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軟組織是指除骨骼外,連接、支撐或包裹其他結構和器官的人體組織,包括皮膚、皮下組織、脂肪、肌腱、筋膜、韌帶、肌肉、神經、血管等。軟組織中有豐富的膠原纖維、彈性蛋白和基質,且富含水分,因而柔軟而富有彈性。
軟組織礦化是伴隨病變出現的軟組織內的礦物質沉著,是一種異位病理性礦化。除少數尿酸鹽、草酸鹽、碳酸鹽外,沉著的礦物質主要是鈣磷酸鹽,醫學上統稱為鈣化。礦化的軟組織柔順性降低,僵硬度增加,功能減退;堅硬的沉淀有時還會進一步刺激周圍組織發生炎癥、水腫等病變。
多種疾病伴發軟組織礦化,不同疾病中礦化的生理病理學和臨床意義有所不同。病因學上,軟組織礦化可分為營養不良型礦化和轉移型礦化兩大類。前者產生于正常血漿鈣-磷水平下,出現于損傷組織中,如創傷、炎癥和失活組織區以及腫瘤中。在這些損傷或失活組織中,新陳代謝速率降低,導致組織 CO2水平降低,pH 升高。在 pH 或堿性升高情況下,鈣磷酸鹽從體液中沉淀出來,形成礦化。后者是在鈣和/或磷含量升高的體液環境中,由于鈣和磷新陳代謝障礙,使鈣鹽自骨組織移入軟組織內,發生于正常組織中的鈣鹽沉淀。
研究表明,軟組織的鈣磷酸鹽礦化表現出許多共同特征。礦化產物主要是無定形磷酸鈣(ACP)、磷酸八鈣(OCP)和碳羥磷灰石(CHAP),其中 CHAP是有鈣缺陷的B型碳羥磷灰石,即碳酸根主要取代磷酸根[1-7].成分分析顯示這些礦化物的主要化學組成為 Ca、P、O、C,并含 Na、Mg、Zn、Sr 等次要或微量元素[8].
這些鈣磷酸鹽礦物組成納米多晶集合體,其中混有少量蛋白質等有機物。形態上,礦化物主要有球狀和塊狀兩種集合體形態。球狀集合體有時具同心環或同心放射狀構造,呈典型的砂粒體狀,有時則為無圈層結構的致密球體,即類砂粒體。集合體大小不等,一般為微米級,個別可達毫米級[1-7].礦化物與膠原關系密切,一般依附膠原沉淀生長[9].初始形成前驅相 ACP 或 OCP 納米小球,這些小球會隨時間推移而脫?;蜣D變為更穩定的 CHAP 納米晶體集合體,同時 ACP 或 OCP 還會逐漸沉淀包裹在先形成的納米小球外,形成具同心環結構的微米級礦化球。微米級礦化球內可以有數個納米小球,納米球體之間由 ACP 或 OCP 充填,而微米級礦化球團聚體外部也可有一層 ACP 或 OCP.隨著時間的推移,礦化沉淀量逐漸增加,分散的球狀鈣化集合體融合成團塊狀,同時,由于重結晶作用,前驅相逐漸轉變為CHAP,最終形成均一的致密塊狀鈣化。
參考文獻:
[1] Wang C Q,Yang R C,Li Y,et al. A Study on Psammoma Body Mineralization in Meningiomas[J]. Journal of Mineralogical andPetrological Sciences,2011,106(5):229-234.
[2] Meng F L,Wang C Q,Li Yan,et al. Psammoma Bodies in Two Types of Human Ovarian Tumours: A Mineralogical Study[J].Mineralogy and Petrology,2015,DOI 10.1007/s00710- 014-0342-6.
[3] Li Y,Wang X,Zhu M Q,et al.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Calcification in Cardiovascular Aortic Atherosclerotic Plaque:A case Study[J]. Mineralogical Magazine,2014,78(4): 775-786.
[4] 趙文雯,王長秋,魯安懷,等。甲狀腺乳頭狀癌中砂粒體礦物學研究[J]. 巖石礦物學雜志,2009,28(6):623-628.
[5] 王長秋,趙文雯,魯安懷,等。 甲狀腺乳頭狀癌組織壞死后礦化特征研究[J]. 礦物學報,2011,31(4):623-628.
[6] 熊翠娥,王長秋,魯安懷,等。 乳腺炎癥及增生癥病灶中鈣化的礦物學研究[J]. 巖石礦物學雜志,2011,30(6):1014-1020.
[7] 熊翠娥,王長秋,魯安懷,等。 乳腺纖維腺瘤病灶中鈣化的礦物學研究[J]. 礦物學報,2011,31(4):713-718.
[8] 孟繁露,王長秋,李艷,等。 鋅在人體病理性礦化灶中分布的地球化學討論[J]. 巖石礦物學雜志,2013,32(6):789-796.
[9] 梅放,柳劍英,張燕,等。 乳腺病變伴發生物礦化的類型及機制研究[J]. 礦物學報,2011,31(4):704-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