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素質能力,是指當學生遇到之前所沒有學過的知識時,求知欲得到激發,學生需要利用之前所學知識去發現,并通過個人努力去解決問題、滿足自己的求知欲。生物學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能力,提升當前生物課程教學的水平,加快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進程,對提升學生生物學綜合素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生物課程教學中應用素質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這需要我們不斷以創新的理念來發展我國的社會生產力,只有有了素質創新能力,才能依靠它來發明創造,研究新的科技成果。當前,我國不斷推進生物課程教育改革,在這一教育大背景下,在生物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素質創新精神、能力,使學生在能生活中能夠將所學是生物知識解決實際遇到的問題。教師在生物課程教學中,通過更新教學理念,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方法等方式為學生創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并通過實踐進行培養挖掘學生的素質創新能力。在各學習階段的生物課程教學大綱中,都明確提出素質創新能力培養的重要性,并明確提出在生物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素質創新能力的方向。這為我們在生物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素質創新能力提供了較強的理論基礎,也為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的提高、智力的開發和應用素質創新能力解決現實問題,提供了保障。
二、生物課程教學中培養素質創新能力的策略
\\( 一\\) 創新生物課程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素質創新能力
生物課程教學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素養和科學素質。在生物課程教學中,通過不斷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精神以及思維方式等,可讓學生掌握科學的生物學原理,使學生成為具有素質創新能力的、有科學素養的公民。在具體的生物學課程教學中,教師首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學,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掌握大量信息的能力。為達此目的,教師需要在課程教學中站在顧問的角色,充分發揮出導向的作用。同時,教師還需課程教學中勇于創新,以身作則,對生物實驗方法進行大膽改革,對生物學問題有自己獨立的見解,通過縝密思考,不盲從定論,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進而培養學生素質創新的熱情,培養學生樂于思考,敢于質疑的思維品質,唯有如此,教師才能做到不斷創新生物課程教學理念,培養學生素質創新能力,推動我國創新能力不斷向前發展。
\\( 二\\) 以學生為本,生物課程教學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生物課程教學中,需要做到以學生為本,突出學生在生物學知識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課程教學中發揮主人翁的作用。具體而言,就是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教授學生基本的生物學知識的同時,還需根據課堂教學是實際情況,給學生進行思考的機會,使其能夠有更多精力去進行創造。在這一過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師需要為學生創設一個平等和諧的氛圍,使學生能夠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例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教學時,教師需提前設計好適宜的問題,通過讓學生回答問題,對問題進行分析、探究、總結,然后獲取知識,實現獲取真知,進而培養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學生知識的獲取就是通過思考并不斷進行研究獲得的,當學生理解這一知識并掌握這一知識后,就能夠鍛煉培養好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于此同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還會對具體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然后得出結論,在這一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往往還會出現新的見解。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還需在生物課程教學中不斷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這是推動學生出現新的見解的動力。因此,生物課程教學中學生素質創新能力的培養,需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 三\\) 引導學生進行聯想,鼓勵求異思維
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需經常鼓勵學生進行聯想,唯有通過聯想才能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試舉一例,在進行“酸雨對種子萌發”實驗時,教師可讓學生進行聯想對人身體有益的磁化水,它是否對種子萌發有促進作用,在這之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用磁化不同時期的水來對種子進行萌發,同時考慮濕度、換水、定時、溫度,并觀察記錄號種子的發芽情形。通過親自實驗后,學生可得出磁化水能促進種子的發芽,尤其是再水在磁化 30 分鐘左右時,其作用更為明顯。教師通過大量的生物課程教學實踐表明,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可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 四\\) 鼓勵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培養學生創新素質能力
一般情況下,詢問可有效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而通過思考又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教師需有效結合教材內容,指導學生練習實際生活,并開展各種設計和制作,從而充分解決生物教學中所出現的問題。如在進行“尿的形成與排出”教學時,教師講解任務尿液的形成過程,教師如果用掛歷圖進行講解,并不用任何直觀性的演示教具,這是學生的生物學知識學習是機械的,學生往往只是機械的記憶和理解。
此時,教師可用制作并設計“尿液形成過程”教具。同時,教師還需引導學生對實驗不斷進行改進和創新,如可采用分液漏斗,燒杯、有機玻璃、橡皮膠管、分支玻璃管、橡皮手套等材料,從而設計制作并完成新的實驗教具。
學生在這一過程的歷練之下,往往能夠全面掌握尿液形成于派出的工作原理,最為重要的是學生通過這一實驗過程的探索后,學生對實驗的看法往往能得到改變,學生敢去想,敢去做,從而有效培養學生愛科學和積極探索的精神。
三、結語
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素質創新能力,對當前生物學教學和我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教師需在教學中不斷采取各種策略,引導學生掌握生物學基本原理,提高生物學素養和生物學研究探索精神,并進而培養學生的素質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蘇履強. 淺談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2012,\\( 05\\) .
[2]許黎明. 體育新課程標準推廣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方法[J]. 赤峰學院學報,2013,\\( 04\\) .
[3]李輝.“節外生枝”———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最佳契機[J]. 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 09\\) .
[4]孫幸榮,汪飛. 從一道范例的教學淺談數學探究能力的培養[J]. 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11,\\( 03\\) .
[5]李煥永. 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J]. 安徽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 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