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的不斷推進,土地資源十分匱乏,在這種情況下如何發展城市農業?城市熱島效應、甲醛等室內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等這些問題日益突出,如何通過合理的措施適當緩解這些問題?怎樣通過合理、有效的方式方法同時解決這兩個熱點問題?城市熱島效應、甲醛等室內環境污染等可以通過增加種植作物的種類和數量加以適當的緩解,立體農業可以利用有限的空間擴大種植面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農業種植的土地短缺問題。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構建“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模式,主要從該模式的內涵、發展的意義及存在問題等方面進行闡述。
1 立體微農業
1.1 立體微農業的內涵
立體農業是指廣義的立體農業,指根據各種動物、植物、微生物的特性及其對外界生長環境要求各異的特點,在同一單位面積的土地或水域等空間,最大限度地實行種植、栽培、養殖等多層次、多級利用的一種綜合農業生產方式。
立體農業是從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脫穎而出的,不僅可以提升作物的品質、經濟效益,而且還可以形成觀光休閑式農業。立體農業種植,就是利用日光溫室內充足的溫度、濕度和養分,結合不同作物的生長習性,分別調制出養分和構成不同的有機質,進行無土栽培。在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再進行保濕、保溫、保日曬的“特殊護理”,促其匹配成長、開花結果。
與傳統農業相比,立體農業的栽培模式是在占地面積不變的基礎上,不僅可以擴大種植面積,而且利用該模式可以提高作物產量及避免病蟲害等問題,在城市土地資源日益匱乏、空間利用率有限的背景下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論述的立體栽培模式主要利用無土栽培技術對作物進行栽培。無土栽培種植有很多優點,主要是:能避免土壤傳染的病蟲害及連作障礙,縮短植物的生長發育周期,克服土地上連續栽種對植物造成的不利影響,土地殘留的農藥、重金屬等不利因素,可以充分利用水分和養分,產品產量高、品質好、污染少等,達到綠色無公害食品的標準,所以,無土栽培技術的發展對立體農業栽培的發展具有顯著的促進的作用。
微農業是最近幾年流行的微小型精品農業經營模式,主要體現在其經營規模小、富有創意、時尚、靈活、新鮮、便利和低碳環保等深受人們歡迎的農業形式。微農業是相對于規模的傳統農業的微型精品農業,是一種個性化的精品農業,是區別于傳統農業的現代體驗農業。
城市微農業還具有休閑美化、生態綠化、科普教育、農產品就業和拓展就業等功能。
立體微農業是以立體農業栽培技術為基礎,根據城市家庭等不同的環境條件改善需求,選擇適宜的作物,在城市家庭有限的空間資源里(比如客廳、陽臺、屋頂等),根據需要最大限度的進行多層次的種植、栽培,是一種適合城市微農業發展的城市農業形式。
1.2 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發展的必要性
隨著城市的發展和建設以及大范圍內的使用空調等產生了城市熱島效應,聯合國環境署的研究表明,當一個城市屋頂綠化總量達到城市建筑70%時,城市上空二氧化碳的含量將下降80%,夏天的氣溫將下降5~10℃,城市熱島效應將基本消除。時下流行的陽臺種菜也是“微農業”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是城市居民對于田園向往和綠色食品需求的表現形式之一,在自家陽臺種菜可以解決部分需求,還可以體驗種植的樂趣。城市家庭室內的裝修污染,最主要就是甲醛污染,有研究表明目前兒童得白血病的比例升高,最主要的罪魁禍首就是甲醛污染,除了應該利用環保材料進行裝修減少甲醛的產生量之外,植物去除空氣中的甲醛含量也是人們比較認可的方式之一。綜合要解決上述問題的共同點就是最大化的在城市家庭的內部和外部種植植物,因此發展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對人們的身心健康、精神享受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義。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模式就是將立體農業栽培模式應用于“微農業”,即在城市家庭利用屋頂、陽臺、室內等居住閑置空間進行種植的家庭“立體微農業”,可以在陽臺屋頂種植時令蔬菜,室內養魚、種植植物和花卉等美化環境、凈化空氣,將家庭種植與景觀設計進行有機結合,打造花園式的溫馨小家庭。
1.3 發展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的意義
立體微農業是今后城市農業的發展趨勢,是城市家庭增加種植面積的最佳途徑。在自家的陽臺種植一些時令蔬菜,室內種植植物花卉,將農業種植與室內景觀設計有機結合,不但可以凈化空氣,美化環境,而且還可以吃到真正的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家人一起體驗當“小農場主”的種植樂趣,進一步發展城市家庭的觀光休閑農業。
利用種植和固定載體形體結構設計的多樣性、靈活性,可以根據需要將植物種植在城市家庭空間的各個結構區域內,不僅可以美化視覺效應,更能夠有效改善空間結構的不合理。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模式的構建可以為城市家庭的不同空間結構和不同風格的家庭種植的提供樣板,為城市家庭的不合理空間結構的美化等,為“立體微農業”的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2 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的模式的構建
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的構建主要是通過以下步驟來進行的:首先,是根據城市家庭的環境條件特點,篩選適合家庭種植的具有凈化空氣和美化效應的作物和花卉品種;第二,根據不同作物的生長特點,結合家庭裝飾工程技術,設計不同作物的固定和安裝方式,通過空間的合理配置,以達到“城市參與農業、農業融入城市”的城農結合效應;第三,針對城市家庭的不同空間結構以及不同風格,將現代農業技術與家庭室內裝飾工程技術有機結合,擴展農業技術的應用,構建以城市家庭為主體的“立體微農業”模式。
3 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的發展主要解決兩方面的問題:第一,是立體栽培載體材料的選擇、布局與固定;第二,是栽培基質即營養液是否能夠滿足作物各階段的生長需求。立體栽培基質材料的選擇、布局與固定主要與現有的工程材料和固定方式有關,可以利用已有的先進材料作為載體材料,固定方式主要通過應用工程技術手段解決。比較難以解決的是能否提供植物或作物生長相適應的營養液。目前,畜禽養殖污染物經過沼氣工程處理后產生大量的沼液無法依靠周圍的土地進行消納,沼液的去向也是解決農業環保問題的難點,如果能將沼氣工程產生的沼液分析其成分、濃度、元素組成等,與作物的生長必需營養液進行比對,經過配制、元素調節等,將沼液配制成專用營養液。
4 討論
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的構建為在有限的空間里提高綠色植物的種植面積提供了一個科學方法,對于促進城市節能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等具有重大意義。城市家庭立體微農業的發展模式有效的將農業應用和家庭裝飾工程技術融合起來,以達到“城中有農、農中有城”的城農結合效應,提供了農業在城市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如果利用畜禽養殖場厭氧發酵產生的沼液配制立體微農業的專用營養液,可以合理有效地利用這些廢物資源,并大大降低無土栽培生產的成本和操作管理難度,提高和改善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同時達到廢棄物綜合利用,改善環境,產生顯著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具有廣闊市場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苗永山.淺析立體農業及其生態優勢[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0(3):124-125.
[2]攀枝花市立體農業發展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3,34(6):145-149.
[3]陽臺農業立體栽培自動控制系統設計與實現[J].農機化研究,2013(1):127-131.
[4]趙根,陳麗萍,韓明麗,等.淺談城市微農業的功能和意義[J].天津農業科學,2014,20(7):123-126.
[5]楊麗英.園林綠化對降低城市熱島效應的作用[J].現代園藝,2014(5):173-174.
[6]溫力.室內甲醛污染治理技術的研究進展[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3):174-175.
[7]方志權,吳方衛,王威.中國都市農業理論研究若干爭議問題綜述[J].中國農學通報,2008(8):521-525.
[8]關海玲,陳建成.都市型生態農業研究述評[J].技術經濟,2009(7):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