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藝療法起源于英美,通過利用植物栽培與園藝操作活動從社會、教育、心理以及身體等方面進行調整改善。接受園藝療法的對象常為特殊人群,例如:高齡老人、殘疾人、精神病患者、犯罪者等,但廣義的園藝療法也適用于健康和亞健康狀態的人,為特殊人群重拾健康以及健康和亞健康人群維持健康提供了新途徑,同時對于指導我國綠色空間構建和生態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借鑒價值。我國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中與園藝療法相關的中醫藥理論與臨床經驗、古典園林的園藝文化與技巧等,都為園藝療法在我國的建立與發展奠定了基礎。園藝療法在我國起步晚,結合我國傳統的中醫藥理論進行研究,有助于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園藝療法。
1 園藝療法
1.1 特點
(1)該療法屬于整體療法、自然療法,以總體健康為核心,不單獨針對某一種特定疾病,受眾廣泛,安全性高[1];(2)該療法以植物生長過程中的行為及其延伸線上的加工利用以及五官感覺為媒介,即感覺體驗和動作體驗相結合;(3)兼具理學療法、行動療法、精神療法、藝術療法和環境療法等多療法的特性,而這種特性是其適用對象廣泛的主要原因;(4)在最初階段效果不明顯,但經過一段時間,尤其是對于具有某種缺陷、不能自覺進行各種活動的患者,效果比較明顯;(5)可用于園藝療法的植物種類繁多[2],因此,可因地制宜,制定合適的方案。
1.2 作用
園藝療法屬于一種現代醫學的輔助療法[3],在幫助治療人的生理、心理、認知、社交等方面的多種疾患有很好的效果。其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2.1 生理方面。參與者可以通過種植、修剪、施肥等一系列活動,使五感得到刺激,在體質的恢復與延續上體現出園藝療法獨特的效果[4].
1.2.2 心理方面。參與者可以從植物的種植、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等過程中,感受到生命的節奏和律動;還可以通過插花、盆景等活動,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同時緩解壓力,提高自信心和成功感[5].
1.2.3 認知方面。參與者可通過培育植物過程中的行為及其延伸線上的活動,培養自身對新技能的學習能力、抽象思維及邏輯思考等認知能力[6].
1.2.4 社交方面。園藝活動通過大量小組活動,讓組員之間協調分工,改善溝通,同時增強自身責任感與支配意識,產生輕松自然、有共同性的話題,提供人與人、人與環境融合的契機[7].
1.2.5 社會方面。對參與者的益處主要體現在職業訓練、經濟效益和社會貢獻 3 方面[8].
2 中醫藥理論哲學思想
2.1 陰陽平衡思想
陰陽是中國特有的哲學概念?!兑捉洝分赋?一陰一陽謂之道",從哲學的高度對陰陽進行了概括。中醫認為人體是一個充滿陰陽對立統一的有機整體,強調天人合一,身心一體。當自然與人處于和諧平衡的狀態時,亦是陰陽平衡的狀態,人是健康的,當這種平衡遭到破壞,人就要生病。因此,通過陰陽平衡思想,中醫可以彌補當前園藝療法的不足[9]. 老子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一切事物都有陰陽對立統一的兩面。園林中"陰陽"的范疇廣泛,景觀中的色彩、布局、掇山拾水等諸方面都講究"陰陽"的協調,如山與水蘊藏的靜與動、虛與實等,都蘊涵著一種不和之和[10].
2.2 五行思想
五行思想是中國古老的傳統哲學,中醫亦深受其影響。中醫中以五行配五臟,五臟又聯系著各自所統系的五官、五志、五味等,從而把機體各機能聯系在一起,形成了以五臟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統,體現了中醫理論的整體觀,解釋了人體與宇宙的統一性[11].
把陰陽五行思想應用于園藝療法,便可利用自然來承接人心理情緒和身體的疾病,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園藝療法。
3 中醫藥理論與園藝療法的聯系
園藝療法屬于生態療法的延伸,我國的生態療法歷史悠久,古代中醫學就可視為一種生態醫學,道家醫字脈更重視人體健康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比如五色、五味、五音的應用,用傳統醫學理論來指導園藝療法場所的設計與康復實踐,具有重大意義[12].同時,園藝療法也是自然療法,更接近于傳統醫學,對疾病的預防具有前瞻性,相當于中醫學的"治未病",現代醫學的"預防醫學".將自然療法和傳統醫學相結合,能達到互補的效果,防治疾病的效果進一步加強[13].
4 中醫藥理論與園藝療法的結合應用現狀
有學者將植物和園林景觀特性與五行相對應,以此將景觀通過五行與人體聯系起來,人體健康的問題就可以通過景觀進行調整。另有學者以傳統中醫理論指導設計康健花園,并從五行生克和陰陽平衡 2 方面提出新的康健花園設計概念和框架[14].現在園林中仍在使用古典園林中"一池三山"的模式,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將道教思想應用于園藝療法,是對園藝療法的擴展和豐富[15].
康復花園設計中,還可以應用禪宗中"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的思想,表達情與境之間的因果關系,順應自然、天人合一是其最高境界?;▓@中分布不同花期的植物,使花園的生命力得到延續。同時發掘其色、香、觸等生理特性,使病人、家屬及醫務人員得到不同程度的健康恢復[16].有學者曾在保健型園林的設計當中提出了可在居民區內推廣"陰陽五行"結合藥用植物的應用。楊歡研究了藥用植物的作用,論述了中醫理論和康復花園的關系,提出康復花園設計原則應以中醫養生理論為基礎[17].
目前中醫藥文化在園藝療法中的應用研究集中于2 個方面:第一,藥用植物在植物園、康健花園中的應用;第二,結合園林景觀來傳達中醫藥文化。但缺乏對"中醫藥文化與景觀設計間的關系、中醫藥文化對景觀設計的指導作用以及中醫藥文化在景觀中的表達方式"的系統性研究。
園藝療法與中醫藥文化結合是必然趨勢。①中醫藥文化與景觀設計在宏觀層面上有相似性,即中醫藥文化的整體觀、辯證觀、恒動觀、統一觀特征與景觀設計存在聯系---整體理念、表象與本質理念、因時制宜理念、人與自然統一理念。②中醫藥文化與景觀存在辯證關系,二者可以相互轉化、相互促進,景觀通過文化使內涵得到深化,同時反作用于文化,使文化得到呈現與發展。
顯然,中醫藥文化可以用于園藝療法中,因為都推崇操作性與和諧性。③藥用植物已廣泛應用在植物主題園、療養景觀中,營造特色園林景觀。④微觀層面上,中醫藥文化的基礎理論(如陰陽、五行等)對園藝療法有指導意義。陰陽學說指導園林空間布局、植物色彩選擇、基礎設施位置布局、活動場地類型的設置;五行學說用以歸類,規律性、系統性地指導景觀植物及其色彩的選擇[18].
5 藥用植物與園藝結合的可能機制
5.1 藥用植物應用于園林的可能作用
藥用植物治療疾病的作用機制可分為 3 種:①外療型,通過其樹干、莖、葉、花等分泌多種不同的揮發性物質,引起人們嗅覺的不同感受,通過人的呼吸系統或皮膚毛孔進入人體,增強人體器官的生化功能,達到防病、強身、益壽的作用,例如,玫瑰花香使人爽朗愉快,銀杏散發的氣味有益心斂肺和抗衰老的作用[19].②內療型,即通過從植物的根、莖、葉、花或果中提取化學成分,內服或外用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③綜合型,兼具外療型和內療型的作用[20].
5.2 色彩對疾病的作用
良好的色彩環境,可以穩定人的神經系統和心理狀態,植物色彩對人的心理反應和情緒波動有著很大的影響。如紅色、橙色使人活躍、溫暖明快;藍色、綠色讓人平靜、涼爽。因此,可以根據色彩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產生的不同影響,在功能植物區合理搭配植物色彩達到改善人的身心健康的作用[21].有實驗證明,外界環境色彩能夠作用于部分疾?。簻\藍色可作用于高燒病人,有著良好的鎮靜效果;紅色能提高病人的食欲,還能增強聽力;綠色能緩解眼疲勞,并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刺激[22].因此在實施園藝療法時,要考慮患者病情,合理使用植物色彩,加快患者康復速度。
6 中醫藥理論與園藝療法的結合應用展望近年來,我國人口老齡化、亞健康等成為越來越嚴重的社會問題。園藝療法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之一,而且無副作用[23].
中醫藥學悠久而輝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淳厚的醫學文化基礎為園藝療法的應用奠定基礎,同時現代園藝療法的推廣也推動著中醫藥學的發展[24].《道德經》提倡可通過內心休養獲得身心的平衡,它孕育出道家養生文化和民間武術的結合體---太極拳,與傳統的球類、跑步等運動不同的是,太極拳以一種形意結合、陰陽平衡方式來達到身心與自然的平衡,這是更高境界上的平衡。將其應用于現代園林中,可劃分出"太極健身區"或"道家養生氣功體驗區",以建立有中國特色的園藝療法[25].
目前,應深入研究陰陽五行理論,將五行理論應用于保健型園林中,因為園林中存在的多種元素均可與五行相對應。這樣既能完善保健型園林,又能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此外,還可將傳統的養生文化應用于保健園林,使園林的內涵更加豐富[26].從中藥藥性的角度出發,園藝療法要融入中醫的特色,利用中藥的四氣五味與顏色。醫者意也,治療可以不拘泥于形式,運用中醫思維,在中醫辯證的基礎上,選擇性地種植中草藥,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園藝療法發展之路。
參考文獻:
[1]李燕。淺談園藝療法[J].中國花卉園藝,2014(1):37.
[2]李樹華。園藝療法的特征[J].園林,2013(11):12-17.
[3]王青。園藝心理療法作用及應用形式[J].中國園藝文摘,2010(4):164.
[4]章俊華,劉瑋。園藝療法[J].中國園林,2009:21.
[5]秦如潔,單雪晴。探討康復花園理念在療養院景觀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療養醫學,2012,21(12):1086.
[6]張艷。園藝療法對高中生希望感干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2-3.