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時期的網絡媒介已經成為了影響到新聞內容的重要因素。本文從闡述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入手,對于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新聞記者;網絡輿論導向;新聞內容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6)159-0031-02
新聞記者作為新聞的接觸者和傳播者,在網絡環境下面臨著更多的信息篩選與抉擇工作。因此,在這一前提下新聞記者分析網絡輿論導向,并且以此為基礎來正確的判斷新聞內容就有著很高的必要性了。
1 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
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以下從輿論影響的雙重性、公眾意見塑造、新聞導向必要性、宣傳黨的路線與方針、弘揚主流道德價值觀等方面出發,對于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進行了分析。
1.1 輿論影響的雙重性
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實際上是雙重性的。眾所周知新聞媒體對于輿論導向長期以來都有著不容忽視的引導作用。對其實質進行分析可以發現,其本身是合理的使用新聞輿論去改造和同化公眾輿論,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以媒體的立場和觀點去改造公眾的立場和觀點。因此,可以將其總結為促使公眾態度的改變。例如,在安徽電視臺的《每日新聞報》中就對于輿論影響的雙重性有著細致的體現,這一節目在進行新聞播報時并不是單純的信息的反映和傳達,與此同時還能夠能動地做出有意義的評價,并且還能夠以自身的立場和觀點影響公眾的立場和觀點,最終可以起到把個人意識融入公眾輿論,并促進形成一個統一的公眾意志的過程中。
1.2 公眾意見塑造
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還體現在公眾意見的塑造上。通常來說,現代新聞媒體的發展實際上通過輿論來引導公眾意見,并且將其塑造成為預期的樣子。此外,如果在這一過程中將某一個人或者是集體通過媒體表達的東西能夠被他人視為現實,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達到對于公眾意見的塑造上。例如在安徽電視臺的《中國夢紀錄片展播》的過程中,通過對于部分網絡上制作的紀錄片進行播放,就能夠以更加多元化的新聞媒體傳播渠道使得媒體能夠深入到人們生活之中,因此,其帶來的公眾意見塑造效果更是不容忽視。
1.3 新聞導向必要性
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集中體現在了輿論的導向上。通常來說,新聞事業對于宣傳正能量和主旋律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并且在這一過程中也起到了人民群眾的耳目喉舌的作用。因此這意味著堅持新聞媒體正確的導向性實際上是對于新聞輿論導向正確引導的基礎。此外,新聞導向的必要性還體現在符合時代標準的新聞內容還能夠起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的作用,最終能夠為我國新聞事業的長期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助力。
1.4 宣傳黨的路線與方針
網絡輿論導向的合理把握對于宣傳黨的路線與方針有著很大的助力。新聞工作者在現今的網絡環境下在進行新聞工作時還應當努力的宣傳黨的路線和各項方針政策,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體現出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準確性和重要性。此外,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工作時應當持續的開拓創新的輿論模式,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起到有利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效果,最終能夠使得廣大人民群眾的心情更加舒暢。與此同時,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工作時還應當自覺的遵循推動社會主流前進的立場,并且以此為基礎來宣傳和報道人民群眾在改造世界、創造新生活中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5 弘揚主流道德價值觀
網絡輿論導向的合理把握還能夠起到弘揚主流道德價值觀的效果。新聞工作者在弘揚主流道德價值觀的過程中必須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并且以這一原則為基礎做到對于真理和美德的積極探索。此外,新聞工作者在弘揚主流道德價值觀的過程中還應當對于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進行不懈的歌頌,這本身是在繼承我們民族的傳統美德和長期創業的寶貴經驗的同時進一步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最終可以創作出積極向上、富有感染力的新時代新聞。
2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的方法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的方法有很多,以下從注意新聞技術特性、細致篩選新聞信息、重視新聞內容實效性、降低信息不確定性、增強新聞內容穿透力等方面出發,對于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的方法進行了分析。
2.1 注意新聞技術特性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時不應當忽視新聞所具有的技術特性。新聞記者在注意新聞技術特性的過程中首先應當突出的報道部分包含深意的事實和事件,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使其成為公眾議論的焦點,并且以此為基礎來形成媒體所預期的社會輿論或社會情緒。此外,新聞記者在注意新聞技術特性的過程中還應當做好社會公眾信息來源的篩選者的工作,并且理解到新聞媒體發送的信息和能夠引起公眾注意的信息的數量之間的差別,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創作出人民群眾更加喜聞樂見的新聞內容。
2.2 細致篩選新聞信息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時應當更加細致的對于新聞信息進行篩選。新聞工作者在細致篩選新聞信息的過程中應當理解到具有高度公信力的主流媒體所具有的不容忽視的影響力。這些影響力通過網絡輿論實際上是被進一步的擴大了,其影響不再限于一地、一國,而逐漸擴大到全球。因此,新聞記者通過網絡實際上可以直接的影響到社會公眾能夠讀到什么、看到什么和聽到什么,以及這些信息直接的表述方式,最終非常巧妙的引導了公眾的心理傾向。與此同時,新聞記者在細致篩選新聞信息時還應當設身處地的思考新聞消息在社會公眾腦海中所產生的影響,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對于公眾輿論的導向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
2.3 重視新聞內容實效性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時應當更加的重視新聞內容的實效性。新聞記者在重視新聞內容實效性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堅持先入為主的報道理念。這主要是以為新聞媒體的時效性實際上會決定新聞產生的影響力。此外,新聞記者在重視新聞內容實效性的過程中還應當先于公眾對重大事件的社會現實情況有正確認識,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對于現階段存在的社會矛盾能夠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與理解,并且能夠正確的表明自己的立場與態度。與此同時,新聞記者在重視新聞內容實效性的過程中還應當著眼于把最值得公眾知曉的事件在第一時間告知公眾,在這一過程中新聞記者需要善于審時度勢和洞察先機,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以高度的敏感性主動出擊,在做到把握住新聞事件的發展的同時有效的避免新聞內容失去控制現象的出現。
2.4 降低信息不確定性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時應當努力的降低信息中存在的不確定性。新聞記者在降低信息不確定性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減少不確定信息所產生的影響力,即努力的平息謠言和傳言,從而能夠通過客觀、準確的新聞來使得社會更加趨于平衡。此外,新聞記者在降低信息不確定性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包括網絡在內的多種媒體技術的合理運用,來有效的構成社會共鳴,從而能夠避免錯誤輿論導向的擴大化。與此同時,新聞記者在降低信息不確定性的過程中應當和其他媒體共同的努力,在多管齊下、相互補充的前提下對于錯誤的新聞和信息進行澄清,從而能夠避免人民群眾對于謠言產生恐慌和不信任。
2.5 增強新聞內容穿透力
新聞記者在網絡輿論導向判斷新聞內容的關鍵是增強新聞內容本身所具有的穿透力。新聞內容所具有的獨特的穿透力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這首先體現在其不能單獨的進攻個人,因此這也意味著新聞內容需要和其他的媒體來相互補充,才能夠達到理想的信息宣傳效果。此外,新聞記者在增強新聞內容穿透力的過程中應當努力的營造出一種持久的、總體的環境,并且通過現代化的媒介如網絡來將某種局部意見渲染成全國性的輿論,在這一過程中通過多種媒體技術的綜合運用,不僅僅有效的提高了信息傳播效率,也對于新聞內容的充實性和正確性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3 結論
網絡時代下輿論的傳播和發酵都相比以往更加迅速,因此新聞記者在這一大環境下只有深刻的理解到網絡輿論導向對于新聞內容的影響,才能夠在此基礎上以更加嫻熟的新聞技巧來提升新聞本身的實效性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