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精神在我們的感覺中似乎是看不見摸不著,是一種無形的境界。但它是整個人類優秀文化積淀而成的最根本的思想情感、精神品格和人生追求,屬于精神文化范疇。通俗的說,人文教育就是培養人文精神的教育,即教學生怎樣做人,怎樣與自然、人和社會和諧相處。
我國古代教育非常重視人文教育,重視對人品行的培養,如“六藝”“、儒家思想”便把人的修養放在首位。清朝末年,外國列強用堅船利炮迫使中國簽訂了不少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血的教訓使中國認識到科學技術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中國教育開始重科學、強技術,而傳統的人文教育在“打倒孔家店”等活動中被斗得奄奄一息。改革開放以后,人文精神缺失的弊端越來越明顯,出現了許多不良現象。學生道德水平下降,社會責任感降低,精神頹廢,意志薄弱,究其原因就是人文教育的滑坡。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我國教育界呼吁人文精神的回歸,并出現了討論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關系的熱潮??茖W教育和人文教育應當融合,國內外對此已達成共識。
人文教育不能只靠某些人文學科進行,而應在各學科中廣泛滲透。生物學雖是一門自然科學,但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教育素材。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應當深入挖掘生物學科的人文資源,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學的始終,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1、 通過生物學知識的傳授滲透人文精神
中學生物學教材中蘊涵著豐富的人文教育內容,這一點前面已經有所討論。教師在傳授生物學知識時滲透人文精神,可以使生物課更豐滿,顯得更富有生機和人性。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人文精神得到升華。
1.1 以科學家的人格力量來感染學生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科學家的動人事跡會深深震撼學生的心靈,使他們受到教益。在生物科學史上,許多科學家散發出耀眼的人格光芒。在教學中,教師可穿插講述科學家發現和發明的歷史,以及生物學家刻苦奮斗的故事,讓學生了解科學偉人的生平、理想、信念、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的苦樂悲歡。如遺傳學的奠基人孟德爾利用修道院的一小塊園地,選用豌豆這種嚴格的閉花傳粉植物,開創性地利用數學方法,經過八年的研究,最先揭示了基因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茖W家如果沒有淡泊名利、持之以恒的人文精神是無法做到這一點的??茖W家的偉大人格力量,能給學生以價值觀和道德情操感染,從而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
1.2 以美育人,陶冶學生情操
生物學的研究對象是大自然最具審美價值的生命體,生物學教學從實質上講就是師生共同探索生命科學真理,進而尋求美、創造美的過程。生物體的形態、結構、功能所體現的美是外顯的,容易被師生感知和理解。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也可以帶領學生真正走進自然,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美的享受。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學的科學美是內隱的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需要師生共同挖掘并認真體會。例如恩吉爾曼在探究光合作用時,進行的試驗設計美妙絕倫;DNA 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的簡明、流暢及對稱之美。教師在傳授科學知識的同時滲透美育內容,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
2 、改進教學方法使學生體驗人文精神
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容易導致學生機械、被動地學習,不利于學生體驗人文精神。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法和探究式教學法,這兩種方法,由于提供了實踐的機會,所以更有利于學生體驗人文精神。
2.1 以小組合作學習感受人文精神
以小組為單元的各種學習活動,可以使學生加強交流合作。小組活動的形式可以是試驗、專題研究、討論問題等。通過合作學習,能讓學生學會與人交流并傾聽他人意見,可以培養集體合作、團結友愛、寬容他人的思想情感。
2.2 以探究性教學實踐人文精神
《生物課程標準》把突出科學探究作為部分內容??茖W探究通常包括: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和表達交流。
在生物學的課堂教學中常采用兩種探究形式,一種是學生真正動手動腦,在活動中去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得出結論、交流,另一種是進入科學家的探究過程,感受科學家解決問題得出結論的過程。
因為探究過程有獨立的操作和思考,所以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自信心,自我鉆研、自我決策、自我負責的機會。
3 采用多種評價方式,激勵學生提升人文精神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說,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僅體現在學習過程中,還體現在評價過程中。在生物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也離不開正確的學科評價。人文教育體現在新課程“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學目標中,但如何對“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評價?傳統的教學評價方式如“一張試卷定分數”的方式顯然不太適用。如果采用這種評價方式的話,得到的結果肯定是滿紙虛話,反而背離了人文教育的初衷。
應當采用多種評價方式。首先評價主體要多元化,比如老師評學生、學生評學生,讓學生在民主評議的氣氛中激勵自己;其次,評價方式可采用連續觀察、個人成長記錄、書面測試等方法,便于對學生進行全程性評價;最后,評價結果可用激勵性的語言表達,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不能簡單給學生劃個分數。
通過人文教育能夠使學生理解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找到正確的生活方式。從長遠來看,人文教育的價值遠超過對某些具體知識的掌握。在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充分利用生物科學的豐富資源,將人文教育貫穿于教學的每個環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