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體性教育概論
素質教育特別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及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培養學生主體性是素質教育的中心環節。按照現代教育理論中的構建主義理論,學生在學習中構建自己認知結構,他們一味地被動接受外界信息,而不是主動地學習知識,成為知識的主動構建者。
只有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主體性,才能構建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性?,F實的生物教學,雖然教師精心設計教學方案,但是學生在課堂上沒有主動參與進來,學生的主體性根本就不能夠得到體現,導致教學的效果沒有預期理想。所以關注和重視這一問題形成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解決辦法———主體性教育,在新課標背景下是非常重要的。符合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客觀要求,也是學生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中學生年齡正值十二三歲,具有思想活躍、進取心強的特點,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靠自身的主觀努力,所有外在的影響因素只有轉化為內在需要,才能成為激發學生主動進取、奮力拼搏的內在動力。
二、主體性教育的現狀分析
1.主體性教育現狀
21世紀之初,世界各國的教育工作者在反思社會現代化的需要和過去積累的成功和失敗經驗的基礎上,理性把握今天和未來的教育方式,正確建立教育的價值取向,自覺地發揚學生的主體性,注重培養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從而使他們成為擁有進取意識和創新意思的學生。雖然在教學活動中要發揮學生主體性已經成為國內外專家學者和普通群眾公認的方式,認為課堂教學的理念應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加以輔導,最終使學生健康發展。但是現實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們精心準備教學方案,而學生缺少主動參與,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發揮,教學效果并不理想。
2. 生物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發揮受阻的原因分析
課堂思維活動形同虛設:學生思維空間被占用。生物課堂上,雖然教師也設置了一些有激發性和創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但是教師沒有給學生思考的足夠空間,導致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比如教師上課只有提問,而沒有足夠時間讓學生討論與探索,思維活動受限,提不起興趣,造成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因此,沒有激發學生自主探究意識,學生的個性難以彰顯,那么思維的火花就不會迸發。課前備課簡單化:注重知識傳授,輕視方法指導。新課程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就是許多教師為了完成教學計劃,對于基本概念和理論的講解往往作簡單化處理,給出書本的敘述,學生失去了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理解知識的機會。比如,講“皮膚”的概念時,如果從日常生活中皮膚的各種變化導入,學生就會很容易理解。但教師往往直接給出書本中的敘述,學生失去了自身的“體驗”,知識點消化起來就會有困難。簡單化的教學直接把學生變成了知識的容器,這種被動的學習方式容易引起學生的厭學,違反了建構主義倡導的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的理論。課堂預設定式化:無課堂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的思維定式是教師“培養”的。教師長期提供“標準答案”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思維“火花”。同時,有些老師喜歡在課堂上評判學生,而且說出的話很傷人自尊。學生就會覺得自己被歧視,沒被尊重。所以學生就更加對這門課沒有興趣。學生標新立異的思維被束縛,甚至被扼殺,那么學生的主體性更難發揮。④問題設置粗獷化:問題的思維難度過大。在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了幫助學生發揮主體性的問題,但是問題設置不合理,導致沒達到預期效果,學生主體性發揮受阻。比如教師在講授“皮膚”時,設置的問題如下:皮膚為什么在太陽下曬時間長會變黑,而不曬太陽時又變白?這是一個很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讓他們主動探究的問題,但是難度系數太大了,學生分析無從入手,造成課堂“冷場”,探究就失去了意義,達不到“啟發”的目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探究問題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即“最近發展區”。如果提問難度過大,超出了這一“閾值”,情境設計再精妙,問題即使富有啟發性,學生也會不知所措,反而會打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學習畏懼”感。⑤課外輔導答案化:重答輕導。教師在輔導的時候,可以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心中的疑惑。但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卻不是好方法。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必須要有學生的主動參與思考,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如果老師只給出答案而無真正的指導,學生的依賴性就會不斷被助長,其學習能力就會越來越差,問題反而會越積越多。
三、初中生物課堂中發揮學生主體性的策略研究
1.發揮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策略。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欲望和動機的良方,是衡量課堂教學好壞的重要標準,能促使學生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比如授課過程中,采用多種教學手段:視頻、PPT,或是精美圖片、動畫的結合,超越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得生物課程生動、形象,貼近生活,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也提高了他們參與課堂的興趣。喚醒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意識。學生和教師都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一切教育教學活動,只有先有教師的啟發,然后學生自身參與其中,他們才會掌握。但是長期以來,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教、學生學”的觀念還存在于部分學生中。例如,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如果不讓學生做筆記,他們的書都是白的;教師如果沒有布置相關的作業,那么他們都不會動。所以,學生必須發揮主動性,勤動腦、動口、動手,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正體會親自參與、掌握知識的快樂。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課堂就是一個小社會,需要民主開放的氛圍,學生的表現、能力甚至人格都需要得到老師的尊重和認可。所以,教師要摒棄那種所謂的“師道尊嚴”,必須清楚地了解并慢慢適應現代初中生的特點,與學生建立平等和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上教師既要做學生的良師,也要做學生的益友,尤其在課堂上進行小組討論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與教學,與學生共同探索,平等交流,共同享受收獲與成功的快樂。大量的實踐表明,平等和民主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師生的交往更加和諧,而且能夠更好地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參與課堂討論。課堂討論式的教學是使教與學實現完美結合的橋梁。教師在教學中通過啟發和引導討論,使學生積極思考,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然后引導學生正確地分析和解決問題。例如在“環境保護”一節的課堂教學里中,先提出問題例如:我們學校有沒有哪個地方被污染呢,造成這種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呢?根據他們的回答,再加以修正。最后,把這節課的主旨烘托出來。在平時的教學中老師就應該關注生物學發展的最新動態,收集相關的資料,結合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主動性。
2.發揮學生學習生物的自主性策略。精講精練提高教學效率。學生最討厭那些枯燥、冗長的練習,最反感喋喋不休的老師。教師在講題目和布置作業的時候,一定要講究精講精練。生物課在他們心目中本來是一門輕松愉快的課程。這就要提高教學效率,減輕學生負擔,避免學生厭倦課堂。提高教學效率,要真正做到“精講精練”。這有別于傳統教學提倡的“精講多練”,一課堂只有45分鐘,教師沒有那么多的時間讓學生進行充足的練習,只有讓他們懂得做題的方法和目的,那么利用課余時間鍛煉,學生的自主性就會提高。
適時激勵,激發創新意識。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有利于激活學生的自主學習。在教學中一般采用以下幾種激勵措施。一是期望和鼓勵。用期望和鼓勵激勵學生,學生就會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前進。二是表揚與批評。對于學困生,經常性在同學面前面對“失敗、丟臉”,會使他們產生自卑感和對學習的畏懼感,然后逐漸失去對生物的興趣。這時教師就要發現他們的閃光點,甚至有時候要指出他們的優點,加以表揚,對于他們提出的想法和見解時,要大力贊揚和鼓勵。這對學生自主性的培養和個性的發展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相反,對于那些因學習質量較高而沾沾自喜、驕傲自大的學生,則需要進行適當的批評、教育。提高實驗開課率。生物學就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也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而且新課程改革中也是需要把實驗作為一種科學手段驗證生物學的正確性。
3.發揮生物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和質疑能力。要想激發學生思維的創造性,就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生物教學中教師可通過建立思維情境,啟迪學生發現問題。重視好奇心理,培養觀察力。根據學生個體差異以及不同需求,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有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展示,這是新課程標準“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學生的差異是多方面的,教師只有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利用好學生的優勢,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學生得到更好發展。重視課外實驗效果。課外實驗對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獨立觀察能力,提高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如:蠶的飼養和生活習性,發育過程的觀察記錄;青蛙卵的采集和受精卵發育成青蛙觀察記錄等。教學中發現喜歡課外實驗的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往往比較高。
四、前景與展望
伴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體制改革新的前進方向,針對中學生物而言,在保持其理論基礎知識學習腳步不減的前提下,學生主體性的進步也勢不可擋。新課改大背景下對學生的主體性的重視越來越突出和明顯。
總之,中學生物教學發展學生主體性的改革勢在必行,通過對學生主體性的強化改革,可以培養和增強初中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動手能力、創新能力以及思維突破能力等,在塑造個體素質最為關鍵的初中階段,這些得到提升的能力勢必讓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逐步成長為祖國所需要的新時代復合創新型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朱慧賢.生物學教學中實施主體性教育的實踐與思考[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01:233-237.
[2]朱衛星.談生物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體現[J].教學研究,2006,(10):86-87.
[3]柳華華.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J].中學生數理化,2010,(3).
[4]謝劍珍.淺談如何在新課程下構建生物課堂[J].實踐講堂,2013,(7):115.
[5]楊延福.初中生物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主體性[J].教師報,2011,(3).
[6]喬克平.生物課中如何實施高效課堂教學[J].學術縱橫,2013,(8):127.
[7]趙文濤.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教育教學研究,2013,(33):175.
[8]王軍軍.初中生物教學落實新課標教學理念的方式[J].課改研究,2013,(13).
[9]李長洲.淺析初中生物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發揮[J].讀與寫雜志,2012,9(4):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