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又名茶子樹,在山茶科山茶屬中種子含油量較高、具有生產價值的油用物種總稱,屬于常綠小喬木,其壽命可以達到幾十年至幾百年,是我國木本油料之一。使用其制作出的茶油是綠色、健康的食用油,品質優良,可以和橄欖油相提并論,有"東方的橄欖油"之稱。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油茶的需求量不斷的增加,油茶慢慢進入了國際市場,為油茶產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1 選擇油茶園的建立地點
根據油茶的生長特性和適應性,建立油茶園應該選擇陽光充足、降雨量充沛、地勢平坦、海拔 100~500m、排水好、交通便捷、具有較好的水電設施、土壤質量好、質地疏松、土壤中有機物含量高、肥力強的位置。江西處在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降雨量充沛,非常適合油茶生長。
2 油茶園的規劃
2.1 油茶園小區劃分
為了方便栽培油茶,在油茶園內應該劃分栽培小區。坡度<15°的地區按照長方形劃分,面積在 1hm2左右,坡度在16~25°之間的地區按照自然環境劃分,面積在 1hm2以上。
2.2 油茶園道路設置
油茶園的主干路設置在林地中心,道路的寬度 4~5m,支路和主干路交叉,路寬約 3m.主干路和支干路設置在小區和小區之間,也可以作為劃分小區的界限。
2.3 油茶園水池設置為了避免出現干旱的問題,每 4 hm2設置 1 個 100m3的蓄水池。
2.4 排水和灌水裝備設置排水系統設置在園林的低處,灌水系統設置在園林的高處。
3 油茶園的造林技術
3.1 整地方式
坡度在 15°以內的平緩地塊適合使用機械進行全墾整地,深度 50 cm.坡度在 15°以上的荒地適合使用魚鱗狀或者撩壕整地,撩壕整地的寬度為 60 cm,深度 40 cm,帶狀間隔300 cm.在使用這 2 種整地方式之前,種植之前要先挖穴,穴的規格是 40cm×40cm×30cm.
3.2 樹苗間的距離要求
根據油茶的生長特性,幼苗在種植 3 年后會進入初產期,6~7 年進入盛產期。最初種植時,幼苗的密度可以設計為3m×2m,5 年后間隔 1 行進行移植,幼苗的密度調整為 3m×4m.這樣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光能,也方便采摘。
3.3 施放基肥
在種植幼苗前的 3~5 天,施放基肥,每個穴內施放 2.5kg基肥,鈣鎂磷肥施放 0.5kg.攪拌基肥和表土后填入坑內。
3.4 選擇種植苗木
要想實現油茶園藝化,選擇的幼苗品種必須適合當地的環境,而且是國家或省級良種委員會審定的優良品種。在種植前進行苗木檢疫,并建立苗木檔案。記錄苗木的來源、年齡、育苗地點、良種證、經營許可證等。
3.5 苗木定值
幼苗一般在春季的 2~3 月進行種植,種植前要把營養袋退出,挖開回填穴,把幼苗的營養土球放入穴中,豎直放入幼苗,回土,踏實?;靥畹耐烈燃藿涌诟?5cm,種植完成后及時澆水。
3.6 混交和套種
3 年桐適合和油茶進行混交,如果立地條件好還可以和名貴的樹種混交,可以套種 15~20 株 /667m2.在幼林期可以套種豆類、花生、西瓜等,這些都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4 油茶園的管理技術
4.1 油茶園的幼林管理
4.1.1 幼林期的補苗。在幼苗種植 1 個月后檢查幼苗的成活率,成活率低于 98%時,要及時進行補苗,在第 2 年春季時檢查保存率,保存率低于 95%時,要用和成活幼苗相同苗齡的苗木進行補種,保證幼苗林整齊的生長。在檢查成活率和保存率時,如有萌條要及時剪除。
4.1.2 除草、松土和摘心。幼苗種植后,每年除草 2~3次,除草的最佳時間是 4~5 月和 9~10 月,不能在三伏天除草和松土。夏梢強萌芽枝要進行摘心,在冬季進行定桿,定桿高度在 50~60cm.苗木種植 1~2 年后,要摘除花芽,生長狀況好的幼苗會在第 3 年留花,第 4 年結果。生長狀況不好的就繼續摘花,幫助幼苗生長。每隔 3 年深挖 1 次,深度在 20~30cm.大塊翻土,撿除草蔸。
4.1.3 施肥管理。幼苗栽植后不可以立即施肥,要等幼苗恢復正常生長后,可根據生長情況適當追施一些氮肥,濃度在 0.2%即可。在 9~10 月份可施加復合肥,濃度在 0.5%即可。栽植 2 年后,每年要施 3 次肥。春季施加的主要肥料是尿素,夏季施加的主要肥料是復合肥,尿素和復合肥的施放量控制在每株 50~150g,有機肥的施放量控制在 250~500g.根據油茶園的實際情況,逐年適當的增加施肥量。
4.1.4 苗木病蟲害的防治。油茶園苗木病蟲害的防治原則是以營林措施為主,綜合地進行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工作。堅持預防為主,治理為輔的方針。針對油茶炭疽病、軟腐病、根腐病、煙煤病、尺蠖、刺蛾類等病蟲害進行防治工作。在每年的 5~6 月、9~11 月,每隔 3~4 天噴灑 1 次水胺硫磷,連續噴灑 2~3 次。
4.1.5 幼苗的修剪。幼苗生長到 60cm 左右時,需對其進行斷頂處理,適當保留幼苗的主干,第 1 年選取 3~4 枝生長較好的側枝,作為主枝培養,第 2 年在第 1 年的基礎上,選擇2~3 枝生長好的作為副主枝,第 3 年對所選取的主枝和副主枝進行培養,合理分配三者之間的比例,使其均勻的分布。
4.2 油茶園的成林管理
要想油茶能夠保證高產、穩產,在油茶苗進入開花結果期,必須要做好墾復、追肥、修建、灌溉、病蟲防治等工作。
(1)清除油茶園內的灌藤和草刺,保持油茶園內的整潔,提高園內的通風效果和采光效果。
(2)每隔 1 年,油茶園在冬季進行 1 次中耕,每隔 3 年,進行 1 次深耕。墾復方式分為全墾、帶墾、穴墾和階梯式墾復等,根據油茶園所在的地理位置,選擇合適的墾復方法,保持水土的質量。如果使用全墾,可在油茶林之間種植黃豆、花生等作物,提高土地單位面積的收益。
(3)油茶具有花果共生的特點,在生長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因此需要進行人工施肥,保證土壤中含有足夠油茶生長的營養。油茶不耐肥,肥量過多會使油茶生長旺盛,加重病蟲害,降低產量,因此,需要結合油茶的實際生長狀況,定期施放不同種類的肥料。
(4)定期修剪,剪除枯枝、病蟲枝、寄生枝等影響油茶樹生長的枝干,幫助油茶樹健康的生長。
(5)油茶在長油階段需要大量的水,所以需要人工灌溉,為油茶生長提供水分。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安裝噴灌設施,如果經濟條件不允許可使用水窖,收集雨水。
5 總結
目前,油茶市場還在不斷發展,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對油茶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油茶種植園藝化可以提高產量和效率,為油茶產業提供了發展的空間,所以具有推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 覃李林,李曉鐵,周成,等。油茶園藝化高產高效栽培集成技術[J].中國林副特產,2011(5)。
2 黃忠。淺談高產油茶栽培技術及效益分析[J].現代園藝,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