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興起于20世紀末,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塞利格曼首先倡導,目前這種理念已經傳到世界各地.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不僅要研究人類的各種問題,同時更要研究人類的美德和各種積極力量.它要求人們"用一種更加開放的、欣賞性的眼光去看待人類的潛能、動機和能力等".筆者在生物教學中融入積極心理學理念,使教學方式向以"啟發、誘導、點撥"為特征的啟迪誘導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則向以"自主、協作、探究"為特征的主動建構方式轉變,營造"以最少的教學和學習投入獲得最大學習效益"的高效課堂,形成"激情投入,自主建構,互相激發,高效生成,愉悅共享"的課堂基本特征,讓學生在福樂\\(指人們對某一活動或事物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并能推動個體完全投入某項活動或事物的一種情緒體驗,一般是個體從當前所從事的活動中直接獲得的\\)的學習狀態下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挖掘積極潛能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主動熱情地探究新知是挖掘學生積極潛能的核心,也是高效課堂教學的必然要求.教育家斯賓塞曾說:"人完全是在自我教育中進步的."只有把學生引導到自主學習的軌道上來,學生才會積極地動起來,課堂才會活起來,效果才會好起來.為此,教師要適時、有效地調控課堂,為學生自學、思考、討論、答疑提供"平臺",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學生"有為".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向前走;給學生足夠的任務,讓他們自己去完成;給學生足夠的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足夠的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找答案.實現學生由被動地接受變為主動地探究,成為課堂獲取知識的主人,具體做法是:
\\(1\\)自學引發問題.課前,教師要求學生根據"導學案"中的學習目標、要求,認真閱讀教材,自覺建構知識.學生自學后,遷移應用本節的新知解決問題,同時引發生成新問題.
\\(2\\)自鼓勵提出問題.學生新生成疑問后,教師要及時鼓勵學生大膽積極地提出問題,讓學生養成學有所思、思有所疑、疑有所問的自主探究式學習習慣.
例如,在教學《植物種子的萌發》一課時,有學生提出這樣一個值得探究的問題:"生物書上說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胚必須是完整的.可我曾把媽媽生豆芽前挑出不要的、蟲蛀過的黃豆用水浸泡\\(像媽媽發黃豆芽一樣\\),結果有的黃豆出芽了,有的黃豆沒出芽,這說明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胚不一定是完整的.書上所說的準確嗎?"
\\(3\\)自討論解決問題.對于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給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視,即便是矛盾相悖甚至是錯誤的觀點,教師也應先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再發動學生積極討論紛紛提出自己的見解.對于學生前面提出的挑戰性問題,教師給予充分贊揚后,立即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學生們爭先恐后地發言,最后得出結論:種子的胚可能只有破壞到一定程度才不會萌發.同樣的種子蟲蛀后有的萌發了,有的不萌發,說明胚受傷的部位和程度肯定是不同的 這樣立足教材,超越教材,把教材當做"導火索",當做"起跳板",打通課堂內外,實現書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有機鏈接,激活學生塵封的記憶,展示繽紛的心智,引爆傾訴和辯論的渴望,課堂就會活起來,"溫度"就會升起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自信心就會強起來,進而推動課堂朝著科學高效的方向行進.
二、用多媒體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使學生達到福樂的學習境界
教學氛圍是指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所形成的課堂活動成員的一種共同的心理傾向.它是對教學中師生整體情緒狀態、情感體驗、人際關系的綜合反應,這種反應直接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社會化程度.教學氛圍是一種可以左右課堂教學活動效能的關鍵因素,借用多媒體技術創設輕松、愉快、積極的教學氛圍,對學習者的心理安全和知識的建構都將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能.
學習心理學研究也表明:人在精神緊張時思維會遲鈍,回答問題正確率低,甚至原先會回答的問題也會由于緊張而出錯,更無奇思妙想和創造性可言.
而積極心理學研究表明:輕松、愉快的心境有利于集中學習者的注意力,提升福樂體驗,能讓學習、記憶和創造性思維得以充分施展,從而大大提高大腦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設輕松、愉快、和諧、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以達到福樂的學習境界,激發學生高效完成學習任務.例如,教學《關注生物圈-環境在惡化》一課時,有的教師先用多媒體播放視頻音樂容中爾甲演唱的《香格里拉》,教師和學生一起感受動聽的樂曲,并欣賞著青山、碧水、藍天、白云、草原、野花與人構成的一幅幅美麗的圖畫,讓學生們感受到自然界的美麗.然后出示環境污染的圖片,如工業污染、森林被砍伐等,引導學生分析造成環境破壞的原因,學生們暢所欲言.這樣,豐富的視聽形象形成的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快速地集中注意力并達到福樂狀態,大大增加了教學的密度,加快了課堂節奏,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以激勵性教學評價為主,增進學生積極體驗
積極心理學認為,增進個體的積極體驗是發展積極人格和積極力量的一條基本途徑.實踐證明,積極體驗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前提,是高效課堂建設的基礎.而激勵性評價是能激發內驅力的評價,即通過外部刺激,激活內在的推動力量,從而更好地發揮人的正常水平.對學生來說,他們所經歷的每一次評價或測試都是其建立積極體驗的好時機.因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心存積極心理學理念,巧妙運用積極心理學知識,充滿熱情地對學生進行激勵性評價,一改過去那種非對即錯、簡單粗暴的批評式消極評價.比如在評價時應恰當使用以下語言:"英雄所見略同""這樣的分析有創意,來點掌聲""口才真好,值得學習"等,增進學生的積極體驗,喚起學生的自信,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滿足學生愛與尊重的心理需要,讓學生獲得內化意義的成長,提升學生的主觀幸福感.正如古人所說:"數子十過,不如獎勵一長."來自教師的恰當的肯定、真誠的激勵,能成為學生奮發學習的原動力,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參與學習的欲望,情緒飽滿地高效學習.
四、結束語
全國特級教師、北京小學校長李明新曾說過:"教師是引領學生追求幸福的人,你的教學應該讓學生感到學習是艱苦的,但不是痛苦的.如果不能引領學生享受課堂的快樂、師生間的快樂,這樣的教學就是目中無人,迷失了方向."因此,只有將積極心理學理念融入教學中,才能真正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思考,主動建構,讓課堂成為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認知與情感交流互動的平臺,成為形成學生積極品質的場所,成為學生發散思維、高效獲取知識的基地,成為學生幸福成長的樂園.
參考文獻
[1] 關文信,王立彬,范青巖.新課程理念與初中生物課堂教學實施[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趙徽,荊秀紅.解密高效課堂[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3] 任俊.寫給教育者的積極心理學[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