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伴隨信息傳播速度的不斷加大,傳媒業以邁入新媒體時代,以網絡為主的新興媒體的誕生,使傳統媒體行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新聞編輯作為傳統電視媒體變革的直接執行者與重點,在新媒體時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對新聞編輯在電視媒體中的責任與作用、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提升策略進行了分析與探究。
關鍵詞 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編輯能力;責任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59-0018-01
1 新聞編輯在電視媒體中的責任與作用
以電視媒體為例,多元化管理已經成為所有電視媒體發展革新的共同認知。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今天,新聞編輯的責任、作用也產生了諸多變化,為最大限度地滿足時代發展要求,必須重視新聞編輯的責任、作用。在媒體競爭愈加激烈的基礎上,也就是說誰能贏得觀眾,確保新聞吸引人,才能贏得市場,確保節目經營收入,才能為媒體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在整個傳媒行業新聞編輯扮演著十分關鍵的角色,責任重大。
策劃、編稿、編排等為新聞編輯的工作內容,其要將各類媒介新聞編輯的共性充分展現出來,還需將各媒介新聞編輯的個性充分展示。在電視節目生存、發展過程中新聞編輯是其必要的流程,作為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編輯工作對社會現實能夠進行充分反映,需對改革過程中的難題進行有效處理,以此對其新聞有效性、時代特色進行加以凸顯。新聞編輯工作以記者等新聞采寫者的新聞作品為工作對象,按照節目編輯方針,評價、選擇、加工與配置新聞信息,最終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向受眾傳遞信息。
以前電視等媒體競爭主要集中于獨家性與時效性,此環節編輯肩負著重要使命。在媒體多元化的環境中,媒體發展擴大了信息傳播的范圍,且加快了傳遞信息的速率,在傳播方式多樣化、傳播技術新型化等因素影響下,電視媒體的優勢地位受到了巨大沖擊?,F階段媒體競爭點不在是獨家新聞與傳播速度,而是獨家觀點、深度與內容,這就要求必須重視新聞策劃、包裝。新聞編輯需合理策劃,且以此為稿件采寫提供依據,同時,將新聞信息的深度、編輯真身的理解等凸顯出來,在媒體競爭中充分突顯電視媒體的優勢。
2 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
作為一項艱苦創造性勞動,編輯工作的目的為生產精神產品,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創新意識。作為所有新聞工作創新的根本,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對整個節目、媒體而言極為重要,只有確保新聞編輯具有創新意識,才能在編輯實踐工作中實現創新。
新形勢下,我國新聞傳播媒體形式越來越多,報紙媒介、廣播電視與網絡媒介等不斷涌現,各媒體通過自身優勢,將信息快速便捷地傳遞給受眾。為在競爭中脫引而出,占據優勢地位,新聞編輯必須對新聞質量進行有效控制,將其特色、風格充分展現出來,進而達到編輯創新的作用,這就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對自己的創新意識進行全面提高。
第一,思維創新。新聞編輯為實現自身創新意識水平提升的目的,必須先達到思維創新。首先新聞編輯必須對創新的重要性有一個明確、清晰的認識;無法實現創新思維則就不會產生創新效果,無法實現創新思維就不具備創新行為的動力;無法實現創新思維就不能創新新聞內容。
新聞編輯進行思維創新,需以新事物、新知識、新文化興趣提升與立體意識水平提升為前提,這就要求必須對新聞編輯的敏感度、創新意識加以提升。只有對新事物、知識與文化興趣濃厚,才能準確撲捉社會上的新現象與事物,才能確保其選擇的信息、知識能夠吸引觀眾。在分析人的創造精神培養中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在這樣一個錯綜復雜、新學問多得不得了的今天,要想產生出真正有創新的想法,必須要培養廣泛的興趣?!比诿綍r代,編輯不但是新聞的加工者,還是其經營者。編輯對新聞的再創造對節目傳播質量的優劣起到直接關系,并將對整個電視媒介的效益產生極大的影響。因此,新聞編輯必須具有發散、立體的思維模式,且將其作為自身素質提升的重點,要求新聞編輯必須具備市場、策劃與營銷意識,除此之外,還需以觀眾角度進行分析研究,以此對多層次,需求各異者加以滿足。
第二,新聞編輯必須具備懷疑精神、求實精神。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更新知識的速度越來越快,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培養過程中,必須敢于質疑,向傳統、權威發聲。大量實踐分析,質疑傳統、權威為實現創新的根本。新媒體環境中,新的知識、信息不斷改變著人們對事物的認知,新聞編輯應緊跟時代的步伐,以國家方針、政策為發展前提,且對傳統、權威始終存有質疑精神,利用學習、求實等環節,提高創新意識。
第三,新聞編輯需樹立敢為人先的理念,敢于創新。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培養,需對不敢為先的心理加以克服,避免因規守舊,無法嘗試新方法,這種情況下,根本不能達到創新意識提升的目的,又何談編輯創新。新聞編輯意識創新應如鄧小平同志講的這樣“敢說前人沒有說過的話,敢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敢創前人沒有開創的新事業”。真正實現創新。
第四,新聞編輯應進行科學、藝術創新意識的培養。百日做夢、異想天開都不是創新,在新聞編輯意識創新中其具備科學創新精神,要確保新聞本身的真實性、科學性、正確性,通過科學方法在創新中進行驗證,從整體策劃、語言等體現其美感、藝術性,確保觀眾對節目不會產生反感心理。
3 新聞編輯的編輯能力提升策略
1)編輯應對新聞的可信性、真實性進行準確核實,防止合理想象內容的產生。作為黨和政府的喉舌,記者與編輯在新聞信息傳播過程中,其基礎必須定位于黨的方針、政策、路線,進而對輿論發展起到正確引導,達到人們社會行為規范的目的?,F階段,新聞編輯必須重視自身專業素質,尤其是思想政治速度,只有這樣才能將其作用充分發揮出來。
同時必須確保新聞稿件的真實性,確保所有新聞稿件內容可信、準確。編輯在文稿審核中,杜絕信息虛假現象的發生,必須做好落實核查工作,清楚地審核事件發生的地點、時間等。
2)新聞編輯需確保語言通俗易通?!罢Z言越通俗,越親切,越有勁”為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名言。新聞媒體通過電視節目的方式將畫面、聲音向觀眾傳遞,視覺、聽覺為主要的傳播方法,因此必須保證語言通俗易通。換言之,事物、問題通過觀眾易于接受的方法與其習慣性言語進行說明。以語言學角度分析,新聞編輯應對語言口語化加以重視,簡短單句可多采用,倒裝、復句盡可能不用;大眾化通俗言語多采用,書面語言盡可能不用,以此達到語言流暢,符合人們生活習慣,便于事件分析表達,更好地將新聞信息傳遞出去。在編輯過程中,盡可能不選取具有較強技術性、專業性的術語,特殊情況下,應做好解釋或在屏幕下方標注。如新聞報道“燃氣管道被挖斷導致20多戶群眾幾天吃不上熱乎飯、短短300米的道路3個多月還沒修好、超過18個億的大工程管理混亂、進度緩慢,這就是中牟縣的惠民工程?!痹搱蟮乐袘昧巳粘?谡Z化,如“群眾幾天吃不上熱乎飯”,這樣將長句進行短句轉化,于受眾信息獲取提供了有利條件,更便于信息接收、理解。
3)新聞編輯需對新聞稿件標題加以重視。新聞簡介與銜接詞在編輯能力提升中極為重要,要求通過新聞標題達到吸引目光、加深印象與認識的目的。在極短的新聞報道時間內最大限度地進行信息量的擴充,在最短時間內讓觀眾盡可能獲得最多信息,這就是現代社會公眾對電視新聞的要求。為達到新聞信息量的擴充,往往會對文稿篇幅進行縮減,以此對各個節目新聞數量進行相應增加。在編輯過程中,還需進行主題提煉,要求刪減合理化,重點突出,這也是新聞編輯必須重視的問題。
4 結論
綜上所述,電視媒體要變革,新聞編輯更要創新,在這場變革中新聞編輯必須尋求突破、展現價值,這使得新聞編輯創新問題愈加重要。傳統媒體發展中,誰能指導編輯創新、誰能確保電視媒體充滿活力,誰就能在新形勢下得以生存、發展。在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肩負著極為重要的責任,發揮著巨大的作用,要求通過增強其創新意識、提高其編輯能力,為電視新聞行業變革、發展提供助推力,為電視媒體行業注入活力。編輯創新,是新聞編輯的社會責任與文化使命,是電視傳媒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