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關于高中物理教學論文
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的思考
摘 要: 與物理科學在整個自然科學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相一致,高中物理學習在整個高中課程學習中也占據了至關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參與高中物理一線教學的實踐中,我們卻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一些困惑: 一方面,高中物理知識本身較為繁雜而且需要靈活應用的知識很多,導致學生學習起來在客觀上有一定的難度;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普遍存在著“以講代學,一講到底”“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等問題,使得有些學生總感覺學習物理“提不起精神”,甚至一上物理課就頭疼或者昏昏欲睡,課堂效率低下?!缎抡n標》對學生的物理學習提出新要求的同時,也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要走出傳統的教學模式,對高中物理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那么教師該如何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呢? 本文 給出 了一些思考。
關鍵詞: 創新 高中物理 教學模式思考
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既是對“自上而下”的課程改革的回應,也是解決目前教學實踐中所面臨困境的現實要求,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學習; 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快樂學習; 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動手能力。下面從四個方面簡要介紹教師應該如何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
1 創新教學角色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什么知識、如何學習這些知識,都由教師決定,通常是老師先提出問題,自己再親自把問題解決了,這樣在無意之中就把學生放到了“旁觀者”“欣賞者”的位置上,使其在課堂上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顯然不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創新教學角色,由“教師為課堂主體”轉換為“學生為課堂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則成為課堂的設計者、組織者,從而提高物理教和學的效率。比如: 針對“伽利略對自由落體運動的研究”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學教材,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回答“亞里士多德為什么認為越重的物體下落的越快”“伽利略如何從邏輯推理的角度證明了亞里士多德觀點的荒謬性”“伽利略設計了什么樣的巧妙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結論”等這些問題,最后再組織學生發表“學后感應”,在老師的指引下逐步讓學生意識到“邏輯推理”和“實驗探究”在物理學中的重要作用。這樣,在學生的主動參與中自然就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
2 創新教學方
法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采取講解的方法給學生傳授知識,高中物理的理論知識往往比較抽象,一味地靠老師講解無法讓學生獲得準確持久的理解和認識,更為嚴重的是,長期被動聽講的同學難以養成積“積極、活躍”的行為和思維習慣,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有可能被扼殺于此! 因此,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必須創新教學方法,由“單純的講解”轉變為“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優化處理”.由“教師講,學生聽”轉變為“講解、談話、討論、練習、實驗教學等各種方法綜合運用,優化處理”.比如: “實驗: 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節內容,教師在介紹完中學物理實驗測量“瞬時速度”數據處理的基本方法之后,可以放手讓同學們設計實驗方案,再對方案進行必要的討論修正( 期間甚至可以邊實驗邊討論) ,然后組織學生開始實驗,實驗完成后還應該引導學生做反思總結。
3 創新教學手段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板書媒介給學生展示教學內容,但是,很多時候板書無法形象直觀地把教學內容展示出來,要求學生單純用想象來“描繪”物理情景顯得過于苛刻。因此,這就要求教師由“傳統的板書展示”轉變為“融入現代教育技術的多維度立體展示”.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現代教育理所當然要求教師創新教學手段,有效利用各種新技術、新產品為教學服務,讓多媒體中的畫面、聲音等資源帶給學生視覺、聽覺甚至觸覺上的立體感受,強化對學生的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比如: “力的合成”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生活中體現等效替代思想的實例,如兩匹馬拉車、兩個小孩提水等; 在探究力合成的法則時,將多組實驗數據利用多媒體同屏展示有利于學生更迅速準確地“發現”規律; 在討論合力大小的變化規律時,如果利用多媒體做出動態展示無疑會使這一難點的理解難度大幅度降低。
4 創新教學評價
傳統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多用診斷性評價、終結性評價,重在檢查學生在單元學習( 學期) 結束后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高中物理學習是一項長期、系統的工程,過于關注結果而忽視中間過程的做法反而不利于學生全面準確地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由“單一指標評價”轉變為“多角度立體評價”,更加重視形成性評價的應用,在教學各個階段及時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檢測。在對學生的學業成就做出評價時,還要注意“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個體內差異評價”
等方法的綜合應用,改變過于注重“橫向排名”,而忽視“縱向自我比較”的情況。
以上內容從四個方面闡述了新課程背景下教師如何創新高中物理教學模式,提出了值得重視的“四個轉變”.應當指出的是,教學活動中任何“以不變應萬變”的想法都是不科學的,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狀態的變化,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時調整優化自己的教學模式,切實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陳信芳。 高中物理教學創新模式的探討[J]. 考試周刊,2015.
[2]趙娟。 高中物理創新教學模式的探究[J]. 中學生數理化: 教與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