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刊網,職稱文章發表、期刊投稿權威機構

投稿咨詢

投稿在線咨詢

專著咨詢

合著&獨著&編委

編輯在線咨詢

專利咨詢

專利申請&轉讓

編輯在線咨詢

軟著版權

軟著版權

編輯在線咨詢

在線溝通

論文&專著&專利

編輯在線咨詢

微信聊

微信掃一掃

首頁 > 農業論文 > > 基于《齊民要術》探討北魏旱地農業技術
基于《齊民要術》探討北魏旱地農業技術
>2023-03-28 09:00:00


西晉末年,發生永嘉之亂。匈奴、鮮卑、羯、氐、羌等游牧民族趁機大舉內侵,中國北方出現了十六國紛爭的動蕩局面,致使北方農業受到嚴重破壞,饑荒頻繁,民不聊生?!段簳な池浿尽吩疲骸皶x末,天下大亂,生民道盡,或死于干戈,或斃于饑饉,其幸而存者蓋十五焉”。十六國后期,拓跋鮮卑崛起于代北,386年始建北魏,定都平城\\(今大同市\\)。北魏立國之始,就重視農業的發展。天興元年\\(398年\\),平定中山后,遷徙十萬余家以充京師,“各給耕牛,計口授田”。同時在平城“制定京邑,東至代郡,西及善無,南極陰館,北盡參合,為畿年之田,其外四方四維置八部帥以監之,勸課農耕,量校收入,以為殿最”。經過這一番努力,北魏的農業已奠定了初步基礎,“自后比歲大熟,匹中八十余斛”。439年,太武帝拓跋燾以武力統一了黃河流域,為農業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太平真君年間\\(440~451年\\),又下令修農職之教,“墾田大為增辟”,使幾經破壞的北方農業又得以恢復和發展。到孝文帝施行均田制、三長制之后,北方的農業生產推到了自漢魏以來的又一個新的高度。

北魏末到東魏初\\(約533 ~ 544年\\),青州高陽郡\\(今山東臨淄\\)太守賈思勰撰成農業科學技術巨著《齊民要術》,這是中國現存的最完整的農書,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專著之一。該書總結了秦漢之后400多年的農業生產經驗,全面反映了北魏時期的農業生產技術。其中,旱地農業技術是其主要內容之一,不少學者的研究工作,已涉及這一問題,但比較零散。為此,本文擬以《齊民要術》為據,對北魏旱地農業技術作一較系統的探討。

1 農具的創新

北魏時期,農具較前代有了不少改進,而且還創制了一些新的農具。東漢劉熙《釋名·釋用器》記載,漢代較重要的農具有10余種,即犁、耙、鋤、镈、耨、耩、鍬\\(鍤\\)、鐮、铚、枷、鉪等。而《齊民要術》中記載的農具就有20多種,除原有農具之外,新增的有耬、鐵齒鏤楱、鋒、撻、陸軸、木斫、竅瓠、魯斫、批契、手拌斫、勞\\(耢\\)、鐵齒耙、蔚犁等。

耬,播種用的農具,由牲畜牽引,后面有人把扶,可同時完成開溝和下種兩項工作。這種農具是現代播種機的前身。北魏時,在漢代三腳耬的基礎上,創造出了兩腳耬和獨腳耬?!洱R民要術·耕田》云:“兩腳耬種垅穊,亦不如一腳耬得中也”。

鐵齒鏤楱,是一種由畜力牽引的一種耙\\(讀ba\\)?!洱R民要術·耕田》云:“耕荒畢,以鐵齒鏤楱再遍耙之”。耙用于耕地之后,可使翻起的土垡變得細碎疏松,并可以去掉草木根茬。漢代已有竹木耙和鐵齒耙,但均屬人力耙的范疇。鐵齒鏤楱則是最早的畜力拉耙的明確記載。

鋒,一種畜力牽引的中耕農具,類似無鏵犁,起土不覆而留在原處,在禾苗稍高時使用?!洱R民要術·耕田》云:“即移羸速鋒之,地恒潤澤而不堅硬”。鋒有淺耕保墑的作用,還可用于滅茬。也有的學者認為,鋒應是尖刃的、不用畜力牽引,主要用于中耕的鐝類或鏟類多用途的手工農具。

撻\\(讀tà\\),一種播后覆種的鎮壓農具。用于耬種之后,覆種平溝,使表層土壤塌實,以利保墑全苗?!洱R民要術·耕田》云:“凡春種欲深,宜曳重撻”。

陸軸,即碌碡。俗名石磙。是一種壓地農具?!洱R民要術·水稻》曰:“三月種者為上時,四月上旬為中時,中旬為下時。先放水,十日后,曳陸軸十遍”。

木斫,即櫌,一種敲打土塊、平田的農具,形似木榔頭?!洱R民要術·水稻》曰:“塊既散液,持木斫平之”。明徐光啟《農政全書·農器》曰:“今田家所制無齒杷,首如木椎,柄長四尺,可以平田疇擊塊壤,又謂木斫,即此櫌也”。

竅瓠,一種播種專用農具?!洱R民要術·種蔥》曰:“兩耬重耩,竅瓠下之,以批契繼腰曳之”。是指用耬開溝后,用竅瓠播種。這種工具盛上種子后便系于腰間,拉著走,將種子播于溝內。

魯斫,一種鋤名?!洱R民要術·種苜?!吩唬骸懊恐琳?,燒去枯葉……更以魯斫斸其科土,則滋茂矣”??妴⒂湫a專骸棒旐?,即钁”。

批契,“批契”一詞,在古文獻中僅兩見于《齊民要術》: ①《種蔥》篇曰:“以批契繼腰曳之”。②《種苜?!菲?“重樓耩地,使瓏深闊,竅瓠下子,批契曳之”??妴⒂湫a?“其形制、裝置及操作方法均未詳……照《要術》敘述播種程序說,應是一種復種工具”。

手拌斫,一種手用的小型鏟土農具,專門用于蔬菜園藝?!洱R民要術·種葵》曰:“其剪處,尋以手拌斫斸地令起,水澆,糞覆之”。

勞\\(耢\\),即耱,是安有牽引裝置的長條形木板或用荊條編扎而成的一種農具,作用類似耙。勞由畜力牽引,用以摩碎土塊、平整土地?!洱R民要術·耕田》云:“春耕尋手勞,古曰耰,今曰勞”。

鐵齒耙\\(讀pa\\),指專門用于蔬菜園藝的一種耙,形如豬八戒的兵器,用于擊碎較大的土塊,以平整土地?!洱R民要術·種葵》曰:“春必畦種……鐵齒杷\\(耙\\)耬之,令熟,足踏使堅平;下水,令徹澤”。

蔚犁,犁是中國古代的主要耕具。從河南澠池出土的鐵犁情況來看,南北朝之前,已有三種類型的犁:一是全鐵鏵;二是“V”字鐵鏵;三是雙柄犁,犁頭作“V”字形,可安裝鐵犁鏵。這些犁均為長犁轅。北魏時,出現了宜于山澗之間耕田的蔚犁,《耕田》篇云:“今濟州以西,猶用長轅犁、兩腳樓。長轅犁平地尚可,于山澗之間,則不任用,且回轉至難,費力。未若齊州蔚犁之柔便也”。長轅犁只宜于平地,而山澗之間則不如蔚犁方便。蔚犁的具體形制今已難考,其始創當為北魏。蔚犁應是結構合理、重量較輕、使用起來較為方便的短轅犁,可在山澗、河旁、高阜、谷地使用。

工具是生產力的要素之一,新農具創制,反映了北魏農業生產力的提高。

2 耕地技術的完善

我國古代的旱地“耕—耙—耱”的耕地技術體系至遲形成于魏晉時期。北魏時,隨著農具的創新,傳統的耕地技術體系已達完善。人們已認識到,合理的耕地不但可使表土變細變熟,去除雜草,增加肥力,還可起到防旱保墑作用。

《齊民要術·耕田》云:“耕荒畢,以鐵齒鏤楱再遍耙之,漫擲黍、穄,勞亦再遍”。這里指出了“耕—耙—耱”技術體系的基本內容,即耕一遍,耙兩遍,耱兩遍。從《齊民要術》的記載可知,當時對耕地不但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并有了一定理性認識。

首先,該書提出了耕地的具體原則,《耕田》篇云:凡耕高下田,不問春秋,必須燥濕得所為佳。

若水旱不調,寧燥不濕,燥耕雖塊,一經得雨,地則粉解;濕耕堅垎,數年不佳。諺曰‘濕耕澤鋤,不如歸去’,言無益而有損。濕耕者,白背速鏤楱之,亦無傷,否則大惡也。

這里是說,土壤濕度適宜\\(燥濕得所\\)時耕地,此時表層土壤易于散碎,不會形成硬土塊。如果水旱不調,則寧可趁土壤干時耕, 而不要在土壤濕時耕。因為干時耕,雖然土壤形成硬塊, 但降雨后土塊就會粉解;而濕耕,則土壤被犁壁擠壓形成的硬垡塊,是很難散碎的,數年也不會好轉。如諺語所說:“濕耕澤鋤,不如歸去”。如果濕耕,必須在表層土皮發白“\\(白背”\\),即土壤表面干時,急速耙地,否則,就就是“大惡”了。這里既指出了一般原則,又對特殊情況作了具體說明,是一段十分難得的資料。

其次,《齊民要術》中對耕地的時間、深淺、方法等都作了具體的說明。

關于耕地的時間,要依地而定。如《齊民要術·旱稻》云:“凡種下田,不問秋夏,候盡,地白背時速耕,耙勞頻翻令熟,過燥則堅,過雨則泥,所以宜速耕”。

關于耕地的深淺,《齊民要術·耕田》篇中提出原則是,“初耕欲深,轉地欲淺。耕不深,地不熟;轉不淺,動生土也”。其理不言自明。另外,耕地的深淺還和季節有關,“凡秋耕欲深,春夏欲淺”,秋耕深,將新土翻上,經一冬的風化,土壤可漸變熟。春耕因迫近播種,夏耕一般為趕種一季作物,皆宜淺耕,否則,將新土翻上,來不及風化,反有礙于作物生長。

關于耕地的方法,應依季節或情況不同而異。

如秋耕,最值得注意的是兩點:一是宜將雜草掩埋于地下,《耕田》篇云:“秋耕馣青者為上,比至冬月,青草復生者,其美與小豆同也”。埋下的雜草可作綠肥,其肥效可與小豆媲美。二是若牛力弱,不能秋耕, 可以淺耕滅茬,用無壁犁耕地。這樣,可鏟除田間的農作物茬子,起到破壞表土毛細管作用,使土壤能保持潤澤而不堅硬的狀態;若牛力少,可在秋季耙耢一次, 到翌春即播種。這是中國早期的少耕法, 免耕法。

耕地的另一個目的就是改良土壤。更早農書及《齊民要術》都談到各種不同的土壤,如強土、弱土、重土、輕土、白土、黑土、緩土、緊土、燥土、濕土等?!洱R民要術·耕田》引《泛勝之書》曰:“春,地氣通,可耕堅硬強地、黑壚土,輒平摩其塊以生草,草生復耕之,天有小雨,復耕和之,勿令有塊以待時。所謂強土而弱之也”。將堅硬的強土、黑壚土及時多耕,參入植物質,可使土質松軟。

3 良種的選育

《詩經·大雅》生民篇曰:“誕降嘉種”。意即誕生了優良的種子?!对娊洝ば⊙拧反筇锲唬骸按筇锒嗉?,既種既戒”。意即大田土肥宜多種,既備農具又選種。說明我國在先秦時期,就有了選種的觀念和經驗。北魏時期,選種、育種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形成了從選種、留種到建立種子田的一整套管理制度,并培育出了一批耐旱、耐水、免蟲,以及矮桿、早熟、高產、味美的優良品種。如《齊民要術·收種》云:粟、黍、穄、粱、秫,常歲歲別收,選好穗純色者,劁刈,高懸之。至春,治取別種,以擬明年種子;其別種種子,常須加鋤,先治而別埋。還以所治蓑草蔽窖。將種前二十許日,開出,水淘,即曬令燥,種之。

這段引文大體談了三層意思:一是谷類作物須得年年選種,將純色好穗選出,勿與大田生產之作物混雜。二是對種子田須精耕細作,種前水選,去除雜物;種后加強管理,保證秧苗茁壯成長。三是良種宜單收單藏,須以自身的秸稈來塞住窖口,免得與別種相混。這種做法已近似于近代的“種子田”和良種繁育,是品種選育的有效途徑之一。

在這種先進的選種思想和技術指導下,當時已培養出了許多農作物新品種,特別是谷類作物的品種大大增加。如西晉郭義恭《廣志》記述的粟有11種,而《齊民要術》記載的粟增至86種,依作物的性狀分為四大類:朱谷等14種,早熟,耐旱,免蟲;今墮車等24種,穗都有芒,耐風,免雀暴;寶珠黃等 38 種,中熟,大谷;竹葉青等 10 種,晚熟,耐水。在選育良種方面還有兩點值得注意:① 當時已認識到了早熟、矮桿作物之優勢。如《種谷》篇云:“早熟者,苗短而收多;晚熟者,苗長而收少”。② 當時已認識到了品種與地域的關系。某些作物只宜于在某地生長和留種,而不宜于在另一地生長和留種,如《齊民要術·種蒜》云:“今并州無大蒜,朝歌取種,一歲之后,還成百子蒜矣……蕪菁根,其大如椀口,雖種他州子,一年亦變。大蒜瓣變小,蕪菁根變大,二事相反……并州豌豆,度井陘已東,山東谷子入壺關上黨,苗而無實”。

4 播種技術的進步

北魏時期,播種技術有了較大的進步。對播種時間、播種方法、播種量、播種深度等,都有了明確記載。

關于播種時間,分為“上時、中時、下時”,還須依年景好壞作出總的估價,又要依據節氣和物候的遲早、土質肥瘦、墑情等作出具體安排。例如:《齊民要術·種谷》云:“凡田欲早晚相雜,防歲道有所宜。有閏之歲,節氣近后,宜晚田。然大率欲早,早田倍多于晚”。歲道,指氣候。意思是,為預防氣候變化,應既種早谷,亦種晚谷,不宜只種一種;閏年節季稍晚,應當遲種;在正常年分,應以早種為佳,早種量應超過晚種量的一倍。

《種谷》篇又云:“凡種谷,雨后為佳,遇小雨,宜接濕種。因小雨不接濕,無以生禾苗”。說明播種時間與墑情的關系。

《種谷》篇又云:“地勢有良薄,良田宜種晚,薄田宜種早。良地非獨宜晚,早亦無害;薄地宜早,晚必不成實矣”。說明播種時間與土質的關系。

關于播種方法,主要有撒播、條播和點播三種,視作物特性和土壤條件而異。如種小豆,《齊民要術·小豆》曰:“熟耕,耬下以為良;澤多者,耬耩,漫擲而勞之”。而麻和稻則是浸種發芽再播種,目的在于下種后,種子迅速生長。但發芽程度要看土壤中所含水分的多少。水分多,可以發芽后再播種;水分少,只浸濕而不待芽出殼就播種。關于播種量和種植密度,一方面繼承了《四月民令》中的思想:“禾,美田欲稠,薄田欲稀 ;大、小豆和稻,則美田欲稀,薄田欲稠”,同時在認識上又有所升華,不僅具體規定了各種作物的每畝播種量,而且指出,晚種比早種用子多,不同的播種方法要用不同的播種量;出苗后,到了一定的時間就要間苗,保持一定的株距。特別值得重視的是,遇有缺苗處,要移苗補種?!洱R民要術》還強調了種植疏密失宜的弊端。如《種麻》篇云:“穊則細而不長,稀則粗而皮惡”?!读伙菲疲骸傲?、秫并欲,薄地而稀”。否則,“地良多雉尾,苗穊穗不成”。

關于播種深度,則應視作物種類和播種時期而異。如《齊民要術·收種》指出:“凡春種欲深,宜曳重撻;夏種欲淺。直置自生”。

5 田間管理技術的進步

北魏時期,田間管理項技術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認識上亦有所提高,較前代有明顯的進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5.1 中耕技術

《詩經·周頌》良耜篇曰:“其鎛斯趙,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意即犁頭破土,薅除雜草,雜草腐朽,莊稼茂盛。說明西周時,已重視中耕除草。北魏時,人們在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到了中耕對松土、除草、保墑的作用,因而操作上比以前更精細,提出多鋤、鋤小、鋤早、鋤了的要求。如《齊民要術·種谷》云:“鋤不厭數,周而復始,勿以無草而暫停;春鋤起地,夏為除草”。這是說鋤地對松土、除草的作用。這條文獻原注云:“鋤者非止除草,乃地熟而實多,糠薄,米息。鋤得十遍,便得八米也”?!洱R民要術·雜說》亦云:“鋤耨以時。諺曰:“鋤頭三寸澤,此之謂也”。說明中耕不但是為了鋤草,而且可以熟土、保墑,提高作物產量和質量。鋤得十遍,糠麩變少,可得米八成。

至于中耕的方式,當時大致有五種:鋤、耙、耢、鋒、耩。以鋤為主,視幼苗生長情況而定。禾苗較小時,中耕一般用耙和勞;禾苗較大時,用鋒和耩。

5.2 農作物的施肥

我國何時開始施用肥料,無明確文獻記載??赡苁加诖呵飼r代,到了戰國時代,肥料已很受重視?!洱R民要術》沒有講大田作物如何施肥,但收集了更多種類的肥料,包括人糞、畜糞、廄肥、堆肥、蠶矢、巢蛹汁、獸骨、草木灰、舊墻土等。同時,重視綠肥的功效。中國利用綠肥相當早,但漢代以前只是耕翻自然生長的雜草作肥。晉初郭義恭《廣志》曰:“苕草,色青黃,紫華,十二月稻下種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美田,應是改良土壤,增進肥力之意。這是苕草和稻輪作,并以苕草為綠肥,是我國古代綠肥輪作的最早記載。當時,北方也已廣泛利用綠肥栽培以培養地力。如《耕田篇》指出,以豆科植物作綠肥較好,五六月撒播,七八月耕翻,以作次年春谷田,“則畝收十石,其美與蠶矢、熟糞相同”。另外,強調施肥時要用熟肥。如《齊民要術·種麻》曰:“地薄者糞之。糞宜熟。無熟糞者,用小豆底亦得”。

5.3 適期收獲

《齊民要術》根據不同作物的不同特性和成熟特點,提出了適期收獲的標準。例如:谷子要適時收獲?!洱R民要術·種谷》記載,谷子“熟速刈,干速積。刈早則鐮傷,刈晚則穗折,遇風則收減,濕積則藁爛,積晚則損耗,連雨則生耳\\(即發芽\\)”。穄要適當早收,黍要適當晚收?!洱R民要術·黍穄》曰:“刈穄欲早……穄晚多零落……諺曰:穄青侯,黍折頭”,“刈黍欲晚……黍早米不成”。

6 農作物制度的進步

北魏時期,由于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的需要,需要多種多收,形成了作物輪作、復種、間作、混作、套種等農作制度。

6.1 農作物的復種

中國古代的原始農業是在一塊土地上連續耕種,直到不再適宜耕種是就拋荒,商代農業可能還在這一階段?!对娊洝ぶ茼灐烦脊て唬骸叭绾涡庐尅??!对娊洝ば⊙拧凡绍黄唬骸氨⊙圆绍?,于彼新田,于此菑畝”。開墾的第一年的土地叫菑,第二年的叫新田,第三年的叫畬。這似乎反映了西周時仍然保持這種耕作制度的殘余?!吨芏Y》言“一易之田,再易之田”,則是比較進步的定期休閑制了?!吨芏Y》還提到“不易之田家百畝”,結合這一時期很重視施肥,則可推定戰國時期已是長期耕種而不休閑了?!秴问洗呵铩と蔚亍吩唬骸敖衿澝篮?,來茲美麥”,這是粟和麥輪作。諸多文獻談到,漢代粟和麥輪作、粟和大豆輪作已很普遍了。但都沒有講到輪作的好處。北魏時期,情況就不一樣了。

《齊民要術》中記載的農作物有幾十種,糧食作物有谷、黍、稷、粱、秫、大豆、小豆、大麥、小麥、瞿麥、水稻、旱稻。此外,還有纖維作物、飼料作物、油料作物等。種類繁多的作物,為進一步發展輪作、復種制提供了有利條件。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人們已認識到了只有葵、蔓菁等少數作物是可以重茬的?!斗N葵》篇云:“葵,地不厭良,故墟彌善”?!堵肌菲疲骸奥?,種不求多,唯須良地,故墟”。故墟,即重茬地。而稻、谷、麻等多數作物皆不宜重茬,必須輪作。如《種谷》篇云:“谷田必須歲易 ,否則莠多而收薄”?!洱R民要術》記載了當時北方20多種茬口,把適合某些作物的茬口分為上、中、下三等,說明它們在輪作中的地位,而且特別指出豆茬是谷類作物、蔬菜作物的良好前茬。

如谷子的最好前茬是綠豆、小豆,其次是麻、黍和胡麻,再次是蕪菁、大豆;黍、穄最好是新開荒地,其次是前茬為大豆地,再次是谷子地;谷子和麥都是大豆、小豆的良好前作,小豆是麻的好前作等。

這就確立了豆、谷輪作的格局。我國古代的作物輪作制出現較早,但把它當成恢復地力、增加生產的重要技術研究,卻始于《齊民要術》。

6.2 農作物的間作、混作和套種

我國古代的作物間作、混作和套種約始于公元前1世紀。北魏時人們對此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齊民要術》中記載了多種間作、混作和套種方式。

如《種桑柘》篇云:“桑苗下常斸掘,種綠豆、小豆”。這是桑間間作綠豆、小豆?!娥B羊》篇云:“羊一千口者,三、四月中,種大豆一頃雜谷,并草留之,不須鋤治,八、九月中刈作青茭”。這是說用混作的方法生產養羊的飼料。是時,人們對如何選擇好間作、混作、套作,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如《種桑柘》篇云:“綠豆、小豆,二豆良美,潤澤益?!?。綠豆、小豆混作有益,而豆類和瓜類不能混作,“豆反扇瓜,不得滋茂”。

概而言之,《齊民要術》所反映的北魏時期的農業生產技術,對后世農學影響巨大。唐末,韓鄂《四時纂要》大量引述了《齊民要術》的內容。去掉這些內容,則不成農書。元明清的四大農書:《農桑輯要》、《王禎農書》、《農政全書》和《授時通考》,無不以《齊民要術》的規模為規模,以《齊民要術》的材料為基本材料。由此推斷,北魏的農業生產技術,特別是旱地農業技術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其后一千多年,中國北方旱地農業技術并未有實質性的突破。

參考文獻

[1]\\(北齊\\)魏收.《魏書》卷一百一十《食貨志》[M].
[2]\\(北魏\\)賈思勰. 齊民要術 [M].
[3]繆啟愉. 齊民要術校釋 [M]. 北京:農業出版社,1982.
[4]\\(東漢\\)劉熙.《釋名》卷七《釋用器第二十一》[M].
[5]周昕“.鋒”考. 中國科技史料,2003,24\\(1\\): 73 - 79.
[6]\\(明\\)徐光啟.《農政全書》卷二十一《農器》[M].

綜合排序
投稿量
錄用量
發行量
教育界

主管:廣西壯族自治區新聞出版局

主辦:廣西出版雜志社

國際:ISSN 1674-9510

國內:CN 45-1376/G4

級別:省級期刊

中國報業

主管:中國報業協會

主辦:中國報業協會

國際:ISSN 1671-0029

國內:CN 11-4629/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中國房地產業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部和...

主辦:中國房地產業協會

國際:ISSN 1002-8536

國內:CN 11-5936/F

級別:國家級期刊

建筑與裝飾

主管:天津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主辦: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

國際:ISSN 1009-699X

國內:CN 12-1450/TS

級別:省級期刊

財經界

主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主辦:國家信息中心

國際:ISSN 1009-2781

國內:CN 11-4098/F

級別:國家級期刊

文化月刊

主管: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

主辦:中國文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

國際:ISSN 1004-6631

國內:CN 11-3120/G2

級別:國家級期刊

期刊在線投稿系統
上傳文件
支持上傳.doc、.docx、.pdf文件
18年國內外學術服務,發表國際文獻請認準藏刊網官網

資深編輯團隊

專業設計投入方案

投稿成功率極高

企業信譽保障

對公交易更安全

人民群眾口碑好

高效投稿流程

審稿快!出刊快!檢索快!

正規刊物承諾

無假刊!無套刊!

投稿成功!

藏刊網提醒您

1.稿件將進入人工審稿階段,審稿后會有編輯聯系您,請保持手機暢通。

2.為避免一稿多投、重刊等現象影響您的發表,請勿再投他刊。

確定

投稿失??!

藏刊網提醒您

由于網絡問題,提交數據出現錯誤,請返回免費投稿頁面重新投稿,謝謝!

確定

藏刊網收錄400余種期刊,15年誠信發表服務。

發表職稱文章,覆蓋教育期刊、醫學期刊、經濟期刊、管理期刊、文學期刊等主流學術期刊。

  投稿郵箱:cangkan@163.com

本站少量資源屬于網絡共享如有侵權請您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

版權 2009-2022 版權所有:河北藏刊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工信部備案:ICP備20016223號 冀公網安備13010502002858號

青青青爽不卡一区二区_操婷婷色六月中文字幕_国产精品yjizz视频网_中文无码一级大片_A级毛片100部免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