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動經濟發展,河北出臺了一系列鼓勵畜禽養殖業發展的政策,2011 年畜牧業產值為1674 億元,占到了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 32. 72%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的逐步推進,京津冀地區在農產品市場一體化方面水平發展較快。以廊坊為例,廊坊市肉類 41. 5% 、禽蛋 31. 5%、牛奶 67. 1% 銷往京津。然而畜牧業快速發展也引起了水體富營養化、氮磷比例失衡等環境問題。
畜禽養殖業污染是農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方面。
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顯示,畜禽養殖業的化學需氧量、總氮和總磷分別占農業源的 96%、38% 和 56% ,畜禽養殖業的污染引起高度關注。
本文旨在利用環境經濟學理論分析河北省畜禽養殖污染的經濟原因,提出治理模式和經濟手段,為河北畜禽養殖業規劃布局、養殖規模的調控以及養殖污染的治理提供依據。
1 河北畜禽養殖業污染現狀分析
1. 1 畜禽養殖業污染量計算
畜禽糞便量計算采用的方法是在不考慮飼養周期的前提下,將豬和家禽的存欄量看作當年中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飼養量,而這個穩定的飼養量由豬和家禽的出欄量與其增補量相抵消來維持,畜禽糞便量 =存欄量 ×日排泄系數 ×365.本文整理了主要畜禽養殖品種的排泄系數及污染物含量,見表 1、表2.
1. 2 計算結果與分析
2007-2011 年河北省畜禽養殖主要污染物含量見表 3.
畜禽糞便堆放及沖洗過程中極易流入水體: 一方面在飼養過程中直接排入水環境; 另一方面在堆放儲存過程中因降雨和其他原因進入水體。畜禽糞便進入水體的流失率一般在 30% ~ 40% 左右。按30% 計算,2011 年河北畜禽糞便流失進入水體的COD 達到 81. 57 萬 t,超過 2011 年河北排放工業廢水中 COD 排放量 19. 4 萬 t 和排放生活污水中 COD排放量 24. 6 萬 t,甚至超過兩者之和。畜禽糞便流失已成為一些河段最大的有機污染源。
2011 年河北省環境公報公布全省水環境狀況:
七大水系水質總體為中度污染,主要污染物為氨氮、TP 和 BOD.其中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所占比例為 37. 3%,全省水體污染較為嚴重。畜禽糞便對水環境造成極大危害,如果合理控制畜禽養殖業污染,將有助于改善水體環境。
2 畜禽養殖業污染經濟分析
2. 1 畜禽養殖業污染的經濟根源
2. 1. 1 畜禽養殖業外部性分析
畜禽養殖污染主要來自于畜禽糞污,如果養殖場投資建設糞污處理設施,必將增加養殖場的生產成本,但是如果大多數養殖場為了獲得高的經濟利益,對畜禽糞污只做簡單處理或不做處理就直接排到環境中,會造成空氣污染、水污染,從而導致居民生活環境惡劣、疾病傳播等外部不經濟性。
外部不經濟性的出現,表明外部性對經濟效率帶來了損害。以數學模型來說明。對養殖戶而言,其養殖費用包括兩部分: 一是養殖成本,設為 C1;二是治理污染成本,設為 C2.若養殖戶不治理污染,則社會付出成本,設為 C3,并假定養殖數量為 Q,畜禽產品價格為 P.若養殖戶不治理污染,養殖戶的盈利 R1為:R1= P × Q - C1( 1)此時社會總福利 F1= R1- C3= P × Q - C1- C3( 2)養殖戶對畜禽糞污進行治理,將增加治理污染成本 C2,此時養殖戶的盈利 R2( 假定養殖量不變) 為: R2= P × Q - C1- C2( 3)社會總福利 F2= R2- C3( 4)由于養殖戶治理了污染,也就沒有了社會成本,即 C3= 0,則 ( 4) 式變為:F2= R2= P × Q - C1- C2( 5)( 1) - ( 3) 得: R1- R2= C2( 6)( 5) - ( 2) 得: F2- F1= C3- C2( 7)所以私人成本社會化使養殖戶獲得超額利潤C2,這一利潤是以社會付出超額社會成本 C3- C2為代價的。養殖戶不關心河流和空氣污染,更關心養殖廠的收益,追求超額利潤,減少了治理污染的私人成本,進一步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
2. 1. 2 公共資源產權界定
模糊產權指法人主體或 “個人”對資源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權利。對于具有私人物品屬性的資源而言,其產權明確,有利于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和保護。然而公共資源不具有排他性,其使用不受限制。對于養殖業來說,養殖戶無償地使用河流、水庫等公共資源,隨意將畜禽糞污排入水體,結果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隨意堆放造成空氣污染、病菌滋生,影響居民生活環境及身體健康。然而作為集體所有的公共資源,其產權難以分割,導致資源低效配置和過度使用,必然加劇環境惡化。
2. 1. 3 政府失靈政策失靈。主要是政府制定政策沒有充分考慮環保問題,過分追求經濟的增長,導致環境的污染狀況的惡化。比如政府出臺鼓勵發展畜禽養殖業的相關政策,如果沒有關于控制畜禽養殖污染的政策,只是片面追求經濟增長,必然導致環境污染。
管理失靈。主要指政府管理部門在實施政策方針時,一方面可能出現部門協調不足,導致政策不能有效實施; 另一方面是環境管理中的尋租行為,污染者通過向政府部門行賄,逃避環境污染治理的政策或者降低環境標準,少交或免交排污費,出現政府管理失靈。
2. 2 畜禽養殖業污染的外部性內部化
2. 2. 1 庇古手段( 1) 征稅手段征稅手段是政府通過征稅迫使生產者實現外部效應內部化。對于養殖戶來說,當政府征收排污費時,養殖戶有三種選擇: 繳納排污稅費、減少養殖量或者投資購買治理污染物的設備和設施。如圖 1所示,縱軸代表成本與收益,由于養殖戶可以通過建設污染處理設施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因而糞污的排放量不再隨養殖規模的變化而同比例變化。
橫軸 W 為糞污排放量,MEC 代表邊際成本,MN-PB 代表養殖戶沒有處理設施,其污染如排放量隨生產規模的擴大而同比例增加的條件下,養殖戶的邊際私人純收益曲線,MAC 代表污染治理的邊際成本曲線?!?】
當存在養殖戶自身治理污染的可能性時,最優污染水平以及排污稅費的征收標準,應根據 MNPB 和 MEC 兩條曲線的交點決定。從圖 1中可以看出,當污染物排放量低于 W 時,養殖戶支付的邊際治理成本高于社會付出的邊際外部成本,此時對社會來說,不治理比治理有利,因為養殖戶所支付的治理成本也是社會總成本的一部分; 當污染量高于 W 時,養殖戶支付的邊際治理成本低于社會付出的邊際外部成本,此時對社會,治理比不治理有利,養殖戶為追求最大利潤而將污染物的排放量增加到超過 W的程度,從而損害社會利益。由此可根據 W 的邊際外部成本來確定排污費的征收標準,將污染物的排放量控制在 W 水平上。
( 2) 補貼手段對正外部性進行補貼。對于產生正外部性的養殖場,因其生產過程中產生了環境效益及社會外部收益,而這部分收益未被養殖戶納入自身生產決策,所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的養殖戶的最佳養殖規模和產量對于社會來說還不是最優。從社會效益最大原則出發,政府給予養殖戶適當補貼,從而擴大養殖規模,實現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最佳,補貼額度正好等于外部效益。
對負外部性減少補貼。畜禽養殖不可避免地產生污染,很難完全消除對環境的負面效應,所以應該最大限度地減少負外部性。對負外部性減少的補貼措施主要有補助金、低息貸款和減免稅三種形式。當養殖戶采取措施降低環境污染水平,可從政府那里得到補助金; 當養殖戶采取一定的污染治理措施及建設設施,政府可以提供給他們低于市場均衡利率的貸款; 政府也可以通過加快折舊、免稅或者回扣稅金或費用形式對采取污染治理的養殖戶予以支持。
2. 2. 2 科斯手段科斯手段中重要的手段是排污權交易。該手段是建立合法的排污權,并允許該權利買入與賣出,以此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對于畜禽養殖業,政府可確定一定區域的環境質量目標,推算出污染物的最大允許排放量,分成若干排污權,通過拍賣等手段,有償分配給養殖戶,養殖戶根據自身的利益,自主決定其污染治理程度,從而買入或賣出排污權。排污權交易用于畜禽養殖業污染控制,最重要的是首先應該明確界定產權,若養殖戶擁有產權,可以不負擔環境損害的賠償責任,居民是外部損害的直接承擔者; 若受污染的居民擁有產權,養殖場無權污染環境,如果造成環境損害,應承擔相應責任。按照 “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明確受污染的居民擁有產權,養殖場為了避免承擔污染環境的責任,可以進行排污權交易。
2. 2. 3 庇古手段與科斯手段的比較庇古手段較多依靠政府干預,而科斯手段更多依賴市場機制; 庇古手段既能適應計劃經濟環境,又能適應市場經濟環境,而科斯手段只能適應市場經濟; 在面臨 “市場失靈”的情況下,庇古手段更加有效,而面臨 “政府失靈”時,科斯手段可能更有效; 庇古手段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而科斯手段對技術水平要求較低; 庇古手段的實行與產權界定關系較小,而科斯手段實行前需界定產權。二者各有利弊。實際應用這兩個手段時,應考慮實際情況,充分發揮兩者優勢,使二者達到完美結合。
3 污染治理方案
3. 1 農村散養戶
據統計,2011 年河北省豬年存欄 100 頭以下養殖戶占 95%; 雞年存欄數 2000 只以下占 96%;肉牛飼養規模 50 頭以下占 99%; 奶牛存欄數 50頭以下的養殖戶數占 95%.可見河北省小規模養殖戶和分散養殖戶占多數,具有養殖標準化程度低、科技含量不高、污染嚴重的特點。所以對于農村散養戶以及小型養殖場,可通過農村連片整治規劃,按照 “源頭削減、清潔生產、資源化綜合利用、防止二次污染”的要求,推廣生物發酵床、干濕分離堆肥及厭氧發酵等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玖鞒倘缦拢?雨污分流→干濕分離→沼氣池或厭氧反應器→ ( 生化池) →氧化塘→人工濕地→農田灌溉或達標排放。
3. 2 大中型養殖場
資源化循環利用模式。該模式主要分為飼料化再利用模式、肥料化利用模式、能源化利用模式。
飼料化再利用模式: 畜禽糞便中含有未消化的粗蛋白、粗纖維、粗脂肪和礦物質等,經過適當處理殺死病原菌后能提高蛋白質的消化率和代謝,能改善適口性,可作為飼料來利用; 肥料化利用模式主要有直接施用、栽培食用菌利用和堆腐后施用等; 能源化利用模式主要有直接燃燒、乙醇化利用、沼氣化利用、發電利用和熱解技術利用等。畜禽糞便是污染物,同時也是資源,資源化循環利用模式不僅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而且變廢為寶,實現了糞污的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該模式投資大、占地大、機械設備復雜,而大規模養殖可統一建大型糞污處理設施,具有易管理、成本低等特點。具體如圖 2 所示?!?】
4 結論
本文分析了河北畜禽養殖業的發展現狀,發現養殖業污染有所減緩,但總體來講,污染現狀不容樂觀; 運用經濟學手段分析了畜禽養殖業污染產生的經濟學原因,主要是外部不經濟性、公共產權界定模糊以及政府管理失靈; 分別運用科斯手段和庇古手段分析了如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并分析了兩者的優劣; 最后簡單提出了關于畜禽養殖污染的處理方法,為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據。
作為京津冀經濟圈中的現代化農業基地,河北省承擔著整個京津冀地區的農產品保障任務,畜牧業是農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河北應進一步做強畜牧業,推進規?;?、集約化養殖,發展生態畜牧業,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中國畜牧業年鑒編輯委員會。 中國畜牧業年鑒 2008 - 2012[M]. 北京: 中國農業出版社。
[2]董小林。 環境經濟學 ( 第二版) [M]. 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3]劉傳江。 環境經濟學 ( 第一版) [M]. 武漢: 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
[4]沈滿洪。 環境經濟手段的比較分析 [J]. 浙江學刊,2001( 6) : 162 -166.
[5]張緒美。 江蘇省畜禽糞便污染現狀及其風險評價 [J]. 中國土壤與肥料,2007 ( 4) : 12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