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宜都市高壩洲鎮芮弘家庭農場,只見庫區水面上簇簇水生菜郁郁蔥蔥,棵棵水上花競相開放,條條娃娃魚憨態可掬……“我是一名新型職業農民,正致力于清江水上人工浮島生態立體種養業,因為我心中有一個環保創業夢!”身材瘦小的農場主朱春燕滿腔壯志。
再創業風雨兼程
十年前,朱春燕在宜都是一個擁有十幾家美容連鎖店的大老板,她的“俏人兒”美容店在市里小有名氣,正當美容美發事業如日中天時,她做出一個讓父母和丈夫都大吃一驚的決定:“轉行到農村,到清江庫區,搞水上養殖!”
2005年,朱春燕選擇在風景秀麗的宜都市高壩洲鎮白鴨垴村,著手網箱養殖。頭兩年網箱養魚初嘗戰果,她暗自竊喜。于是投入全部資本,沒料想美國減少中國?t魚進口,養殖的成魚當年虧損300多萬元。2010年,她還沒能喘過氣來,一場突如其來的魚病在清江庫區全面爆發,幾十萬條魚一夜之間病死。
一籌莫展之際,丈夫勸她重回美容行業掙點穩當錢,而天生不服輸的倔勁讓朱春燕靜下來重新審視第二次創業歷程。她走出庫區,尋求農業專家咨詢,查找原因。多番調查后她發現由于氣溫高、養殖密度大、水質污染,才會造成魚大面積死亡,怎樣實現既養殖致富創業又凈化水質環保,成了她的一大心結。
學科技“如魚得水”
2013年,朱春燕走進了宜都市首屆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班,開始系統地學習養魚技術。培訓中,她的眼界開闊了,思路變寬了,前瞻性增強了。在專家的指導下,朱春燕邊學邊干,終于探索出一種鳙魚網箱套養模式――把傳統網箱改良成雙層網箱,上層養投餌魚類,下層養鳙魚,上層魚類排出的糞便和水中的浮游生物成為鳙魚的天然餌料。這一新的做法既改善了水體環境,又減少了飼養成本,當年養殖的鳙魚遠銷香港和上海。清江庫區60多個養殖戶聞訊蜂擁而至,在她的農場觀摩考察,取長補短。這一年,她被評為宜都市科技拔尖人才。
重生態風生水起
隨著清江庫區養殖規模日益擴大,庫區水體富營養化漸漸加劇,單靠養殖鳙魚改善水質已難于治本?!扒褰且硕?、長陽兩岸人民的母親河,如果被我們養魚污染,就是掙再多的錢,也買不回碧水長流的生態環境?!敝齑貉嘞群蟀菰L北京、湖北、安徽、河北等10多家科研機構,把能凈化水質的幾十個品種引到清江試種。當得知宜都有個小女子想搞生態養魚,江蘇蔬菜研究所70多歲的老專家無償把自己研究培育多年的茭白種苗空運給她;河北花卉研究所的專家把稀有的睡蓮種苗快遞給她;美國加州大學生態學終身教授李百煉還專門來農場調研,并親筆留言:“祝賀你們,這里是我在中國所見的最具有環保意識、企業創新精神、并付諸行動的農民企業家?!?
多番試驗,朱春燕不僅種活了水生植物,還把車厘子、檸檬、桑椹等陸生植物也在水里試種成功。兩年過去了,她探索出了一種“立體復合水環境生物凈化系統”――把傳統投餌式網箱結構進行改造,形成了水上花卉、水上有機菜、水下有機魚“三位一體”的現代新型種養模式。經過專家考察論證,“三位一體”系統改善水體富營養化效果明顯,魚卵產在水生植物的根系上,更容易孵化成魚。如今一個個浮島像花園一樣漂在清江庫區水面上,這項成果已通過省科技廳鑒定,并已申報專利,榮獲宜都市科技推廣二等獎。朱春燕的農場先后被評為“宜昌市示范家庭農場”和“湖北省示范家庭農場”。
當年從事美容行業的姐妹依然保養得白皙細嫩,朱春燕卻越曬越黑,“我當農民,守護綠水青山,留住藍天白云,雖然曬黑了,但我卻找到了屬于自己的舞臺,不僅不后悔,更感到自豪!”朱春燕熱情滿滿!
湖北省宜都市農業局 王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