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茱萸,學名:Cornusofficinalis,為落葉喬木或小喬木,樹高3~10m,枝黑褐色、肉質;核果橢圓形,成熟時紅色、有光澤,外果皮革質,中果皮肉質,肉果核皮堅硬木質。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之功效,是一種重要的藥用原料,主產于浙江、陜西、山西等地。生長于溪邊或較濕潤的山坡,喜溫暖濕潤氣候,忌嚴寒。屬中性植物,既耐陰又喜光,要求土壤疏松深厚,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和中性輕粘質土或沙壤土,若土壤pH值低于4.5則生長不良。對熱、水要求較嚴格,以種子繁殖為主,也可嫁接,壓條繁殖。
1、山茱萸栽培適宜的氣候條件
1.1溫度條件
山茱萸是喜溫暖濕潤、忌嚴寒的植物,在年平均溫度8~16℃的條件下都能生長,年平均氣溫13~15℃最為適宜。以春播為主,氣溫大于12℃為宜?;ㄆ赲\(3月底\\)氣溫以8~15℃為宜,在此期間易出現寒潮或霜凍從而造成減產,旺長期氣溫18~25℃為宜,1月份平均氣溫大于2.5℃樹苗不會受到凍害,要求≥0℃積溫4500~5000℃,年無霜期190~280d。
1.2水分條件
山茱萸是喜濕潤的木本植物,一般年降水量600~1500mm地區都能生長,但以800~1000mm較為適宜,年均相對濕度70%~80%較好,播種期\\(3月下旬至4月上旬\\)降水量大于30㎜,才能正常出苗,花期\\(3月份\\)要求降水量20~25mm為宜,若降水量偏多易灌花,降水偏少,易旱花,旺盛生長期\\(6~8月\\)降水量大于350mm最佳,適宜于栽種在海拔650~1000m的山坡上,以坡度30~35度排水條件較好的坡地為佳。
1.3光照條件
山茱萸為中性植物,在年平均日照時數1600~2000h的地區都能栽植,既為中性植物,既耐陰,又喜光,若光照條件好,有利于坐果,果肉成熟好,個大色艷,品質好。若過陰,座果率亦較好,但旺長期,光合積累少,果肉薄,成熟度差,品質降低,相對影響產量和品質。
2、商洛適宜山茱萸生長區域
山茱萸適宜生長于本市海拔高度650~900m的淺山、丘陵、川塬區,如山陽縣的西照川、漫川、法官\\(7個鄉鎮\\),丹鳳縣的棣花、龍駒寨、土門\\(9個鄉鎮\\),商南縣的趙川、白浪、富水\\(13個鄉鎮\\),鎮安縣的黃家灣、余師、柴坪\\(8個鄉鎮\\)等37個鄉鎮\\),該區占全市總鄉鎮數的22.7%,此區發展山茱萸,地形條件好,適栽面積大,土層深厚,相對集中連片,交通方便,氣候適宜,是商洛市發展山茱萸生產基地的主要栽植區。
3、洛南農業氣候資源特點
洛南光、熱、水資源豐富,氣候溫暖,光照充足,降水適中,年平均氣溫11.8~13.1℃,極端最高氣溫41.7℃,極端最低氣溫-12.7℃,最熱月平均氣溫23.4~24.9℃,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0.5~1.1℃,年平均≥0℃積溫4486.0~4996.0℃,≥10℃積溫3639.0~4149.0℃。山茱萸花期\\(3月底\\)平均氣溫8.9~11.3℃,氣溫適宜山茱萸正常開花要求溫度條件,但易出現寒潮降溫天氣。旺盛生長期\\(6~8月\\)21.0~24.9℃,對山茱萸生和非常有利,年無霜期200~214d,生長期長,有利于山茱萸生長。年平均降水量750~850mm花期\\(3月份\\)降水25~30mm左右,很少出現灌花現象,但易出現旱花,旺長期\\(6~8月\\)降水量380~430mm,最適宜于山茱萸栽植。年日照時數1800~2000h,光照條件充足,對提高山茱萸產量和品質極為有利。此區是山茱萸栽植的適宜地區。
4、生育期內主要氣象災害及指標
山茱萸生育期內主要氣象災害有干旱、暴雨、冰雹、連陰雨。對山茱萸產量和品質影響較大的災害是秋季連陰雨和春季寒潮低溫。
4.1秋季連陰雨時段及指標
9月上旬到9月中旬,日平均氣溫小于16℃,降水量大于150mm或小于80mm空氣相對濕度大于80%或小于70%,連陰雨時間大于15d。期間日照時數≤同期20%,產品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4.2春季寒潮低溫時段及指標
3月中旬至4月上旬初,日平均溫度大于7℃,小于12℃最為適宜,若低于5℃影響期生長,日最低氣溫低于2℃,其花芽容易受凍害,嚴重影響座果率。
5、生產管理措施
5.1加強土壤管理
每年秋季果實采收后結合秋施基肥或早春解凍后至萌芽前進行冬挖、深翻、施底肥,這樣既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又能保持水土,為山茱萸高產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5.2適時灌溉與排水
在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充分利用水源,適時適量合理地灌溉,充分發揮水對山茱萸的良好作用;當山茱萸園地土壤水分過多或有積水現象時,要注意及時排水,防止水多爛根。
5.3科學修剪
通過修剪,調節生長、開花、結果三者關系,從而達到幼樹提早開花結果、成年樹豐產穩產、老年樹更新復壯之目的。成年樹修剪時要注意控制花芽留量和調節花、葉芽比例,一般可掌握1∶3的比例。
5.4病蟲害防治
炭疽病主要危害果實,5~11月發生,造成減產30%~50%。防治方法:①發病初期用1∶1∶100波爾多液,在6月上中旬噴50%多菌靈0.01%~0.125%的溶液或60%炭疽福美0.125%的溶液;②及時摘除病果,集中深埋;③選育抗病品種,增施磷鉀肥,提高植株抗病力。蛀果蛾又名食心蟲、藥棗蟲,危害果實,以幼蟲蛀食果肉,一般減產30%。防治方法:①在羽化盛期40%氧化樂果0.01%溶液殺滅;②用2.5%敵百蟲粉,按藥、土\\(1∶300\\)的比例配成藥土,均勻撒布地表并結合中耕翻入土中,效果良好。③利用食醋加敵百蟲粉制成毒餌,誘殺成蛾。
參考文獻:
[1]宋婕,梁亮.陜西佛坪山茱萸規范化種植基地適宜性研究[J].現代中藥材研究與實踐,2004,18\\(05\\):9-13.
[2]張明明.山茱萸病蟲害危害及防治[J].安徽林業,2001,\\(04\\):29-31.
[3]張華.山茱萸種子處理新法[J].林業科技開發,2002,\\(02\\):25-27.
[4]李天培,陳桂蘭.冬季山茱萸的修剪方法[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7,\\(01\\):19-21.
[5]李天陪,山茱萸栽培[M].成都:四川科學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