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園:綠絨蒿文化傳播大本營
綠絨蒿的分布中心雖然在中國,可我初識它,卻是在英國。
2013年5月,應英國皇家園藝學會的邀請,我隨中國花卉考察團赴倫敦參加英國切爾西花展100周年紀念展。切爾西花展是園藝與花卉界的“奧斯卡”,每年來自世界各地的近700名園藝師都會在這里亮出自己的“絕活”,展園里擠滿絡繹不絕的參觀者。在花展上,我見到一種葉色墨綠的草本植物,上面開著天藍色的花朵,花瓣有皺絲一樣的質感,亮橙色的花蕊與碧藍的花瓣交相輝映。這種花如此超凡脫俗,讓人過目難忘。
第二天,我們訪問英國皇家植物園――邱園。邱園的植物種類之多、標本之豐富令人瞠目。在這個被聯合國確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植物園參觀時,我驚喜地發現了一張綠絨蒿的老照片――昨日失之交臂,今日在此復得,怎不令人欣喜!見我如此感興趣,主人介紹說,這張黑白照片的主角是藿香葉綠絨蒿,作者金登?沃德是邱園的專業植物采集家(“植物獵人”),作品拍攝于1950年左右。
藿香葉綠絨蒿來自我國西藏東南部的高山上。我們的話題,圍繞綠絨蒿展開,許多與綠絨蒿相關的人和往事,在我們的交談中鮮活起來。
與綠絨蒿關系最密切的邱園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歐內斯特?威爾遜。這位邱園的植物學家,在中國西部12年的傳奇經歷,使他成為20世紀對世界園藝學和植物學界影響最為深遠的人物。12年的中國之行,他一共收集了6.5萬余份的植物標本(共計4500種植物),發現了許多新種,并將1500余種原產我國西部的園藝植物引種到歐美各地栽培,其中包含了多種綠絨蒿。
邱園是綠絨蒿在歐洲的落腳地,也是綠絨蒿文化傳播的大本營。1913年,歐內斯特?威爾遜完成了自己的專著《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全面介紹了綠絨蒿的發現之旅。自那以后,歐洲的綠絨蒿熱一直“高燒不退”。1934年,后來擔任邱園植物園主任的喬治?泰勒,寫下了第一本關于綠絨蒿的專著,書中收錄了41個綠絨蒿相關物種。隨著研究的深入和新物種的發現,綠絨蒿及其變異品種數量逐漸達到70多個。最近,英國邱園植物學家格雷?威爾遜出版了專著《綠絨蒿:藍罌粟及其近親》,詳細描述了綠絨蒿及其亞種、變種的棲息地,同時配發了綠絨蒿的分布圖。那些拍攝于野外的彩色照片以及彩繪圖片,再次展示了綠絨蒿植物的美麗多彩。
盛開在歐洲花園
參觀完邱園后,我們去到英國倫敦西南郊的威斯麗花園,在這里再次領略了綠絨蒿的迷人風采。
威斯麗花園是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的旗艦花園。如果說邱園以植物收集分類等科學研究著稱,那么威斯麗花園在景觀設計和視覺呈現方面更勝一籌。
我們到訪的季節,杜鵑花開得正艷,在一叢杜鵑花的邊緣,一株嬌小纖美的藍色花朵在微風中輕輕搖擺,這就是綠絨蒿。
眾所周知,我國西南橫斷山及喜馬拉雅山脈是綠絨蒿分布的中心,綠絨蒿在西方的花園中能夠扎下根,與植物學家金登?沃德密不可分。1924年,他和另一位植物學家由乃堆拉山口進入西藏,在尼羊曲河邊一個叫塔巴則的地方,采集到了大量的藿香葉綠絨蒿種子,這是法國人德拉維于1886年在云南首次發現的、最容易培植的一種綠絨蒿。
金登?沃德帶回歐洲的綠絨蒿種子,在西方的花園和植物園扎下了根,和杜鵑、報春等植物一樣,成為歐洲青藏高原植物的代表――歐洲的一些“喜馬拉雅花園”里,就種滿了綠絨蒿和其他高原植物。盡管發現并采集了100多種杜鵑屬植物,但最讓金登?沃德難以忘懷的,還是那些被稱為“喜馬拉雅藍罌粟”的神奇花朵,他于1923年完成專著《藍罌粟的故鄉》,讓綠絨蒿(藍罌粟)這一美麗嬌艷的花朵,被更多人得知。
今天,綠絨蒿的傳奇故事至今依舊在上演。1997年5月,由英國皇家園藝協會組織的考察隊專程到四川西部觀賞野生花卉。這些從事不同職業的綠絨蒿發燒友此行只有一個目的:到中國來看看當年威爾遜收集的野生花卉生長的故鄉。他們很多人的私人花園里,都栽種了大量的中國植物,其中不乏喜馬拉雅高原上的瑰寶――綠絨蒿。
2006年6月,英國皇家植物園的植物學家們再次來到四川雅加埂。草地上、山坡上,淺黃色的全緣綠絨蒿燦爛地開著,雖然隨著時間的變遷,已經不復當年的盛況,但是這些植物愛好者們仍激動不已。
只有骨灰級玩家才能種活它
綠絨蒿是園藝界的小眾品種,沒有大規模工廠化栽培。1926年,綠絨蒿在英國皇家園藝協會春季展上亮相,英國的園藝家都醉心于引種它,擁有它是每一個園藝家的夢想,然而在那個時代,種活它是一項不可完成的挑戰。今天,即使在園藝十分發達的英國和其他歐美國家,也只有骨灰級玩家才能種活這種植物。
比爾?泰瑞,一位有著40年種植經驗的園藝家,同時也是綠絨蒿的擁躉。1994年以來,他和妻子生活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陽光海岸,致力于打造一座“完美花園”。他也是成功栽培和推廣綠絨蒿的專家,擁有的綠絨蒿種質資源一度位居北美第一。在他撰寫的《藍色天堂:邂逅綠絨蒿》(2009)一書中,比爾不但講述了綠絨蒿的美麗故事,而且還展示了作為一位有毅力和恒心的園藝家,是如何在合適的氣候條件下侍養這種謎一般的植物的。
據介紹,由于綠絨蒿來自高寒山區,喜歡冷涼環境,怕熱,喜濕,所以蘇格蘭、愛爾蘭、不列顛哥倫比亞沿海、阿拉斯加和挪威北部,都是它的適生地。如果需要在其他地方培育,就要創造相應的小氣候。
專家說,綠絨蒿人工培植的最大難題就是催芽,種子需要低溫處理才能成功。它適合秋播或是春播,也有玩家建議在隆冬季節室內冷涼處播種,或直播在室外環境,經歷冬季自然的低溫期可以很好幫助萌發。也可以盛在穴盤里面,放到冰箱冷藏室4周-6周,之后拿出到室溫環境培養。
綠絨蒿需要排水性好的土地和肥沃的酸性土壤。綠絨花在初夏盛開,可以持續到初秋。除非你想讓種子成熟,否則在花卉凋謝后割除地上的花莖,標記好花的位置,以待來年生發。根據國外花友的說法,綠絨蒿根系不是很深,盆栽也能夠成功?!爸攸c不是盆栽,而是看能否滿足其生長需要的特殊環境”,這位花友告誡說。
近年來,也有國內的園藝愛好者開始試種綠絨蒿,并指出綠絨蒿在國內適宜栽培的大致環境,如川西、云南、貴州、山東膠東半島、西藏和新疆的天山阿爾泰地區最適宜繁衍,但究竟成效如何,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