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生物課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所占地位并不重要,中考不是考查內容,課時又少,但還要按時完成教學任務,給學校、學生和家長一個滿意的交待。無論對學生還是教師來說,都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我們教師有相當的知識儲備,沒有問題,但對于學生來說就很難了。如何在這種情況下讓學生輕松地學習呢?這就要我們最大限度地減輕學生的負擔。我們先來看一看負擔沉重的原因。
1 教師對教材的重難點把握不準而增加了學生負擔
一般情況下教師都是本專業畢業的,知識儲備和知識水平都比學生高幾個層次,不知不覺中就會加深教學內容的難度,提高對學生的要求。由于怕知識的講授上有遺漏,就會把教材上所有的知識點都講出來,甚至新教材中已被刪的知識也要拿出來講,造成胡子眉毛一齊抓,不分主次,學生學習負擔加重。再有就是雖然換了新教材,但教師的觀念不上跟上形勢的發展,仍用原有的授課方式講新教材,形成舊瓶裝新酒,換湯不換藥的局面,學生們對此非常厭煩,情緒上抵觸,形成了一種無形的虛負擔。
2 不能很好地把握學生的學習思路
初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能力強,抽象思維能力差,由于知識儲備少,對事物的理解需要相當長的時間,需要由淺入深地引導。而我們很多教師因為長年從事生物教學,對教材知識爛熟于胸,久而久之就認為知識很簡單,這樣就不能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想不到學生是第一次學習相關知識,我們認為熟的不能再熟的知識其實對于他們來說是第一次接觸。這就會出現重點講不成重點,難點講不透,也就是重點不是重點,難點還是難點,學生不知該怎么辦才好,在沒有完全理解甚至沒有理解的情況下只好死記硬背,負擔當然加重了。
3 講課大眾化,缺乏針對性
學生是各個個體的組合,而不是同一塊鐵板,性質完全一樣。老師們在上課時,就是按照課本的順序一一講下去,不管聽課的是一個人,還是十個人,或一百個人,講法是一樣的,這種大眾式的講課根本無針對性可言。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還有就是大多數生物教師并不是專職的,他們很多是跨學科授課,既有生物專業跨其他學科的,也有其他學科跨生物學科的。若是后者,就會出現知識上的問題,專業知識沒有,現學現賣,如何上生物課當然也無從談起。對學生個體差異關注也不夠,不能對學生進行針對性輔導,針對性教學,造成學生每堂課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日積月累,不會的知識堆積如山,后面的知識根本不會,知識不能消化,成為一種負擔。
另外還有就是由于課時少,總上課時間短,教學任務重,要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授完新課,只能是加大每節課的知識傳授量,再好的教學方法也是起不到作用的。
對于學生來說,這就好比是一天三頓吃山珍海味,每頓要吃完八個菜,再好的菜也是吃不了的。
針對以上造成學生負擔加重的原因,我們就可以有的放矢,據病情開藥方了。
我們在生物課教學過程中要進行如下改正 :
一、認真鉆研教材,把握好教材。教材只是一種標準,一個手段,我們只胡認真鉆研教材才能知道教材要講什么,怎么講,哪兒是重點,哪兒是難點,重點的地方重點講,難點的地方強化講。我們還要仔細閱讀大綱,大綱告訴了我們以上的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讓學生知道哪些地方要注意,哪些地方不并耗費過多的精力,哪些地方可以根本不去看。只有做到有舍棄,才能做到有收獲,使學生能夠輕松地完成學習任務。
二、樹立終身學習的目標,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科技突飛猛進的今天,知識量也在時時地增長,每學科都會不斷地出現新的知識,我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跟上快速發展的時代,不被時代所拋棄。我們也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從中找到生物學中從別人處學不來的東西,才能對生物這一科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熟練地運用知識,講授知識,用規律性去看待紛雜的現象,用本質去理解萬象的變化。當我們把繁雜的知識濃縮成簡短的幾個點來講授時,學生掌握起來自然比較輕松,也就不會有那么大的壓力了。當然,學習,尤其是終身學習,對于我們這些有點歲數的人來說,精力上比不上年輕人,我們是有家庭的人,精力被分成許多份,這就需要我們付出比年輕人多的多的精力與體力,再有就是經濟實力上也是有所顧忌的。所以說終身學習對于我們來說是一件需要毅力、時間和金錢的事,非一朝一夕之功呀。
4 豐富教學方法,縮短教學時間
因厭學而形成的壓力也不容小視,我們在這方面可以大做文章的。要想讓學生不厭學,就要使他們對學習感興趣,而興趣教學是許多文章都提及的方法。說到這兒,每個人都有自已的見解。但生物學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建立在實驗基礎上,那么如何讓實驗變得生動有趣就是非常重要的了,我們可以讓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實驗,比如用蝗蟲、螞蟻、蟬等易見易得的動物來做實驗都能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再有就是要縮短教學時間,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這需要我們教師精心備課,精講精練,精心輔導,需要我們規范語言,少說廢話,少說口頭語,做到言簡意賅,多指導學生尋找規律。我們還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擺脫單一的教學模式,用活動、故事、學生參與等多種教學方法來讓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學生在享受中學習,無形的虛壓力就真的無形了。
中國的古書中記載著一種叫蝜蝂的小蟲子,這種蟲子善于背東西,只要是它看到的東西就一定要背到背上,直到背不動后累死。我們不希望我們的學生成為這種動物,我們要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而不是在壓力下學習,至少不是在過重的壓力下學習。讓我們每一位教師都盡一點自己的綿帛之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