毅.基于信息化的通信專業英語教學探討[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4(8):38-40.
[3]段俊毅,龍章勇.通信技術專業英語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探討[J].江蘇科技信息,2015(13):23-25.
[4]王勁松.淺析通信英語專業詞匯的特點與教學[J].職業教育研究,2004.
[5]陳宏濱,王枚,林基明.關于通信專業英語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技信息,2009(28):380-382.
[6]任蕾.面向應用的“通信與電子信息科技英語”教學探究[J].中國電力教育,2014(9):167-168.
[7]張淑琴.互動式教學法在理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高等理科教育,2003(6):76-77.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