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雖然地大物博幅員遼闊,但人均占有耕地資源相對有限,而且各地區發展不平衡,農業資源開發利用很不協調,有些地方出現了嚴重的生態環境惡化現象。土壤和肥料是農業生產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障,確保土壤和肥料均衡發展,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性,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能夠發揮怎樣的作用,這已成為現代農業必須要面對的課題。
1 土壤肥料資源利用現狀
目前,我國化肥利用率還比較低,需要采用多元措施,提升化肥使用效益。如表 1 所示,我國主要糧食作物水稻、玉米、小麥的化肥利用率還停留在低水平上。
2 土壤資源現實情況
我國耕地面積及人均耕地面積與世界平均水平還有相當差距,特別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更處于劣勢。如下圖所示:為此,提升土壤資源利用率,已經成為我國重要戰略重點。
2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2.1 土壤資源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中國人均耕地面積只有 1.4 畝,僅排世界 126 位,糧食生產面臨眾多問題,我們應該正視土壤資源的生存環境,提升保護土壤資源意識。
土壤是農業生產的物質基礎,農作物生長需要優良土壤環境,由于自然流失加劇,人類活動也給土壤保護帶來嚴峻挑戰,加強土壤資源保護,進行土壤改造,已經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要任務。土壤類型有差異,但其共性作用卻是非常顯著的,進行養分轉化、養分循環、雨水涵養、生物支撐、形成環境緩沖變化等,都體現出土壤資源的重要作用。
根據相關研究,人類消耗的熱量有 80%以上都來源土壤,還有蛋白質和纖維,也都直接在土壤中獲取。這表明土壤和人類的關系是密不可分的。我國雖然是農業大國,但農業生產水平還比較低下,在一些落后地區,農業生產操作還非常原始,嚴重制約了糧食生產水平。因此,保護土壤資源已經成為人們的廣泛共識,要解決人們溫飽問題,需要從農業生產抓起,注重土壤資源的整合改造。土壤資源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也會出現土壤退化現象,我們要關注土壤資源的更新改造,采取科學有效方法改良土壤,從不同角度開展土壤資源開發利用,有效保持土壤資源總量,為農業生產和農業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促進作用。
2.2 肥料資源在農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土地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蓖寥鲤B分難以達成均衡,不能提供植物生長的所有養分,而肥料資源的合理科學應用,可以有效解決這個問題。肥料資源自然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之一。不同地域和不同土壤類型,其營養成分都不盡相同,合理施用肥料,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內環境,促使各種營養成分的協調統一。
根據相關調查表明:農業生產中,化肥能夠提升糧食產量可達 40%~60%.化肥營養元素比較集中,可以有效改良土壤結構,均衡土壤養分體系。如蔬菜、瓜果中的維生素 C、可溶性糖等,在施用化肥之后,這些植物生長必要營養元素都會迅速發揮作用。
肥料分為有機肥和無機肥,有機肥包括農家肥、綠肥等,屬于最環保肥料,也成為綠色肥料;無機肥是指各種化肥,氮肥、鉀肥、磷肥的種類有很多,生產過程不同,其營養成分含量也不相同。在具體施用時,要做到合理施用,還需要對糧食作物需肥進行科學評估,制定合理施肥方案。肥料施用及時合理,可以改善土壤品質,提升植物吸收,對大幅度提升糧食產量有重要幫助。
3 土壤肥料在農業可持續發展對策
3.1 依法保護耕地面積
保護耕地是農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政府相當重視土地管理,已經出臺了一些立法,但在制度上還需要完善,在執行過程中還需要細化。要制定耕地資源保護具體規定,針對性調整耕地資源保護的法律關系,逐步完善耕地發展權制度。地方政府和農業部門還要對耕地保護制定詳細管理細則,讓相關執法部門能夠有法可依,對破壞土地資源的行為才能執法必嚴。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耕地資源保護形勢也面臨新問題,如何協調發展與保護的關系,業已成為農業管理部門的重要課題。根據土壤資源管理現實,需要建立完善管理體系,如下圖 1 所示。
經濟社會的發展要和土地保護利用相結合,建設用地和農耕地的關系需要合理調整,農村發展和城市化進程需要統籌安排,確保土地政策的順利實施。
3.2 推行農林復合經營
土地肥料資源是農業生產的重要依托條件,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對農業可持續發展也有特殊意義。土壤需要改良,肥料需要搭配,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也需要調整。為提升農業生產經營水平,打造特色農業,在一些地方已經推出混農林業發展模式。所謂混農林發展模式,就是將農業生產和林業經營進行有機結合,不僅能夠確保土地資源完整性,還能夠有效改善生態環境。如糧果間作、板糧間作、林藥間作、林下養土雞、林下養羊等經營模式,都可以依據自然環境進行資源整合優化,攫取較為理想經營效益。
3.3 改進土壤施肥技術
土壤肥料是農業發展兩大物質條件,制定合理科學施肥方案,對提升土壤肥力有重要幫助。各地雖然已經推行測土配方施肥制度,但由于覆蓋面有限,很多地方還存在盲目施肥現象。土壤中養分測定,可以為科學施肥提供技術參考,但在具體操作中,還會出現一些特殊情況。首先是化肥的質量問題,土壤養分測定了,而化肥質量難以有保證,也不會有效改善土壤。其次是化肥的高污染性給環境造成巨大威脅,化肥施用給農業生產帶來增產,但由于化肥利用率普遍較低,很多有害物質會殘留在土壤中、糧食作物中,甚至會污染河水。因此,合理操控化肥施用,加強新型肥料研制,已經成為現代農業生產的重要任務。
3.4 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
傳統農業具有規范小、經營范圍單一、效益低下的特征,隨著現代農業規?;?、集約化、產業化經營理念的不斷滲透,傳統農業生產方式面臨分化和重組?,F代農業需要增加農業生產技術含量,擴大生產規模,以集約化生產形成產業優勢,替代一家一戶個體經營模式。為大農業生產創造條件。農業生產需要現代化、產業化,要調整農業生產結構,推行專業合作社,優化多種生產要素,要將種植、養殖、加工、工業、商貿等結合起來,形成“農戶 + 企業”的新型經營模式,提高農產品的市場價值,促使農民增產增收。
4 結語
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時代進步的強烈訴求,自然生態資源保護、保護人類社會環境、用現代經營手段進行農業管理、促使農業走集約化之路,這些都屬于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土壤肥料是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合理開發農業資源,保護土壤資源,實行科學施肥,都可以為農業健康發展帶來促進作用。實施農業可持續發展,需要有強烈內驅動力。土壤和肥料資源利用,已經成為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條件,認清土壤和肥料在農業生產中的重要地位,為建立完善農業管理制度建立科學經營體系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孫蔚。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J].山西農經,2014,(06)。
[2] 涂元祥,鄧婷。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3,(02)。
[3] 王靜波,周艷。土壤肥料在農業持續發展中地位和作用初探[J].北京農業,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