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選擇適宜土壤
種植蘿卜應選擇耗肥少、剩留有機物多、無同種病蟲害的作物為前茬。需要避開十字花科的蔬菜作前茬,否則易導致病害發生。蘿卜對沙壤土的適應性較廣,為了獲得高產、優質的產品,仍以土層深厚、疏松、排水良好、比較肥沃的沙壤土為好。栽培在適宜的土壤里,肉質根的生長才能充分膨大,形狀端正,外皮光潔,色澤美觀,才有賣相。
2 地塊要求深耕
平整,施肥均勻,這樣才能促進土壤中有效養分和有益微生物的增加,并能疏松透氣,有利于吸收根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從而使葉面積迅速擴大,肉質根加速膨大。每畝可施 75 千克三元復合肥作基肥。然后進行土壤消毒殺菌和地下害蟲的防治。殺菌藥劑選用 50%多菌靈 600 倍液或 70%甲基托布津 800~1000 倍液噴霧,殺蟲藥劑可選用 48%樂斯本乳油 800~1000 倍液噴霧。
3 播種
蘿卜種子質量的好壞,對蘿卜植株的生長和產量的影響很大。為使出苗整齊、苗全、苗壯,應精選種子,只用飽滿、健全的種子,淘汰癟、碎、霉變的種子。而其播種量,則要依據種子的質量、土質、氣候及播種方法而定。秋冬蘿卜多采用點播或條播。用種量根據留苗稀密來確定,點播窩距 25~30 厘米,每窩點籽 4~5 粒,并使種子在窩內散開,以免出苗后擁擠,影響其秧苗質量。
4 合理澆水
澆水主要根據蘿卜生長特點,各個生長時期對水分的要求以及氣候條件、土壤狀況來決定。播種后,若天氣干旱,應立即澆 1次水,開始出苗時再澆 1 次水,保持地面濕潤,保證出苗整齊,并能減輕病毒病的發生。若多雨,則要及時排澇,防止死苗。
5 科學追肥
白蘿卜屬大中型蘿卜品種,生長期較長,在播前施足基肥的基礎上,應適當施追肥,尤其是對土壤肥力較低、基肥不足的地塊,追肥能明顯提高產量。施肥應以氮肥兌水或施糞清水。蘿卜“破肚”后,進入葉生長盛期即蓮座期,為促進葉面積擴大,還宜施一次速效氮肥;進入肉質根膨大盛期,則追施一次復合肥,有助于肉質根膨大。而在收獲前 20 天,每周 1 次,連噴 2 次 0.2%的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追肥,對提高產量和肉質根品質有良好效果。
6 及時收獲
蘿卜的收獲依品種和上市期而定。收獲過早產量低、板結無吃味;收獲過晚肉質根受凍或空心,品質變劣,引起空心。當根部直徑膨大至 8~10 厘米、長度在 25~30 厘米時采收較為適宜。
7 病蟲害的防治
病蟲害防治原則是“預防為主,綜合防治”,優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的無公害蔬菜的目的。不應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藥及其混配農藥。
農業防治:因地制宜選用抗(耐)病優良品種。合理布局,實行輪作倒茬,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降低病蟲源數量。培育無病蟲害壯苗,播前種子應進行消毒處理。
物理防治:可采用銀灰膜避斷或黃板誘殺蟲牙蟲。使用黑光燈誘殺夜蛾類害蟲,防蟲網隔離害蟲,減少病害。
生物防治:保護天敵,創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境條件,選擇對天敵殺傷力低的農藥。釋放天敵,如捕食螨、寄生蜂等。使用生物殺蟲劑,如 BT 等。
藥劑防治:霜霉病、灰霉病,可以使用三乙磷酸鋁稀釋 600 倍或異菌脲稀釋 900 倍。菜青蟲、小菜蛾,前期使用氧戊菊酯稀釋1500~2000 倍,后期可以使用 BT 稀釋 400 倍。黃曲跳甲、蚜蟲,前期結合防治菜青蟲、小菜蛾,使用氧戊菊酯稀釋 1500~2000 倍進行防治。
黑斑病:在發病初期及時噴灑 50%撲海因(異菌脲)可濕性粉劑 1000~1500 倍液,或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 600 倍液,64%惡霜錳鋅(殺毒礬)可濕性粉劑 500 倍液,交替使用。每隔 7~10 天 1次,連續噴灑 2~3 次。并嚴格按照農藥有關安全間隔期進行。
軟腐?。喊l病初期及時防治。用 72%農用鏈霉素 3000~4000倍液,或 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 750 倍液、10%新植霉素 3000~4000 倍液噴灑。重點噴灑病株的基部及近地表處。
蚜蟲:用 10%吡蟲啉(蚜虱凈、大功臣、康福多)可濕性粉劑2500 倍液,或 20%康福多懸浮劑 4000 倍液、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 2000~3000 倍液噴霧。在噴霧時,噴頭應向上,重點噴施葉片反面。
小菜蛾:可選用 40%毒死蜱(樂斯本),在小菜蛾低齡幼蟲高峰期噴霧。對于小菜蛾的防治注意提倡生物防治,也可以應用 BT類藥劑,減輕其對化學農藥的抗藥性。必須用化學農藥時,一定要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
地蛆:用 40%毒死蜱(樂斯本)乳油 1000~1500 倍液或 90%敵百蟲晶體 1000 倍液灌根,在成蟲發生高峰期可選用 80%敵敵畏乳油 1000 倍液噴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