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世界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與發展,以及全球化的不斷深入,世界上各個國家與地區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而高中是培養適應社會需要人才的主要基地?,F如今,我國的高中學科教學模式比較陳舊,不能滿足社會的日益高速發展,所以,亟需改革高中人才培養模式。而實現高中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國家與社會以及社會各階層的共同努力。
一、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創新能力缺失的原因
1.學生被動獲取知識。
目前,我國各地高中在生物教學中存在很多問題。比如過程單一、模式刻板。教學場地局限于學校之中,教學活動局限于課堂之上。其中,存在問題最為嚴重的是教師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比較陳舊,不善變通。比如,在教學活動中通常是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往往處于被動獲取知識的地位。
2.高中以升學率為教學基準。
高中以升學率為目標,以分數作為劃分學生的唯一指標,導致了現在學生盲目追求高分數,而疏忽了自身能力的培養與提高,尤其是缺乏創新能力。這也就導致了高分低能現象的大批出現。
3.教師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師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教無類,往往不顧所授班級學生的層次差異,采取一刀切的方式授課。其中,教學模式僵硬,教師只關注教學目標的完成與否,而忽略了人才培養的能力創新。
4.學生實踐創新的主動性差。
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互動和溝通,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高中生物的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與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更加不利于創新能力的養成和創新型人才的成長。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對策
1.學校方面。
(1)認真制訂專業教學計劃。長期以來,我國高中教學比較注重高考需要,以及偏重知識傳授,而忽略學生的能力培養。
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就要拓寬基礎,淡化學科專業意識,加強對學生的素質教育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綜合考慮調整學生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以及素質結構。
(2)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長期以來,我們高中的生物教學內容劃分過細,學生在學習中,不能有效的整合知識。同時各個單元學習又過分強調各自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加強不同單元知識之間的交叉和融合方式,導致知識學習的零散。因此,要實現創新能力的培養,就要推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手段的現代化。
2.教師方面。
(1)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要突出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學生個性發展,教師就要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并能夠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實現獨立思考。同時要激發學生的探索精神,以及追求真理的精神,開發學生的潛能,重在引導學生自我探索學習。要重視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獲取新知識的探索發現能力,和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2)教師的教學模式要多樣化。教師要加強對教學內容的有效選擇。在課堂上,教學的內容即要豐富,同時教學方式也要多種多樣。在此過程中,既要用博學豐富的知識吸引學生,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在教學內容上,不能過于盲目追求成績,最后導致學生的客觀分數與實際能力不符,進而扼制學生的個性發展。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模式結合的方式,比如組織學生小組活動,分組競爭比賽等。創新能力的培養,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需要學生在綜合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培養與提高。而課堂模式的變通,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實踐興趣,加強自身的創新自信。
(3)創設情境,創造想象空間。對于枯燥理論知識的學習,教師能夠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同時經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使學生對知識點產生疑惑,拓展他們的想象空間,這樣有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意識與能力。理論知識的學習,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具備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實際上也就是運用理論知識教導培養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而這種知識的應用能力,需要學生在逐漸探索中獲取。而這種知識探索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又需要學生足夠的想象力控制。
(4)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創新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是一個抽象的但又實質化的過程。創新的基礎就在于知識能力的掌握與實踐活動的鍛煉。因此,單純的知識教學對于創新能力的培養作用幾乎甚微,需要知識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共同促進。
學生實踐活動的開展,操作較為簡單便捷的就是進行生物實驗。教師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涉及到的生物實驗,很多是具備實驗條件的。比如在學習微生物知識點時,可以通過實驗活動制作腐乳,用保鮮膜包裹鋪有粽葉的豆腐,等待毛霉的生成,并在毛霉生成之后加入鹽以防變質。在這個制作過程中,通過實驗學習微生物毛霉的生成過程。以真實的實驗,主動動手操作活動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對實踐創新的追求,也能激勵學生進行自我實踐,培養實踐能力,促進創新能力的基礎鍛煉。
本文主要探討了在高校創新型人才缺失的現狀下,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當前主要存在的問題是學生被動獲取知識;高中以升學率為教學基準;教師忽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實踐創新的主動性差等。針對此,學校要認真制訂專業教學計劃;改革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同時,教師也要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與個性發展;促進教學模式多樣化;創設情境,創造想象空間;使學習活動與實踐活動相結合等。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校與教師方面不能急于求成,要加強在教學的每一環節中的創新能力培養。
參考文獻:
[1]劉俊英;關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提高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2年。
[2]徐慧琴;曾麗霞;何楨;張燦;楊雪;熊麗;劉德立;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人文教育[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3]王軍龍;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4]張麗要;淺談高中生物研究性學習[A];2014年3月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5]張玲花;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對策[J];《好家長》;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