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計算機輔助教育已走入中小學課堂教育,并且表現出了其獨特的優越性。計算機多媒體課件可以通過聲音、光控、動畫等技術,將生物學的基礎知識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學生面前,為學生學好生物學提供了好幫手。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托爾斯泰曾經說過: “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蓖ㄟ^多媒體課件,模擬現實世界中許多不易觀察的現象和教師無法表達的內容,使學生獲得在課堂上難以得到的直觀經驗體會,增強其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新學期第一節生物課時,教師展示課件花草樹木的郁郁蔥蔥,各種花的鮮艷美麗,饅頭和橘皮上長霉是怎么回事,特別是近些年來,DNA、基因等誘人遐想的名詞以及雜交水稻,轉基因動物( 鯉魚) ,克隆羊等神奇奧妙的事情,一天天地走進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感到有關生物科學的知識是日新月異趣味無窮,從他們的性情稟賦上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使學生對學生生物學產生濃厚的興趣,為今后積極主動學習生物學打下夯實的基礎。
二、實驗課上合理使用課件有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課改后的生物新教材相比,新教材除了重視對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外,更加重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出教師應該在教學中千方百計設法發揮學生主動學習和鉆研精神,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合作精神。對于教材中的實驗,教師一般是在實驗前講述實驗裝置,說明實驗步驟,并通過演示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最后通過討論,分析得出結論,這一系列復雜的教學活動如果進行速度過快,學生掌握起來就有一定的困難,太復雜的實驗就有可能無法接受。
例如,必修一中的“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實驗要求一節課上完,如果每個實驗都讓學生來親自動手操作,一節課完成任務是不可能的,如果教師干巴巴地講授每個實驗的實驗材料、方法步驟( 強調注意問題,對照組、實驗組、變量等) 、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再讓學生強行記憶,最后做幾道練習題加以鞏固應付考試,這樣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合作精神、探究能力都得不到培養。如果在實驗之前,設計幾道與實驗密切相關的思考題,通過多媒體課件把思考題依次羅列出來,并配有一定的實驗步驟及方法和注意問題加以開發、引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領會到每一個實驗步驟的意義,有利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在此過程中,還可增強學生求知欲,從而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得以發展。
三、新授課有利出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傳統的教學模式為了突出某個教學重點,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多次強調學生: “從……到……”這一部分是重點,大家一定要掌握; 課題內容快結束的時候,再一次強調哪一部分為重點,哪一部分為難點,來加以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目的讓學生加深印象,而利用計算機制作的多媒體課件對重要的教學內容進行“回放”“放大”“慢放”“定格”,幫助學生“再一次”溫故已學的知識,并使本課題的知識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具體性。
例如,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蛋白質傳統授課形式需 2 課時,而教師采取多媒體課件只需 1 課時,首先展示幾種氨基酸平面結構圖,先讓學生找到它們的共同點,讓學生形象思維得以發展,并從感性認識上認識氨基酸的結構,再動畫展示二個氨基酸之間的氨酸和羧基是怎樣脫水縮合的,再讓學生自己完成三個、四個氨基酸是怎樣進行結合的,依次進行觀察分析比較,而后讓學生充分理解教材形成概念,從而完成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最后,展示多種多樣的圖片,讓學生通過圖片進行小組合作,通過自學來完成蛋白質的功能學習,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
四、復習課使知識具有系統性、連貫性
傳統式復習方法: 教師系統串講一個單元或幾個章節,然后學生自己復習,最后出幾道檢測題,這樣一節課就上完了。知識沒有系統性、連貫性,很難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利用多媒體課件則恰恰相反。
例如,在復習腐生細菌促進自然界中物質的循環: 課件展示一幅圖畫,里面有小白兔、梅花鹿、生物遺體、小草、大樹、太陽這樣一生態環境。問題: ( 1) 上述各種動植物會不會死亡( 會) ; ( 2) 假如動植物遺體永遠保留,自然界會變成什么樣子? 學生討論回答“這樣的情況是不會發生,因為腐生細菌將動植物遺體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無機鹽; ( 3) 進一步系統復習大樹、小草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分解成的二氧化碳、水轉化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復習了光合作用; ( 4) 氧氣供動植物呼吸作用利用,這樣又復習了呼吸作用有關的知識; ( 5) 分解成的水和無機鹽可供植物生長發育和進行蒸騰作用等,真正使知識具有系統性、連貫性。
五、培養學生科學探究和實踐能力,養成科學思維的習慣
通過多媒體課件向學生提出各種學習任務,提供一定量的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最后出示解決思考題的方法和答案,讓學生與自己答案形成對比,從而找出其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不僅加深了印象,而且從中通過問題的實際解決,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
通過使用多媒體課件,學生非常喜歡上這樣的課,并且在學習中合作意識極強,培養了探索創新精神,能比較明顯地勾畫出知識概念,學生基礎知識扎實,基本技能靈活,真正成為高能下的高分型建設人才。
參考文獻:
[1]曹先玲。 淺談多媒體課件在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 成功,2008,( 05) .
[2]馮莉。 淺談生物課教學發散思維能力的培養[J]. 教育探索,1994,( 01) .
[3]馬俊。 用多媒體制作幻燈、投影片[J]. 安慶師范學院學報,1999,( 02) .
[4]林小明。 多媒體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淺談[J]. 成才之路,2009,( 17) .
[5]劉淑花。 生物教學中多媒體的應用[J]. 青海教育,2008,( 12) .
[6]何曉云。 多媒體信息技術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生數理化,2010,( 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