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作為城市綠地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提高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改善局部小氣候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載體作用。園林植物是影響城市市容市貌的重要方面,而且其配置效果是影響公園綠地的景觀質量的重要因素。
在公園中合理配置植物可以增加生物的多樣性,并且城市公園內植物種類的組成以及植物配置的空間結構是衡量一個公園乃至一個城市吸引力的重要指標。本文從植物配置方面的對深圳市蓮花山公園植物造景風格及其特色進行分析。
1 蓮花山公園的自然地理位置
(1)地理位置深圳市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的北端,因七個山頭相擁,狀如盛開的蓮花,故得蓮花山,全園占地面積 181 公頃,是深圳市面積較大公園之一。公園東起彩田路、西至新洲路、北到蓮花路、南臨紅荔路。蓮花山公園規劃定位為"生態型城市公園",公園以綠色、環保、自然、和諧為基調,其獨特的人文景觀(鄧小平銅像)、豐富的自然資源、優美的生態環境,深深吸引著廣大市民和來自海內外的游客,年游客量達 500 萬人次以上。
(2)氣候條件公園地處南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全年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年均氣溫 22.4℃。年最大降雨量 2662 mm.日最大降雨量 354mm, 全年相對濕度較大,年均 80% 以上。全年日照時數較長達 2281h,輻射熱豐富多達523.35kJ/m2.氣候環境適合熱帶、亞熱帶植物的生長。
2 蓮花山公園的植被現狀和植物資源分析
蓮花山公園地帶性植被為季風常綠闊葉林,由于幾代園林工作人員的活動影響和開辟,現狀植被是以次生性的園林觀賞樹木、荔枝林、人工相思林和桉樹林等為主。
本公園共有維管植物 179 科 668 屬 1269 種,其中野生植物139 科 405 屬種;栽培植物 113 科 333 屬 574 種,占所有植物種45.2%.
喬木有:落羽杉、馬尾松、南洋楹、鳳凰木、木棉、荔枝、檸檬桉、洋紫荊等;棕櫚植物有油棕、蒲葵、銀海棗、國王椰等;灌木植物有:桃金娘、春花、九節、變葉榕、龍船花等;藤本植物有:紅皺藤、蒜香藤、大花老鴨嘴等;草本植物有:芒萁、烏毛蕨、芒草等。
古樹少見,僅見移植的小葉榕(樹齡約 60-80 年)、龍牙花;珍稀種植物有筆筒樹、象腿樹、面包樹、蟻棲樹等;保護植物有遷種的刺桫欏和毛肋桫欏等。
3 蓮花山公園植物造景的風格和特色
3.1 利用生物多樣性配置植物
生物多樣性是指生物及其組成系統具有總體上的變異性和多樣性,包括物種與物種之間及物種內部生態系統的多樣性。
生物多樣性不僅是滿足公園植物配置在藝術美創作中的需要,也是形成穩定生態系統的需要,能夠在公園中創造出紛繁多樣且獨具特色的優美景觀。公園植物造景也應該堅持植物的多樣性原則,因為植物的種類繁多有利于保留多種植物的遺傳特征,那么由多種植物組成的公園也就發揮更大的作用,草地可以加大植被面積有利于保持水土,可以改善公園氣候,凈化公園環境,一些藥用植物還可以抵御病蟲害以及惡劣的氣候。
優越的自然條件和幾代園林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蓮花山公園已經成為一張都市的綠色名片,四季有花開,季季花不同。
霸王棕、棍棒椰、狐尾棕等 40 余種棕櫚科植物,高低錯落,姿態各異盡顯南國風情;風凰木、落羽杉、黃蘭等80余種景觀喬木,或觀景,或觀花,或觀果,或觀形,或聞香,一棵樹就是一片景,花是景,果是景,景景不同,令人目不暇接;70 余種灌木花卉形色各異,色彩斑斕,在屬于自己的時節里爭芳斗艷,或芳香,或絢麗,或展姿色;象腿樹、玉蕊、面包樹等外來物種在園內安家落戶亦成為美麗的風景線,令游客駐足;另外,40 余種地被植物,10 余種姜目植物,10 余種水生植物和近 20 種攀緣植物在園中各競空間,各顯風采,或默默點綴,或一路鋪展。全園鄉土和園林植物共 1500 余種,在復合植物群落中,遵循了生物多樣性原則,它們展示了生命的活力和絢麗的色彩,筑就了蓮花山的景,蓮花山的色和品不盡的味。
3.2 利用植物的不同高度形成視覺上的層次感
在蓮花山公園(關山月美術館)入口處,有低矮的變葉木與美麗的異木棉高低配置,在它的外圍用金葉女貞裝飾,低矮的灌木不僅在空間層次上彌補了喬木的空缺,在色彩上更營造了五彩紛紛的美麗世界,并且隨著季節的變化展現出不同的姿態,符合深圳特有的韻味。蓮花山公園在增加層次感的效果上,以高大的喬木為骨架,低矮豐富的花灌木和地被為血肉所組建起的植物景觀,便顯得活躍有序,富于變化,在遵從形式美為基本原則的同時,更注重了植物景觀結構層次的多樣性和合理性。
3.3 根據公園不同季節的變化配置季相植物
深圳地處南亞熱帶向熱帶過渡型海洋性季風氣候,四季變化不明顯。為突出表現季節變化,適當配植季相變化特征明顯的植物種類。公園內種植的季相變化植物品種繁多,春季有淡雅高貴的二喬玉蘭,夏季有熱情似火的鳳凰木,秋季復羽葉欒樹獨顯風騷,冬季有美麗嬌柔的冬櫻花。一些植物,因其獨特的葉色,亦成為游客觀賞的焦點。紫薇、法國枇杷、楓香等在冬季落葉繽紛,賦予了這個南國城市溫暖的季相色彩。人工湖是園中水生植物景觀體現的基礎,人工湖周圍種植水杉、落羽杉、池杉等冬季葉色轉為暗紅色落葉樹種,增強了觀賞性。公園東則凹地,花壇灌木叢以香花植物如白玉蘭、桂花、含笑等為主,又在山腳處種植了成片的夏盛花,冬天葉色變化明顯呈橙紅色或暗紅色的大葉紫薇、法國枇杷,冬落葉的雞蛋花、鳳凰木和常年紅葉的紅繼木、肖黃櫨等,營造了色彩花香多樣的,季相變化的景觀特色。配植了季相變化的植物,不單使人在深圳看到一年四季的變化,還能感受到四季如春的溫暖。
3.4 根據公園不同分區的功能配置植物
蓮花山公園以其不同的功能形成不同的分區,例如可供乘船垂釣的區域、休閑娛樂的區域、運動健身的區域等,在形成不同分區后注意配置不同的植物。位于公園主峰的山頂廣場,鄧小平同志銅像矗立在廣場中央,塑像的造型為具有動感的、大步向前走路的姿態,為突出一代偉人的高大形象,塑像后面背景林種植緊密的、比塑像矮的柏科,塑像前面種植低矮花壇--色葉植物(黃金葉),營造色彩斑斕、熱烈的氣氛,是廣大深圳市民和國內外來賓緬懷一代偉人風采、眺望深圳市景的最好去處;南部(棕櫚園)是以棕櫚科植物 + 草地的配植方式營造具有熱帶、亞熱帶風光的椰風林大草坪,為游人提供了休閑、活動空間;公園東南部(風箏草坪--市民喜愛的放飛心情的地方)為以大面積草地和微地形為主要景觀的草坪,配植一些孤植喬木,市民在這里放風箏已成為深圳市的一大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