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著幾千年歷史傳承的中國畫,根據制作技巧、筆法,國畫可以分為工筆、寫意和兼工帶寫。且每一種技法都各具特色,能表現出不同的韻味。其中,工筆畫突出的特點是以精謹細膩的筆法描繪景物,尤其是中國工筆花鳥畫,猶如中國傳統繪畫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精神內涵上,以形傳神,形神兼備,崇尚意境和情趣,追求主觀精神的表達和體現,是天人合一的形象的詩歌,視覺的音樂,心靈的篇章。
中國的工筆畫歷史悠久,從戰國到兩宋,工筆畫的創作從幼稚走向了成熟。工筆畫使用“盡其精微”的手段,通過“取神得形,以線立形,以形達意”獲取神態與形體的完美統一。而中國工筆花鳥畫作為其中一種,更是追求在精神內涵上,以形傳神,形神兼備,崇尚意境和情趣,是主觀精神的表達和體現,因此,工筆畫是“筆工而意寫”.她不僅是“應物象形”,而且是意象的寫實性,在能動的觀察與寫生的基礎上,經過藝術的再創作,追求傳神寫照,從而達到氣韻生動的藝術效果。這樣的藝術形式,似乎更適合心思細膩的女性畫家。而我國著名的工筆畫家李玉鳳女士便是一位佼佼者,其繪畫作品以細膩的筆鋒、新穎的構圖、豐富的色彩、高遠的意境為特點,工寫兼備,中西合璧,開辟了一條符合現代人審美的新工筆畫法,深受人們的歡迎。
上下求索,追尋藝術之美
1964 年生于山東菏澤市一個書香門第的李玉鳳,號“花間居士”,自幼和哥哥受到作為美術老師的父親的熏陶,對繪畫藝術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而一次偶然的行為,為她的藝術生涯更是指明了航向,她回憶說:“1979 年,有一次一位親戚想讓父親為他家畫‘家譜',父親工作忙,抽不出時間畫,就把這個任務交付給了我,因為當時沒有那么大的畫板,我就把紙鋪在地上,趴著為這位親戚畫’家譜‘,親戚見我畫的很好,就拿出 50 元錢作為酬勞,這是我第一次掙錢,是因為畫畫被人認可了,堅定了我從事美術事業的決心?!?br>
由于李玉鳳聰明好學,并且對繪畫藝術更是心有所向,于是先后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山東菏澤師范學院藝術系和山東藝術學院,但命運似乎總是在跟她開玩笑,因為就在她以為要實現藝術夢想的時候,卻被現實無情的打擊,兩次考學都因交不起學費被迫放棄了。但她學習繪畫的決心始終沒有放棄,1988 年,她報考了天津美院函授班,1991 年,她正式走進天津美院學習山水畫,2012 年,她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研究生班,終于為她的夢想打開了那扇久違的大門。
通過多年來專注的學習和細心觀察,李玉鳳在工筆花鳥畫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如今,細觀她的工筆花鳥畫,可發現其巧借山水畫“散點透視”之法,在清新淡雅、婀娜多姿之中,給人一種云霧繚繞、渺渺茫茫之感,如入花海,聽音而動,聞香而止;形似而意存,筆工而神妙,物近而境遠,形成了“橫看側看不同,遠近高低各異”的特殊藝術效果。如她的作品《物華秋實》,畫面表現了金秋的向日葵,在陽光的照射下,燦爛輝煌,碩果累累。田間有三只和平鴿,一邊在茂密的向日葵下乘涼,一邊尋找掉在地上的葵花籽,它們悠閑自在,其樂融融。
時光如駒,四十余年的藝術跋涉,李玉鳳女士已從一位羞澀的純情少女,變成了一位恬靜、成熟、豐富、內斂的才女,她的成功得到了社會的普遍關注。并擔任中國美術家協會山東分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學會會員,山東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孔子國畫院秘書長,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理事,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家協會理事,北京MEI·A 藝術中心簽約畫師等職。在社會各領域為中國繪畫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貢獻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